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景区遍地现银发》
作者 远山
伴随夕阳,我牵着老伴的手,徜徉在晚风徐徐的景区步道上。放眼四望,整条街上,来来往往、溜溜达达的都是有把年纪的人。我虽已六十多岁,却不愿与弯腰驼背,步履蹒跚的同龄人为伍。
望着满大街男男女女的同龄人,有说有笑,安逸自如,无忧无虑的样子,不知为何,我的心情总也好不起来。
难怪无孔不入的商人已将贪婪的目光死死锁定我们,声称养老事业,如日中天,他们已在老年人身上大作文章,大发横财了,似乎整个国家已是老年人天下。对此,我不知该是高兴,还是心忧。
我奇怪年轻人都去哪了?他们都在忙什么?怎么总也见不到他们的踪影呢?我也打年轻时过来,三四十岁时,我在忙什么呢?噢,那时的我,上有老下有小,整天忙活工作,哪还有闲情逸致,到处漂泊旅游呢。
现在的就业情势,可比我那时严峻得多,现在一不小心饭碗就没了,干着干着便被辞退了。还不能说是失业 ,只能说是待业。现在年轻人的就业与生活压力有多大多重,精神多压抑,心理多焦灼,可不是我这个年龄的人能体会到的。他们不仅没有闲暇旅游疗养,反要拼命努力工作,为的是不被社会淘汰,不被公司辞退。他们一个人要养活四个人,乃至六个人不等。他们身体辛劳,精神焦虑,心理压抑非常人所能负担。一旦没了工作,他们身后的整个家庭便会轰然倒下。所以大街上、景区中怎么可能有他们的身影呢?
记得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不知国人出于一种什么心态,曾一度替日本等发达国家担忧,担心人家步入老年社会问题。那时的国人也许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甚至有点杞人忧天之嫌。可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已实实在在成为世界第一老人大国,尤其可怕的是,中国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境下步入老年社会,这一严峻而残酷的现实,已经不只是中国的难解之题,恐怕也是世界经济难以逾越的沟壑。更可怕的是,其他国家已没有当年国人替人担忧的闲情逸致,这是多么可怕,多么可悲的事情。我奇怪国人怎么混到今天这个地步,厉害国怎么弄成这个样子?对此,我们是不是该好好思考,认真反省了?
景区里已看不见年轻人的身影,抑或他们中的一半在拼命工作,或正在努力找工作,而另一半乃至三分之二的人又在做什么?是在家打游戏,浑浑噩噩,度日如年?那么他们会不会成为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呢?
一个老年人口占总人口三分之一,大量年轻人处于待业状态,同时又趋于不婚不孕大潮的社会,无异于随时喷发的火山,其严重程度及后果不言而喻。
每每想到这,不知当下潇洒安逸的老年人作何感想?不会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吧?看似与己无关,实则细思极恐。但你若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又毫无社会担当的人,那不仅你没救了,整个社会和国家也无望了。
对我而言,满街的老人,决不是国强民富的象征,而是走下坡路的开始,因为它已没了发展动力,没了发展后劲。无论多么壮观的河流,只要没了源头,枯竭与干涸就会等在下游,若不懂这么浅显的道理,你不只是蠢,同时还很坏。因此,面对这种社会现实,我不自豪,反倒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