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故乡,承载人生梦想的摇篮
——赵克红的《回望故乡》欣赏
作者: 孙友群(洛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因为那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没有故乡就没有自己。故乡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于生存的栖息所在。读了赵克红先生的《回望故乡》之后,使我对故乡有了更新、更深的理解和认知。
作者在《回望故乡》的开头中写道“故乡,对浪迹天涯的游子来说,是用来怀念的。尽管这些人中不乏春风得意、风光无限者,但仍禁不住会回望故乡,回望过去那些或青涩晦暗或甜蜜忧伤的童年;回望以往那段魂牵梦萦却永远无法回归的岁月;回望那片山水,那块安宁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这抑或也算是对于心灵的一种慰藉,即便不能站在故乡的土地上,也要让心灵以另一种方式回归故土。或许,这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吧!” 这段发之肺腑真诚而又朴实的语言是一种何等感人的游子胸怀和故乡情缘啊。作者正是在这种不断回望故乡中逐渐成长、成熟、成才起来的,故乡的初心在回望中坚定、故乡的梦想在奋斗中实现、故乡的滋润和营养才使其融入社会、不断前行、鱼跳龙门、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依恋是发之内心深处的,在《回望故乡》中引起他许多美好的童年回忆、难以忘却的成长经历和重要的生活片段。文中是这样表述故乡的,“故乡,是我成长的摇篮,漂泊的终点,在记忆中永远不会褪色的地方,而如今,我却只有靠回忆的方式才能抵达童年时的故乡。我曾无数次目睹过村庄的黄昏,那耀眼的云霞,那种金色交织着橙色、红色、紫色种种色彩的云霞,像彩帛承托并缭绕着火球般的落日,急速地向暮色中的树林坠去,使我每每感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我看到了人世间最美丽的景观——一片金灿灿的光笼罩着村庄,晚霞洒在这些低矮的建筑物上,使之变成了金碧辉煌的宫殿,这就是我们的村庄。”在作者的心底久久萦怀着故乡那“融金般的灿烂夕阳、那一望无际的谷田、那枝头挂满桑椹的桑树、那天空、云霞、昏黄的灯光.....”这些故乡的元素和意象牢牢铭刻在作者的心中而久久挥之不去,顿有丝丝温润暖意涌入心间之感,这不正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浓浓思乡之情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深切感悟吗?在作者的笔下,故乡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淳朴、那样的靓丽和有着难以割舍的深情。
作者把故乡喻作定向的仪盘、希望的起步、力量的源泉、奋斗的信念和不改的初心,文中用写实的手法娓娓道来:“对于远行他乡的人来说,故乡永远是记忆深处藏得最深的那个词,无论它曾经的面目如何,我们的骨子总是不可避免会打上它的烙印,不管我们愿意与否,它总是挥之不去,那与生俱来的特质,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其实,很多时候,只有更清楚地了解来时的路,才能更坚定寻找要去的方向。在每一次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在每一个即将迷失的瞬间,每一次的回望与凝视,都会坚定即将启程的脚步。”
这段文字给读者脑海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故乡”烙印,故乡是什么?文中把故乡诠释的清晰、深刻而明白:故乡就是根、是向、是生活出发的原点、是承载人生梦想的摇篮、是永远牵着我这架风筝高飞的那根线......。
作者在表达游子思念故乡之情时,是如此真切的写道:“每当月圆之夜就常常不自觉地想起故乡的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那时我常常会想起故乡门前的大石磨,想起邻居家院中疯长的夹竹桃一一仿佛每一朵花的诉说,都倔强的指向心灵。想起村边晒场旁那几棵高大的柿子树,它不仅在我孩提时代给了我昂扬挺拔的斗志,它也同样见证了这个村庄的历史,成为游子望乡之时的归所。”在为社会、为事业、也为生计常年奔波在外的作者,对故乡的留恋和思念之情一刻也没忘却,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瓦一舍饱含深情、记忆犹新,而这种游子的思乡之情与日俱增,和岁月一同生长着、前进着。
在《回望故乡》中,这些唯美、真挚、朴实、暖人的文学韵味儿,是作者行文时的独有风格和特色,这种风格与特色充分彰显了赵克红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蕴,远大的人生理想、唯美的真情实感,潜在的艺术力量。
我曽读过鲁迅的《故乡》、闻一多的《故乡》、余光中的《乡愁》等名作。而这些作家笔下的故乡所共有的含义就是“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故乡。”因此,故乡是真切的也是模糊的。它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种记忆、怀念和意象。正如莫言所说:“作家的故乡并不仅仅是指父母之邦,而是指作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这里埋葬着你的祖先,是生你养你的血脉之地。”对普通人而言,故乡是夜深人静时魂牵梦萦的土地。对作家来说,故乡则是永不枯竭的灵感之源,也是理清他们文学脉络的重要线索。而赵克红先生笔下的《回望故乡》却是把每个读者带进了一个既亲切美好、温润明丽、且迫近却又遥远的美轮美奂的意境之中,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鸣。在阅读欣赏《回望故乡》这篇散文的时候,共鸣的情感潮水使我不能自已。字里行间所描绘的一切犹如我在自己的故乡畅游了一次,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如此的强烈、亲切、美妙和温馨,进而引发了对自己故乡的迫切追思和留恋之情。这就是《回望故乡》带给读者巨大的魅力所在。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当你的文章让读者产生了喜怒哀乐之情、使读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与文章本身融为了一体,那你的文章就是杰作、就是精品。赵克红先生的《回望故乡》毋容置疑升华到了这种美妙的境界,并释放出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所以,这篇散文荣获了2016年—2017年度“第八届冰心散文大奖”,真可谓是水到渠成、名至实归。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是这样结尾的:“没有了故乡,我们的精神世界将会危机四伏,因此应该科学合理地保护好原生态,合理的开发,让故乡真正成为我们精神家园的永久居所,成为我们的亲人乐于生活的生机蓬勃之地。愿故乡的青山和绿水,永远映衬在我们鲜活的记忆里!”
寥寥数语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总结和归纳了所有人的共同认知和美好愿望。文章到这里戛然而止,使读者有一种语已尽而意无穷、长觉故乡而不愿醒来的感觉,仍然沉浸在那种美好、温馨与幸福之中。
是啊, 故乡是一首歌,唱尽了人生的四季;故乡是一首诗,吟诵着昨天、今天与明天;故乡是一幅画,描绘着伟大与平凡、梦想与现实的蓝图。悠悠天地间,浓浓故乡情。回望故乡,真不知道是晃如昨日还是已经太遥远,抑或双重感觉都有吧。在《回望故乡》的感召下,让我们每个人与故乡并存天地、和故乡相守永远,携手一起远行、一起飞翔吧!
【作者简介 :孙友群,网名伊洛人家。河南省作协会员、 河南诗词学会会员、洛阳市作协会员。偃师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河洛文学《洛风》执行主编、《华夏思归客》艺术总监、洛阳洛神文学院副秘书长、洛阳市玄奘文化研究会编辑部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