陈学林‖活成一道光(散文)
活成一道光
文/陈学林
有很多读者说,“从残疾人作家史铁生,张海迪身上,看到了纯粹的热爱,看到了勇气的赞歌,看到了他们自强不息,愈挫愈勇的精神”。尽管他们的身体并不健全,但仍用超乎常人的信念和意志将自己高高举起,用乐观、顽强和汗水书写了新的人生篇章,这种乐观,坚毅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残疾人大作家史铁生曾说:“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悬崖的边缘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束光,既照亮自己的前程,也照亮别人的路径,在这束光能发多远,去照亮多远的时候,其实你要耐心的去为别人照亮,去为自己探路,这大概就是生命的价值。
这束光的光亮程度,是你人生格局,修养境界所表现出来的,把这束光一直强烈的发出去,在温暖别人,照亮别人的时候,你就体现了这束光之后你的生命价值。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种淡然看似寻常,却需要一种知命不惧、与痛苦长期相伴的勇气。对于残疾人来说,或是先天缺陷,或是一次意外、一个事故、一场大病降下的噩耗,仅仅只是痛苦的起点,而自己的余生都将与残缺的身体相伴,才是内心最大的不甘。
命运大概率已成定局,不认命却需要很大的决心。还有“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幼年时不幸眼部受伤,后被诊断为躁郁症。但在父母的陪伴下,他与命运顽强抗争,十年时间,仅用看得见的一只眼,完成了共600余万字的外文译著。漫长的黑暗中,金晓宇找到了那一抹光亮,那便是自己热爱的翻译事业。可以说,翻译是他的天赋,也是他和命运抗争的武器,被紧紧握在了自己手里。
然而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和残缺的身体和解,和生活的苦难和解,并非一日之功。所谓的“身残志坚”,并不是天生不怕苦不知疼,而是在漫长的脆弱中逐渐学会了勇敢,用强健的心灵托举起残缺的身躯。
在常人想象中,残疾人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往往会陷入极端脆弱敏感的心理状态,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接触。但事实上,在很多残疾人身上,常常能看到自我开导、自我解压的能力,突破极限就是一种强有力的解压方式。特别是体育竞技,本就是一项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事业。而残疾人体育运动,则要再叠加一层生理难度,更需要向极限发起挑战的精神。
如何面对他人的目光,或许是每位残疾人最需要克服的一道关。假如时刻被他人的看法左右,甚至陷入自卑、自闭,那么一个残疾人永远无法实现精神的站立。正如一位残疾人网友说,残疾人必须要不怕艰辛,排除万难,努力比健全人活得还要好。
如果无法改变前路的障碍,挥着断桨继续前进是唯一出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许多残疾人也就走出了暂时的困顿,走向了更加丰满的人生。
残疾人追逐梦想的故事发生在残运会赛场,启迪却留给了每个人。当我们正抱怨生活的琐碎、环境的不顺遂时,不妨把目光转向那些自强不息的残疾人,从他们强大的心灵中,一定能够获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首先,学会悦纳“不完美”的自己。没有人天生是完美的,追求完美是一种美好品质,接纳不完美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很多残疾人对自己残缺的身躯从心有不甘到泰然处之,是内心逐渐强大的过程,是羽翼逐渐丰满的过程,是自信、自强、自立的过程。这种态度不是被动的听天由命,而是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选择的主动作为。我们唯有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并与之共处,才能迈向追求完美的新征途。
其次,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从这些顽强乐观的残疾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向下扎根的韧劲,也看到了向上生长的不屈。他们将人生弧光抛向最高处,生动演绎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谁说身有残疾,便要选择极为有限的职业道路;谁说生于草芥,便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每一个成功者,都是突破了自我捆绑、自我束缚,把极限推到最大,把极值拉到最高。当我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方能成就一番新的事业。
春节期间,我读了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诗,“用生命影响生命”是印度诗人垃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在他的著名诗集《飞鸟集》中表达的主题之一。具体来说,“用生命影响生命”这一主题出现在《飞鸟集》第33篇,泰戈尔通达简洁而有力的诗句,表达了生命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观点。这种影响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还包括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泰戈尔《飞鸟集》是一部富有哲理和美感的诗集,在325首无标题的小诗中,主要描绘了自然、生命、爱情、友谊等方面的主题。
诗人以清新、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对自由、爱情和友谊的赞美。这部作品的诗句排列和构造别具一格,语言优美、流畅,意象丰富、独特,使得整部诗集充满着诗意和哲理,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一。
泰戈尔诗曰:“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请你保持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光走出了迷茫”……“愿我们每个人都活成一束光,绽放着所有的美好”!这诗充满了鼓舞和激励,所有的感动,都起源于内心的信仰与力量!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应该让自己活成一束光。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充满信心和希望。每个人都有光芒,只要永不言弃,你就能活岀一束光,照亮身边的人,也会让自己更加明亮。是啊,如果我们自己活成一道光,让自己的人生,决定自己的光环,那么我们身上这束光,便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和希望。延明主席你何曾不是这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热心公益无私奉献,把生命活成了一束光!
泰戈尔的诗宛如天籁,清新;他的诗像是一股清泉,在我们生命中回放;点缀我们的生活,点燃人们的希望;冲击心中的灵魂,治愈曾经的忧伤。他就是一束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把自己活成了真正的一束光!
从人生拼搏的文学圣殿,到永不言弃的人生舞台,即便是残缺的身躯,也有机会迸发出大大的能量,演绎精彩的人生。多给他们一些鲜花和掌声吧,让爱与希望充盈整个社会,让每一个平凡人向阳生长。
作者简介:陈学林,江西抚州临川人。本人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抚州市作家协会,抚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被抚州“语文方家”平台聘为原创专栏作家;中微特约诗人作家;九州文学会特约作家诗人。中微文坛网抚州分会主编。新诗苑特约诗人作家。中外诗人特约诗人,作家。国际诗词方舟特约诗人。江西作家文坛特约作家诗人。都市头条认证编辑。被誉为抚州的"史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