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结尾十六法,,,,
绝句体小句促,要写得好写得耐人寻味,工夫全在结尾。概括来说,有以下十六种结尾方法。
绝句结尾第一讲
第一法以景结情,浑含不尽诗的灵魂,一在情一在景。以景结情,妙在情未说出却以景断之,是为含蓄。试举几例:
1.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前三句浓笔写情,从军中宴乐“换新声”入手,但怎么换也摆脱不了边关的“旧别情“,这种扰得人心烦乱的“边愁”总奏个没完没了,那“听不尽”的到底是怨?是恼?抑或自豪?赞叹?读者正期待诗人把谜底揭晓时,诗人却抛开话题,轻轻宕开一笔,让“高高秋月照长城”的雄浑景色把所有的混杂声音和斑澜情感拦腰斩断!你自己去思考答案吧。这叫“以不尽尽之”,含蓄无垠,思致微渺。
2.王勃的《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首联写旅思乡愁,“念“归而“悲“滞,情浓难化。而尾联转而写景,以遍山飘落黄叶的景色收结。这便是以景结情。表现手法若即若离,颇耐人寻味。
3.李白名诗《黃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云: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用“惟见长江天际流“结送别之情,随意用之,不着痕迹。
4.杜甫的《漫兴》九首之六,诗云:
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用“碧水春风野外昏“结懒慢情,有深意而耐人寻味。
5.晚清人梁星海《独夜》诗云:
笛声幽怨在天涯,但忆春时不忆家。
一月照人凄欲绝,寺墙开满海棠花。
诗人以花景结句,似给你一头雾水,但微妙之处正是放开一步,以不尽尽之,更觉诗意浑含不尽。
6.今人陈钟洁写十年文革浩劫的绝句《有感》,诗曰:
风云扰攘欲何之?曾是鱼龙混杂时。
欲写十年文革史,残灯如豆泪如诗。
前三句描述感慨之情怀,抽象而朦胧,结句则收声,只摆出一个具象的画面,一幅实景,不言胜千言,无声胜有声。
7.河南诗人常振励先生《辛末花朝》,诗云:
流光不改百年心,无奈情魔晓夜侵。
梦到天涯芳草渡,梨花满地月西沉。
前三句叙述相思情怀,结句出以景结情之笔,情感便隐入一片凄凉苦楚的景象之中。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主审: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卫 冰冰
野鹤 段志军 武汉军 张丽辉
汪凤森 张旭祖 郑举纲 黄伟琰
徐家齐 刘梦龙
收稿: 成人之美
制作:李凤梅
诗歌艺术:陶冉 王立云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3.5.1
360个图网:xishui186.360doc.com

摘要网络与杂态 如有不妥之处 请告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