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的杂想
韩忠树
时光就像一列匆匆前行的列车,每个人都是这列车上的旅人,在追赶时间的脚步,穿梭在似水的岁月中。人们常常感叹时光的飞逝,有点“人生若梦,光阴如梭”的感觉,但是谁也无法阻止它的脚步。
去年六月我过八十周岁生日时,老伴儿说,你八十岁生日,咱们好好庆祝一下。身边的二女儿在万达索菲特大酒店精心策划了一场隆重的生日宴,并邀请在哈的十几位家人和亲友参加,很有仪式感。让我很受感动。在生日宴上我朗诵了我写的打油诗《八十自嘲》。
岁月悠悠又十春,
古稀晋为耄耋人。
身体部件均老化,
窃喜双眸未全昏。
读书月报刷手机,
遣词敲韵诌诗文。
虽无佳作和精品,
自娱自乐趣亦真。
点检半生风雨路,
尝遍酸甜苦辣辛。
是非荣辱随风去,
不愧先恩不愧心。
欣逢盛世新时代,
豁达人生福祉深。
假我八年闲粥饭,
老叟米寿再登临。
人活到八十岁,也算有了一点阅历,虽然已经过了任性的年龄,但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发点儿感想和感叹,也是人之常情。有句歌词叫“最美不过夕阳红”,那是浪漫的比喻,其实“只是近黄昏”才道出真情。黄昏是漫漫长夜的帷幕,正在徐徐拉开,“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不闭幕的戏剧。老年人对这一点要有清醒的认识,人活到八十岁以后,应该知道去日无多,所以更应该珍惜晚年生活,要更加疼爱相濡以沫的老伴,更加疼爱自己家人的亲情,更加珍惜志同道合的朋友、战友的友情。还要努力守好遮风避雨的老窝儿,握紧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的一点儿老底。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在书中有句话:“别错过机会,人生比你想象的要短”,所以,人过了八十岁,要有正确的生死关,在向九十岁进军的路上,把每一天都当末日来过。大病不在乎,小病不马虎,治得了的是病,治不了的是命。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其实一个人能活多久,能走多远,一半是看自己的遗传基因,一半是看如何正确养生,还有一点是凭运气。许多事实证明,名目繁多、花样翻转的“长寿秘方”和靠保健品养生的人常常受骗上当。谁也不想在时光的列车上掉队,可是生命的规律告诉我们,总有人在某一站要下车,因为死亡是绝对的,人生是相对的。人来到世上,最终都将化作尘埃。老年人对自己的后事不必过多考虑,因为这是自己无法左右的。
人活到八十以后,在向九十进军的路上,摆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在原工作单位和社会生活中。万不可倚老卖老,为老不尊,在家庭生活中也不可动辄指手划脚。要“听人劝,吃饱饭”,活的糊涂一点儿,潇洒一点儿,自当“乐天之命”,享受“老而不死”之乐。老伴常批评我说话太随便,不过脑,这毛病是需要改正。不要随便批评指责别人,包括家人。不能以自己的想法为标准,因为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即使你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也不要固执的坚持己见,要学会装糊涂,要不怎么叫“难得糊涂”呢?当你在别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了“老东西”、“老糊涂”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装糊涂可以,但不能真糊涂。当然如果患上阿尔茨海默症了,那是例外。老年人的余生可以打折,但尊严不能打折。
人活到八十岁以后,壮火已熄,残精尚存。遇见美女可以欣赏,但不可以动心。路遇不平,虽有拔刀之勇,万不得不能逞强。体育锻炼也要身体力行,适可而止。在社会生活中要谨言慎行,肆意指点江山,妄议政治,更是大忌。“冷眼向洋看世界”方为智者。一年又一年,丰满了记忆,苍老了容颜,自然地活着,平淡地过着,开心地笑着,不必抱怨,一切都顺其自然。
人活到八十岁以后,切记不宜折腾。如果说六十岁刚退下来时,还想干点儿事,发挥点儿余热,又过了二十年,经不起折腾了,退休生活要简单一些,单纯一些,多读点闲书,少操点闲心。自己不折腾,也尽量避免去折腾别人。
我在部队服役时,有位超过半个多世纪的老战友,是位自学成才,享受师级干部待遇的军旅作家。他年长我三岁,如今已是八十四岁高龄了,仍然坚持读书和写作,出版过好几部文学作品。在他的鼓励和督促下,我把退休后零零散散的文稿进行了筛选和整理。于2022年6月自费印制了13万多字的《暮年走笔》一书。他还欣然为本书做了序。最近他叮嘱我,不要歇笔,要坚持动笔,“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把能力发挥殆尽”。在他的鼓励下,继《暮年走笔》一书以后,我陆陆续续又写了八九篇文稿,有几篇经朋友推荐还在《作家美文》网络上发表。
我还有几位战友,退休以后笔耕不辍,撰写了自传和传记,有的撰写了诗集散文集等文学作品。分别赠送给我,让我受益匪浅,又感受到战友的温暖,其中一位与我在军政治部同一处室共事过的战友,比我年轻11岁,如今也步入古稀之年了。在部队时,他表现就很优秀,从组织干事到组织处长、团政委、旅政委、师政委转业后为正厅级干部退休。无论退休前还是退休以后,一直坚持业余写作,出版过好几本专著,有的作品获省部级奖。最近,他的作品屡屡被《黑龙江日报》副刊、《龙江头条》以及《作家美文》刊用。这些老战友的学习、写作、奋斗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
按理说,能健康的活到八十岁已是人生之大幸,但是在太平盛世不多待几年,总是于心不甘。高龄不失忆,生活能自理,无人嫌弃,这才是骄傲的资本。我有三位老领导、老战友,都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如今九十多岁了,每天还能步行五六千步,头脑很清楚,关键在于有个好心态,“高龄童心在”。我要向他们学习,在向九十岁进军的路上放慢脚步。慢慢的往前走,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虽然有时脚步会踉跄,但只要大地还在脚下,就毫不犹豫地走下去。认真地领悟人生的真谛。

作者简介:韩忠树,国家税务总局黑龙江省税务局退休干部。退休二十多年来,坚持业余写作,撰写散文、随笔、诗歌、游记、文学评论等百余篇,著有《加拿大探亲生活札记》、《暮年走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