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大哥
——哭其岭兄长(外一首)
文/北山虎
范仲华,王玉良两位兄长悲痛告诉我,李其玲兄长已经驾鹤西去。他虽然已经八十二岁,但是听到消息后仍然让我潸然泪下……
兄长 永远的兄长
其岭 永远崇山
永远温暖
永远的微笑
永远的面带阳光
即使数九
让人找到和煦的春天
风度翩翩
谈吐儒雅
四十六年
友谊如同不竭的春溪
滋润岁月流年
我曾将喻矿工比做窃火者
比喻成普罗米修斯
有人指责为狂妄
你是暗自鼓励我的
后来在唐山新华书店
见到了李大钊
竟有过如此论断
我于是记下了
探索一个路上的知音
你那时是闻名遐迩的
我只是一名开拓区矿工
你的诗作在报刊发表
总是能以风格和语言的楞角
让我记住
是一条攀登的山之路
让我看到山外风景
看到山外的天
我退休后
苦于告别了信封投稿
徘徊于外面媒体的大门
人家是要求电子版的
我后来结识了
唐山珍惜文化传媒
见到了兄长
一座不老的崇山
兄长仍然是宝刀不老
仍然用诗的锋芒
在荆棘的峡谷前行
仍然有大量的作品问世
于是你我就用微信捆绑了
牢不可破
我的每一篇作品的传给你
你都用热情点评
都用兄长的温暖留言
现在兄弟豁然了
原来是兄长在病榻上
关注着漂泊京华的小弟
临终时还牵挂着
二阳的诗行之路的蹒跚
那个世界有微信吗
我想到了兄长的不老
我想到了兄长的创作欲的旺盛
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感觉
一定以谦谦君子的微笑鼓励
仍然点评
仍然有那张金灿灿的笑脸
书是这样被礼遇的
——赠给王玉良兄长
古冶赵各庄是一个老矿区
开滦赵各庄矿
开滦建材厂
开滦六零二厂
都先后关门了
矿工子女自从一九八四年
范各庄矿透水后
就浪迹天涯了
就到市里寻找饭碗
于是我们就成了留守老人
留守老人与农村有差别
他们不用为明天的温饱发愁
只是需要安然地打发晚年
王玉良就是一个智者
用书占据着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平静中享用着日光和书之墨香
也就成为燕赵书痴了
抬头是书
伸手是笔
入眼是画
答对有平仄
来往多诗行
矿区楼何陋之有
书在这里有了最高的礼遇
都请进橱柜
只是有些拥挤了
中国好在书籍都讲求谦恭
其乐融融 和睦相处
书找到了最佳的位置
很容易被主人检索
锁是统一着装而上岗的
让书籍很有安全感和仪式感
精装的 盒装的 箱装的
享受着国家博物馆的待遇
只是工房区的屋顶有些矮
书籍总是提示与房顶的距离
燕赵书痴在这里是不孤寂的
就是在这里面对文字
谈天说地
欣赏晚年
编程着自己的书籍
编程着八十三岁的时间
还有几部书稿
编程着自己群主的文字与智慧
还要时刻关注自己的
诗情画意墨香斋
像聊斋三刻拍案惊奇的灌园叟
看着自己的花园
开心 快乐却又疲惫地
掰开自己的时间
然后装订成一部厚厚的书
成为古老矿区的老年经典
作者简介:北山虎(吴虎汉),河北唐山迁西人,老三届,老知青,开滦退休;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唐山作家协会会员,坚持每天一诗。
责任编辑:冬雪
排版制作:流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