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别开生面的声音盛宴
—— 王宇红语言艺术研修班结业汇报演出暨“以声传情•用爱发声”专题诵读会拾锦
作者;水晶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值此良辰美景,朗声社王宇红语言艺术研修班课程在紧张的学习中接近尾声。一个阶段以来,在王老师孜孜不倦的教授和高朗老师精益求精的辅导下,学员们获益良多,期待已久的结业汇报演出于5月30日晚,在朗声社荔枝直播间与大家见面,演出别开生面,内容精彩纷呈,研修班所有学员以饱满的热情放声诵读。
走进直播间,首先听到的是《海棠花祭》,作者邓颖超,这是两个无产阶级革命者爱情与友谊的绝唱,文字念思情深,倾注了邓大姐对周总理无限的怀念,“年久珍淑慧,玉燕章蓬勃”,五位学员异口诵衷情,犹如一曲人间挽歌,如泣如诉……
接着,听到的是《奶奶的星星》,文章的作者史铁生,一个生命的奇迹,虽遭遇磨难,仍笑对人生的勇敢搏击者,“皓月聚清辉,霞光姹紫艳”,来自九名学员的倾情演绎,听来感人至深,意味深长。勤劳智慧而又善良淳朴的奶奶,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辉:人死后会变成星星,给那些走夜道的人照亮生命的旅途……
“玲珑芳草催素荣,二月春风秀神媛”,一盏明灯心头亮,人生从此焕璀璨:《掌灯的人》是陕西籍作家碑林路人的作品,碑林老师的文字用情至深,深得诵读者的喜欢,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只因对这世界有爱,才有了这许多的文字。我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写给彼此懂得的人,愿这里的每一个字符,都能温暖你的心”。演出者的二度创作,让我们看到,“在黑暗的路上,总有一些勇敢的人在前面为我们掌灯,这些灯照亮了生命的路途,这些灯引领我们走向文明之光”……
现在传入你耳膜的是《红色追思》的铿锵誓言,朗读者庄重肃穆的声音,不禁把我们带到那血雨腥风的往惜……1924年秋天,革命烈士赵世炎与妻子夏之栩在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时刻相遇了,夏之栩在赵家门口和匆匆回家的赵世炎几乎撞了个满怀,同为党员的他们被分配在同一机关工作,共同的革命理想让他们心心相印,最终喜结连理。1927年,赵世炎同志被捕,壮烈牺牲,“金桂艳丽赋华章,傲梅映雪侠胆气”,满腔热血献青春,豪情满怀颂英雄……
“在每一个生命的起源处,你都能听到河水的喧哗声”,像血脉一样分布在蓝色星球上的大江大河,把人类从蛮荒之地带进了现代文明,人们在这里演绎了大河文明最灿烂的华章;同样,在每一条河流的近旁,你都能照见人类生生不息、繁衍不辍的倩影和那亘古不变的爱情传说,《河边的爱情》就是如此应情应景。诚然,在浩如烟海的爱情故事里,《关雎》不单单让男子思念“窈窕淑女”,让女子想起“髧彼两髦”的少年,她之所以冠盖《诗经》之首,更主要的是由于“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哲学思想而熠熠生辉,从而打动了无数善男信女的情怀。“琴心剑胆灿宏光,冰雪聪明少年英”,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一瞬,但《百年交响》,却是一段厚重而波澜壮阔的历史回声,你听到了吗,压轴好戏来了,这是研修班最强大的阵容,这是朗声社最美的心声,今夜,让我们以诗歌之名,穿越百年时空,追随历史的脚步,礼敬先贤,缅怀先烈,用心聆听一场激动人心的灵魂颂歌……
震撼,过瘾,这就是朗诵的魅力:一朝勤勉,此刻绽放,研修班学员个个了得,那些披星戴月的路途,必将繁华满地,今夜星光灿烂,今夜难以忘怀,真诚地致敬那些学习路上孜孜以求的行者!
倾心磨砺,此刻亮剑,
手握星辉,尽情绽放,
震古烁今,舍我其谁!
感怀师恩,恒久牵念;感恩朗声社,学习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正是高朗老师以及王宇红老师的教育情怀,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为学员的点滴进步,呕心沥血,夜以继日,辅导课上,更是苦口婆心,不厌其烦,才呈现出如此完美的盛会。
朗声社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团队,创始人高朗老师更加令人敬佩,虽非研修班学员,但能在直播间公开辅导,让那些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的同学享有同样的学习机会,这一点,的确令人佩服;还有王宇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导师,一个非常接地气,非常有爱心的老师,因为同学们实际水平参差不齐,在王老师这里却接受着研究生一样的教育,可以说上王老师的课,就是一种极好的精神享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的博爱,奉献和无私的付出,让我想起看过的一篇文章:内容大致是说,有一老农民是个育种高手,他宁愿把良种免费送给邻居播种,也不愿卖高价,更不愿私自留存,他朴素的愿望便是“咱家的玉米能越种越好,全靠我送优良种子给邻居们,”“花粉被风从一片玉米地吹到另一片玉米地里。如果邻居用了劣等种子,长出差劲的玉米,糟糕的花粉就会影响咱家的玉米。所以邻居地里的玉米跟咱们自己的玉米一样重要。”
“惠己及人”,这朴实无华的语言,这朴素的心愿,就像朗声社之于学员,我们被看见,被重视,这正是朗声社,也正是老师们高屋建瓴的大智慧。基于此,我可以无比骄傲地说,我是朗声社的一员,我自豪这份关系,我热爱这方激情燃烧的热土,为了朗声社的未来,我甘愿做一个添砖加瓦的铺路石,披肝沥胆,在所不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