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丨乡间小道作者:刘启云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的出行主要靠步行,为了近距离赶往目的地,就选择从乡村间穿行。原本村与村之间没有直通路,走的人多了,就形成了乡间小道。那时,农村人到城镇购物叫赶大集,离我们村最近的是夏垫镇,走乡间小道距离10里左右,既便捷又方便。
记忆中的乡间小道一年四季都是风景。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田地里的小草慢慢拱出嫩芽来,田埂沟渠的野花抢先开放;夏天,到处都是成片的麦田,微风袭过麦浪滚滚,庄稼地里的禾苗翠绿茁壮;秋天,火红的高粱迎风招展;到了冬天,田野里一片白雪皑皑,向远方无限延伸。
我六岁那年冬天得了哮喘病。不久,哮喘病又转成了严重的支气管炎、肺气肿,坐在土炕上吼吼地喘。邻居三大爷是老中医,给我开了三服中药,父亲不等天亮,就走乡间小道直奔镇里去抓药,那天正赶上下大雪,天上雪花飞舞,北风呼啸,父亲顶风冒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到了夏垫镇,用家里仅有的两元钱在药店抓了三服药。但是出门走得急,父亲忘了带盛红曲醋药引子的罐子。身无分文的父亲只好到附近的供销社找了一只有缺口的碗,盛上红曲醋,端着碗用受伤的手指护着,沿崎岖不平的乡间小道,踏着厚厚的积雪往家赶。到家的时候,药引子红曲醋还是满满一碗,而父亲的手已经冻得乌紫,显露出一条条皴裂的血口子,冻僵的手指活动半天才回过弯来。
后来,我长大了,读书了,闲暇时间也到夏垫镇去赶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在全班算术、语文考试都得了第一,老师给发了个奖状,还奖励了两个蓝皮方格作业本。我把奖状带回家,用两个蓝皮方格作业本和同桌兑换了一毛二分钱。钱揣在兜里,我仿佛成了刚刚发财的土财主,心里那个美呀。第二天一早,一个人沿乡间小道蹦蹦跳跳地去镇里赶集。
赶集回来,沿乡间小道往回走,时不时用手从荷叶包里捏一块牛蹄筋刮骨肉塞进嘴里,从舌尖到嗓子眼再到肚子里,那叫一个香啊。蹦跳间,荷叶包里的牛蹄筋刮骨肉蹿出了两块,掉在了地上,我毫不犹豫地弯腰捡起来,把泥土吹了吹,就放进了嘴里,带着泥土的牛蹄筋刮骨肉嚼起来还是那么香啊。还没到家,一毛钱的牛蹄筋刮骨肉就被我全部吃光了。到学校,我把糖果分给了同桌,俩人共同享受那份少有的甜蜜。
随着时代的发展,走乡间小道的人越来越少,后来乡村公路取代乡间小道,宽阔的柏油马路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再到夏垫镇去赶集,开车只有10余分钟车程。柏油路边的人行路又平又直,还铺上了红色塑胶,跑步休闲去赶集,反而成了运动时尚。但是,不知为什么,我经常会想起那条承载着厚重父爱和童年欢笑的乡间小道,旧时的场景不仅历历在目,而且历久弥新,成为我内心深处抹不去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