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强
这是一片丰饶的土地,这是一片富庶的家园——占江南之绮丽,得中原之盛繁,兼西部之锦绣,聚关东之经典。
昔日,这里是原野苍茫,草繁林茂,风吹草低,千里荒原。夏商殷周,肃慎先民在此渔猎生息,东汉两晋,濊貊夫余于此传承繁衍;魏晋南北朝,勿吉前人据此游牧劳作,唐宋元明,靺鞨女真择此务农耕田。清同治元年,因地形特征得名“北团林子”;至光绪年间方定名“绥化”,意为“吉祥顺安”。
四时往复,日月轮回,亘古荒原,历经沧桑磨难;光阴如梭,斗转星移,龙江腹地,愈发色彩斑斓。绥化历史悠久。约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绥化市境内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夏商时期,绥化为肃慎地。“肃慎者,虞夏以来东方大国也”。自虞舜至夏、商、周时,肃慎与中原华夏各族关系一直很密切。西周至西汉时期,今绥化市的庆安、绥棱、海伦、望奎、兰西等仍为肃慎地;西部的明水、青冈、安达,西南部的肇东等为濊貊地,东汉至两晋,绥化属夫余地,夫余世居东北,是濊貊族的后裔。晋时,今绥化大部属夫余的寇漫汗,其农牧经济、文化和习俗都深受中原影响。这一时期,夫余仍臣服于当时的中原王朝。南北朝时期,绥化属勿吉地。隋唐时期,属黑水靺鞨地。唐代,分别归属于唐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所辖。宋辽金时期,绥化先后归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管辖。元朝时期,这里为成吉思汗幼弟帖木哥·斡赤斤的分封地,即归元朝的开元路管辖。这一时期农业发展较快。明朝时期,绥化为努儿干都指挥使司所辖。主要居住着女真族和汉族、蒙古族、朝鲜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清朝时期,绥化归镇守黑龙江将军管辖。清王朝建立之初,视东北为“龙兴之地”,实行封禁政策。清咸丰十年(1860年)开始出放民荒。
光绪十一年(1885年)设绥化理事通判厅,二十年后由厅升府。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设东北三省总督,统辖奉天、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绥化归黑龙江省管辖。民国元年(1912年),东北三省承袭清末地方行政制度。民国2年(1913年),绥化府改为绥化县。民国3年(1914年)6月,设黑龙江省龙江道、绥兰道。今绥化市所属各县(市)区分别归龙江道、绥兰道所辖。民国18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辖。海伦、绥化为一等县,肇东、兰西、青冈、安达、望奎、庆城为二等县,绥棱、明水为三等县。东北沦陷时期,明水县归龙江省管辖,其余9县归滨江省管辖。1939年,明水、绥化、海伦、望奎、庆城、绥棱6县为北安省所辖,其余4县仍由滨江省管辖。解放战争时期,庆城(庆安)、绥棱、海伦、望奎、绥化、明水和青冈、兰西、安达、肇东等县分属当时的黑龙江省和嫩江省、松江省管辖。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今绥化市10个市县均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国初期,今绥化市各县(市)区一直归黑龙江省直辖。1956年,设地区专员公署,1999年12月,撤地设市。
一方水土,厚德载物,养育代代生灵;十数民族,相依相随,风骨世世相传。同是炎黄子孙,源远流长,血脉相通;与华夏共命运,手足情深,骨肉相连。
遥想当年,岁月峥嵘,大地泣血,山河蒙难;中华儿女,奋起反抗,同仇敌忾,力挽狂澜;多少志士,浴血奋战,枪林弹雨,热血洒疆场;无数英雄,大义凛然,舍生忘死,忠骨埋青山。革命征途多险阻,拨云见日换新天。
喜看今朝,阳光明媚,万顷沃土,生机盎然。举世闻名寒地黑土,天造地设六水九岸,自然粮仓物产丰富,名扬塞北享誉江南。“生态农业”万众协力天成;“绿色物产”千家尽展笑颜。春潮涌动耕云播雨,夏露滴翠绿染群山,秋风送爽掀金翻玉,冬雪飘银丽洒江天。四季风光皆如画,一年美景尽怡然。
绥化市林地总面积66.7万公顷。A级景区也很多。兰西黄崖子关东民俗旅游文化村景区坐落在美丽的呼兰河西岸,地处拉哈岗上,依山傍水,村内有东北民俗陈列馆、闯关东人全盛时期情景的乔家大院、开心农场、友弘山庄以及再现东北民俗、民风、生活百态的民俗文化景观大道。绥棱林业局生态旅游景区有绥林文化园,鼎盛园广场,植物王国,金钥匙塔、绥棱林区博物馆、林区民俗文化街、森林小火车观光游等。卧里屯镇景区有安庆商贸小镇、济渡古寺、王府马场、观光果林、农家乐一条街、王花湖。金斗湾旅游区是以人文历史为背景,集休闲度假、健身娱乐、风光浏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有诺敏河漂流、金斗湾生态公园、诺敏湖水上游乐、再现北大荒五六十年代知青生活场景的《破天荒》影视城等景点。金龟山庄地处北林、庆安、巴彦一区两县的金三角地带,她是融山水风貌之灵气、乡村田园之风光、古今传说之精华、园林艺术之荟萃于一体的现代园林。金龟山庄以它特有的寒地黑土的“土气”、北大荒的“野性”和消费价位的“低廉”而著称。
绥化:书语史载,“绥”为安好、安抚之意,《诗·小雅·鸳鸯》:“福禄绥之。”《周颂·桓》有“绥万邦”记载。多为祝颂安好用语。“化”则“变也”,造化、教化之意。
绥化,即安抚教化、造化发展、吉祥安顺。今天的绥化,坚持稳中求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龙江篇章贡献绥化力量。
放眼今之绥化,现代都市风范,商街伟厦流光,楼堂庭台动感,彩练四方纵横,银线八面贯穿,登高展目俯瞰,天高水阔地宽。物流人流信息流,风驰电掣山水转;活力魅力综合力,一唱雄鸡乐满天。驾千里长风之余烈,张光含弘;乘改革开放之东风,绿色发展;绘三万里家园之锦绣,云霞蒸蔚;辟五百万众之富路,大写鸿篇。笑迎前行丽景,放眼征程大观:繁荣鼎盛,文明康安,和谐丰盈,风光无限。
歌曰:
龙江腹地,古韵绵长,
寒地黑土,形胜神朗,
景致物产,皆醉仙客,
青山绿水,四时风光,
钟灵毓秀,风采卓然,
天地和谐,百业兴昌,
万马齐喑,同兴伟业,
绥化腾飞,再续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