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见证下的忠诚之歌
—《忠诚赞》代序
石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许多作家或者文学爱好者都潜心创作讴歌中国共产党、讴歌人民共和国、讴歌时代英雄的献礼著作。诚然,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如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着光芒,成为我们前行的灯塔,是值得我们去景仰、去赞美、去学习、去怀念的。
当李保民老师的《忠诚赞》这部书呈现在我眼前时,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革命事业的英雄们的身影,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在李老师的笔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让我们再次被他们的那份不忘初心的坚持、忠于使命的担当、无愧时代的奉献、坚定不移的忠诚所打动。
《忠诚赞》的作者,一位退休教师,学历不是很高,却在耄耋之年不畏星霜屡移,不惧闲言碎语,用他晚年的时光,潜心苦干,主编了《岸村村志》,参与了《周村镇志》的编写,出版了《故乡情怀》《漫漫人生》两部个人著作之后,又为我们呈现了《忠诚赞》这样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他并非专业的作家,却以真挚的情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党的忠诚,创作了这部以赞美忠诚为主题的诗歌集。他的这种执着和追求,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更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全书共分为五个篇章,每个篇章都紧扣忠诚这一主题,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岗位上的优秀分子们的忠诚事迹。这些诗歌或激昂、或深沉、或悲壮、或激昂,但都饱含着作者对忠诚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在前两个篇章中,作者以一个英雄一首诗歌并配以典型事迹简介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泽州县和周村镇部分党的忠诚战士的风采。这些人物中,有为了党的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有为了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领导干部,还有那些不为名利、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党员。他们的事迹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的赤子之情、忠诚之心、信念之坚却是一致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卫士,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典范。这些诗歌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英勇事迹,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那种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在第三和第四篇章中,作者将笔触转向了自己的家乡——泽州县周村镇岸村村。他深情地回忆了家乡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历程,以及自己父亲从事革命事业的辉煌事迹。这些回忆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基层党组织艰苦卓绝,更让我们看到了党的基层干部为革命献忠诚、为人民谋幸福的情怀与胆识;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父亲为党工作、为民操劳深厚的家国情怀,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党的忠诚和对家乡的热爱。他通过诗歌的形式,将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连天、激情燃烧的年代。这些诗歌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更让我们对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是今天我们巩固拓展主题学习教育成果和开展党纪教育的生动教材。
在最后一个篇章中,作者收录了社会各界有关人士对《故乡情怀》和《漫漫人生》两部书的书评文章。这些书评文章不仅表达了读者对作者作品的喜爱和赞赏,更体现了作者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已经感染了更多的人。这些书评文章像是一面面镜子,映照出作者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也映照出作者作为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和崇高追求。这些书评文章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影响力,更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作品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和深远影响。
在阅读《忠诚赞》的过程中,我深受感动和启发。我被那些英雄们的忠诚事迹所打动,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和忠诚精神。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忠诚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更需要像他们这样的英雄来为我们树立榜样,引领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同时,《忠诚赞》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通过作者的笔触,我们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气息,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些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这些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不仅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源泉。在今天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忠诚精神,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忠诚赞》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诗歌才华。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他通过诗歌的形式将那些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呈现得淋漓尽致、生动感人。这些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它们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忠诚赞》是一部值得我们深入阅读和思考的好书。它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和忠诚精神,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热爱这个伟大的时代和党的事业。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忠诚赞》将会激励更多的人为了党的事业而奋斗终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