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青藏高原
作者:沙漠胡杨
别了,青藏高原
作者:沙漠胡杨
我多想再踏上青藏高原,
我忘不了那里的每一处清澈的湖泊,
每一座圣洁的雪山。
我忘不了那广阔无垠的草原,
草原上那洁白的毡房,
淡淡的饮烟。
我忘不了那一座座玛尼堆,
一条条随风飘舞的经幡。
我忘不了老阿爸那布滿沧桑的脸,
听他讲那古老的故事,
我仿佛回到了高原的昨天。
我忘不了老阿妈酿的青稞酒,
喝起来是那么的甘甜。
我忘不了卓玛唱的《天路》,
她那优美的歌声,
至今还仿佛回荡在我的耳畔。
站在雅鲁藏布江边,
我有幸一睹南迦巴瓦雪山。
当年我曾许下心愿,
一定要步行穿越这世界最深的峡谷,
今生只能留下深深的遗憾!
在林芝的天葬台,
我眺望着美丽的藏南,
那里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仍被他人霸占,
不知那一天才能回到祖国家园。
走进布达拉宫,
这世界海拔最高的宫殿。
一座座佛塔,
一幅幅唐卡,
我被这古老的文明所震撼!
在可可西里无人区,
一群群藏羚羊徜徉在我身边。
野驴、黄羊不时闯入我的视线。
在昆仑山口,
路过索南达杰雕像,
我多想跪在他面前。
英雄走了,
但他永远活在人民心间。
看到那朝拜的藏民几步一个等身头,
有的竟要跋涉整整一年,
这是何等坚定的信念!
一别高原已16年,
直到今天,
我梦中还漫步在纳木错水畔,
同卓玛一起策马扬鞭!
别了!
青藏高原。
也许今生再也没有见到你的那一天!
2024年5月
吉林 白
这首诗歌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青藏高原这片神圣土地的深切怀念与不舍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壮丽的自然风光到独特的人文风情,再到内心深处的感慨与遗憾,展现了青藏高原的自然之美与文化之深。
诗歌开篇即表达了作者重游青藏高原的渴望,随后通过一系列具体而生动的场景回忆,如清澈的湖泊、圣洁的雪山、广阔的草原、玛尼堆、经幡、藏民的生活习俗等,勾勒出一个既神秘又纯净的高原形象。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青藏高原的自然景观,也深刻反映了其丰富的文化和宗教内涵,特别是对老阿爸的故事、老阿妈的青稞酒、卓玛的歌声的回忆,透露出对当地人民生活和情感的深厚眷恋。
诗中也不乏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如对藏南领土问题的遥望与叹息,以及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对野生动物保护英雄索南达杰的缅怀,这些都让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现实挑战的思考。
结尾部分,诗人以告别的方式再次强调了与青藏高原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即使时间流逝,空间相隔,那份对高原的思念与向往依然鲜活于心,甚至梦中仍在高原漫步,与心爱的人策马同游,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永恒的爱恋与憧憬。
整首诗是对青藏高原的一曲颂歌,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文情怀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深刻联系。
【作者简介】沙漠胡杨,原名杨玉财,男,1953年12月出生,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法院退休干部,酷爱诗歌,经常练笔,诗歌发表于《馨语随笔》等纯文学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