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硕士研究生朱勇全采访李占峰先生实录
问:李先生您好,看了您在网络上发表的文章很受启发。想要对您进行一个简单的访谈,不知道您方不方便?
答:谢谢您阅读我的文章,很高兴接受您的采访。
问:您是如何开始写作的?是什么激发了您成为一位作家?
答:您过奖了,不能说是作家,只能说是文学爱好者。年轻时,我伯父在新疆信息报社当总编,我去投奔伯父,在报社里接触的都是文人,也尝试写一些消息,经过编辑的修改最后也发表了,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当时在报社当报纸发行员,就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写作。这大半辈子过得比较坎坷,现在因为也不喜欢打麻将、丢方和下棋,所以在闲暇时间就尝试着写一些人生经历和感悟,发表在网络平台上,同时又参加了周至县田园诗画社,更加促进了我写作的热情,我的写作纯属娱乐。
问:您认为自己的农民身份对您的写作有何影响?它如何塑造了您的文学风格和主题选择?
答:没有什么影响,我的文章主要是我的经历,比如旅游方面到过新疆哈密、吐鲁番等地,没有什么风格,就是写一些熟悉的人和事,再加上采访一些事件,也可以算是通讯吧。我喜欢写一些自己的经历,因为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写起来比较生动。
问:在写作过程中,您通常会从哪里汲取灵感?您有什么样的写作习惯和流程?
答:灵感倒是没有,就是写一下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再加上一些人生感悟。《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这篇文章断断续续写了一年,有时候睡觉时突然灵感来了,这篇文章结尾应该怎么写,就赶快写上一二百字写出来,有时候想到开头应该怎么写,就赶快写出来,中间几件事应该怎么写,构思文章结构,想好了就赶紧写出来。文章写得比较慢,随心所欲地写,没有给自己定任务。
问:您希望读者通过您的作品能够获得什么样的体验或思考?
答:我的写作大多数都是回忆性的,让读者体会到现在的生活过得很幸福,要感恩共产党,感恩国家。
问:写作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它给了您怎样的满足感或者成就感?
答:意味着增加了生活乐趣,享受文学带来的精神愉悦。文章只要能在网络和报纸上发表就很开心。
问:您的写作中是否有特别重要或者令您自豪的作品?它们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答:我觉得这三篇写得比较好,《不该遗忘的历史》、《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改革开放前的乡村主菜——野菜》,客观叙述、真实生动、周至生活圈等网络平台转发。野菜文实用性很强,收藏的人很多。
问:对于那些想要追随您的脚步成为农民作家的人,您有什么样的建议或者鼓励之言?
答: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有时在地里干活时或者走路时,想到一个更恰如其分、更好的词语,回家后就把正在写着的某篇文章中的词语替换为这个表达更好一点的词,也将写好的文章再修改一下。再一个就是文章发表以后就算是没有经济回报,也会高兴几天。要常写,不要怕写不好,写不好还写不烂吗?就和干农活一样,越干越会干,越干越干得好。
问:这个会不会影响到地里的活?
答:这个关键是要把方向摆正,我现在是一位农民,所以首先要种好庄稼,写作只是业余爱好,不能本末倒置。
问:如果出现写得好没人看的情况怎么办?
答:我认为只要能够发表,至于阅读量大不大我不太关注,我的本意是自娱自乐。
问:您在写作过程中是否会考虑到读者的反馈和期待?您如何平衡自己的创作愿望和读者的喜好?
答:我一般不考虑,我认为只要能够发表出来,就已经是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自己高兴就行。
问:对于读者来说,您希望他们通过您的作品获得怎样的收获或者体验?您希望您的作品给他们留下怎样的印象?
答:就是弘扬真善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能够起到一些点滴的正能量的作用。希望作品能够留下一个传播正能量的印象。
问:您认为农村文学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如何?您希望看到农村文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答:还是比较弱,写农村的作品还是少。农民创作还是很困难的,也没有时间和空间。假如国家能够给参加县作协的农民作家发一点补助,将会更加激发农民作家写作的热情。
问:您是如何处理创作中的失败或者挫折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或者故事可以分享?
答:好像也没有,自娱自乐,想写就写,有困难就不写了。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和故事分享。
问:您是否受到其他作家或者艺术家的影响?
答:我们县作协经常举办文学讲座,邀请著名作家来讲课,提升县作协会员的创作水平。比如孙见喜老师,用自己的现身说法,教导我们作协会员如何进行创作,如何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问:对于那些想要从事写作的人,您有什么样的建议或者鼓励之言?
答: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其次要动笔写。动笔写就是不要怕写得不好,就像干活一样,越干越干得好,熟能生巧嘛。还是要大量地读书,多走出去看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问:请问您对当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有什么看法?
答:我今天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也想到了这个问题,青少年要树立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远大理想,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好,工作好。建议国家能够定期多放些革命题材的红色电影,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教育青少年。
问:您对青年人有哪些建议?
答:跟党走,相信党。尽管每个人在每个人的经历中遇见困难或挫折,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迷惑。我认为毛主席教导得很好:“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书记说:“内在有激情,但是还要从容不迫。”干事情要有耐力,不要急于求成,做一个正直的人,有利于人民的人。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做贡献。
问:您有没有一些特别感人或者有趣的读者反馈或者故事可以分享?这些反馈对您的写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0702公路的文章,点赞和评论都特别多。这让我更想写这些歌颂人民群众的文章,毛主席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文学创作要为人民服务。
问:写作之外,您还有哪些业余爱好或者兴趣?它们是否影响了您的写作?
答:我和家门中关系很好的一位老爷爷经常聊天,交流一下对一些事件的看法,两人很能聊得来,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写作素材。
问:您对于未来个人生活和写作生涯有何规划或者期望?
答:也没有什么规划,就是期望有更多有益于社会的文章写出来并发表!
问:李先生,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今天的访谈内容对我们的启发很大,谢谢您!
答:您客气了,不用谢!
2024年4月28日

朱勇全简介:朱勇全,男,1999年4月出生于红色故都瑞金。2021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现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自少年起便对东西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力图将西方哲学中严谨的哲学推导运用于解释文辞简练意味深长的东方哲学。同时,因为专业为经济学,因此也能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去看世界和人生。
李占峰简介:李占峰,1960年生,周至县广济镇小麦屯村人,1990年毕业于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新闻专业,大专文化程度。曾在新疆信息报社工作数年,在十多家媒体发表消息通讯百余篇,和别人合编《实用信息管理学》、《实用公共关系学》、《实用市场学》等书。2020年12月由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田园诗画社作品选集——《溢香的泥土》收录了本人采写的散文三篇,摄影作品二十多幅,系周至县田园诗画社第一届理事。曾学医数年,获得中医师证书,当乡村医生几十年。现在家种植猕猴桃,业余酷爱摄影和写作,2021年7月加入周至县作家协会,2023年6月被周至县作家协会评为优秀会员。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