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继往开来)
导读:吊龙,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之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 城步吊龙赋并序 ※
·
【萧宇亮】
·
龙舞之俗,长盛于九州。随华裔之迁徙,播行踪于海外。融八方之构想,得乡土之匠心;呈形态之多端,共各族之祥瑞。楚南城步,自古苗疆。每贺岁迎春,常舞龙为庆。龙分五色,应对五方。尤以吊龙,欢快灵动,以丹口下团为最,荣登国家非遗之榜。予观吊龙之舞,心生震撼,是为赋以记之。
·
观夫吊龙之体,连之以小节,活络而不离。接短笼以为骨,织薄篾以为肌。引麻绳以通筋脉,蒙彩纸以为鳞皮。圆径尺余之数,笼长二尺相宜。昂龙头以总率,领十数之节椎。龙头之形态,随心于扎师。无凭无据,全仗心思。经巧手以构像,出慧心而塑姿。设机关而生动感,令眼口可启垂。观之为叹,啧以称奇也。
夫龙身之既就,唯所得其貌形;待祭祀而开光,方龙神以归位。值接龙之良辰,当正月之初二。设三牲于水泮,跳傩舞而祈神;点龙睛以朱砂,祭雄鸡而献意。礼成而点烛,通透玲珑;起舞而旋游,生风呈魅。既迎之以有请,必别之以有情。节届元宵,临正月之十六;行将农事,循礼送之规程。焚凡身以浴火,送龙魄以飞升。腾九天以巡察,控风雨之疾轻也。
欲识吊龙之妙,必近观其舞。锁呐之声长鸣,破空于春夜:逶迤之态起伏,不歇于锣鼓。初,龙目张扬而出场,龙头歙动如吞吐。渐,爆竹响彻以八方,长杆飘忽以高举。继鼓急而锣密,烛光掩映而腾挪;见鳞闪而爪飞,龙影飞翔如振羽。会双龙以抢宝,龙头奔逐以向瞻宫;惑玉兔以称奇,双月临空而惊玉宇。
稽舞龙之德,堪融恰一方。舞灯出寨,集八十有余之人力:迎客进村,现千年尚礼之热肠。龙首揖庭,送雨顺风调之福;廊前设案,接平安富贵之祥。舞灯看灯,聚四岭八乡之邻众;迎客送客,倾千家万户之慨慷。舞毕夜深,灯歇而人未歇;主醺客醉,举觞而又倾觞。来岁之期,举杯为约;你来我往,直至未央。
噫嘻!观乡井人文之气象,可知一域之世风。勇毅苗家,生吊龙之豪健;仁纯村俚,续古礼之交融。乃知,得一方水土,生一地之龙也。(2024.5.28)
·

·
【作者简介】萧宇亮(楚地山风),湘人,曾学于理工,谋生于通信业。喜安静读书思考,思绪游走在现实与远方之间,以诗酒为乐。有诗、词、赋刊发于多家国家级、省级刊物。
·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点击链接- 萧宇亮作品
点击链接-肖殿群《先河》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
·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