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有些事情在不经意间发生,而让人引起浮想,甚至是感动。一位文友发了一组生活照,是关于他父亲的日常。因此,采摘一束藏于心间,也是我所希望的幽居啊!
希望的幽居
作者: 陈爱雄
带着希望,带着回味,带着一个梦想,走进这荒独的山村原野。我惊诧于文友的拍摄和发布的抖音,那美味、韵音奏出一曲飞向天外的神曲。
一首琴曲不染尘,闻得琴声曲中人。
世间俗事不再忆,闭目静听不思尘。
我顺着寻找老人而去。沿一条窄窄的土路,路面被磨得放光,又像爬行在树林里的蛇,左边长满碎碎的花草,稍远处是一排排杉树或是杂树,右边沿着它的身子潺潺流水,其实是一条小沟,春夏多有山水排放,秋冬干涸绻藏树叶或草屑。就是这条路,让一个老人默默走过生命的輝煌。
再走过成梯状铺着的几块青石,来到了一块土坪里。地坪依然平整,坪里有几只悠闲的母鸡踩着八字步唱着歌,它们咀着小虫、砂粒,甚至主人昨日撒下的谷粒。
一只顶着红冠,着艳丽羽毛的公鸡,从树林里飞出落在母鸡中,嬉戏着母鸡的骚动,在阳光下温情抚慰和撩拔。
一栋八十年代建成的上边土砖下面红砖的农家小屋在绿树林中羞涩地探出头。屋顶上有个大鸟窝像只笼子,笼子里正有两只鸟儿在盘旋翻飞,笼里几只幼鸟闭着眼偏着头在叫着,也许是它们的爸妈还没找到食物回来吧!四周围着笋竹和各种树木。树林中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这栋屋子老了,感觉已是满目沧桑。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承载着十几人的生养和憩息。随着时间的缓漫流过,光阴落在脸上的印迹很难抹去。小孩们个个振翅高飞和离开。现在就剩一个九旬老人独居于此地了。
一缕阳光在山后的脊梁上爬起来,悄悄洒红。树林在静寂中惊醒,昨夜的露珠在坠落,越来越亮的霞光像一张网,挽起一缕淡淡的、从树林深处踽踽升起的烟雾。
屋后的菜园里,九十多岁的老爹,佝偻着身子双手握锄,打理着新鲜的疏菜和豆藤。把几十年的功夫浇在岁月的河流里,像静静的影子等待花的奔放。阳光温煮在菜园的中间,老人就如一座丰碑。
夜晚朦胧的灯光下,看着父亲在柴房里移动的碎步,心碎成花瓣。在四方桌的上方,一个十五W的白炽灯摇晃着父亲的身影。犹如看清人间的走向。生命不息,前进不止。
孤独是一个男人的担当和坚强。沉默是男人最大的哭泣,微小是男人最无奈的伪装。不知父亲在心中种下的份量够不够后来人之彻骨伤痛。草不与树争高矮,鸟不与鹰比高低。人生苦短莫攀比,知足常乐且珍惜。
想一想生活的激情时代,浑浊的城市喧哗和热闹,看一看荒寂农村的伤痛。问一回佛的吟唱。老人的生活就如明镜,照在天地间或在祖先的坟莹之上,抑或是忧或悲。让天静地宁还一方净地。
这可能是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桃园生活。
这里是天然氧吧,仙气通经,是超越自我的圣地。我多想幽居于此处啊!
【作者简介】
陈爱雄,笔名:少春。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娄底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音乐文学学会员,四川省散文诗歌学会会员,出版有《黄浦江号子》,《刘盘中传记》等传记文学。出版了散文集《岁月泪痕》,《赏菊娱情》,诗集《月影》等,九八年歌词《不要叹息》、《青绿的竹叶》获湖南省二,三等奖。诗《丽萍,我的伤痛》获上海市二O一三年特等奖。
总社长:墨痕
执行总社长:江声
总编:墨痕
执行总编:禾乃
名誉总编:纤夫 刘军
现代诗主编:娇君
古诗词主编:和天悦色 柳阳甫
特刊主编:禾乃 王小泥 刘生 孙丽丽
【今日诗选】主编:江声 靳继书
【风华光影诗画】社长兼主编:睿博
英文主编:李一凡
全球风华社长:刘生
精英朗诵团团长:阮虹艳
艺木总监:诗涵兰馨
音频总监: 于江群
精英朗诵团执行团长: 相逢一笑 幽 兰
精英朗诵团副团长:淡墨青衫 雪峰 生命如一泓清水 凯 哥 苡子
宣传部部长:建国
总顾问:谷未黄 三色堇
文学总顾问:雪野 李明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