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平长篇自传连载三十二章
帮帮别人
投稿作者 : 林耀平
上一章讲到“气气值钱”,即: 志气、霸气和底气,这三“气”在人生的道路上都非常值钱,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太重要了。本章要讲讲“帮帮别人”的话题了。
首先,帮人是我一生的乐趣。我在部队服役二十六年,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从事干部工作的,在考核、调动、调配和晋升、家属随军、幼儿入园等方面,具体帮了多少人,不可计数,可以说是成百上千人。但印象最深的是: 我当干部干事以后,我们的干部股长李振明有一天告诉我: “我们团里有一个从战士直接提干的指标,你在四连锻炼一年多,熟悉情况,看看哪个兵最优秀?你来选吧。”我是于一九七七年三月从机关下到二营四连(驻地: 鞍山市陶官村)锻炼的,开始在仪器班当一测手,班里有个叫石荣艾的一测手(全连对空作战最要紧的岗位),给我的印象深刻。但是,觉得他好像个性太强,我作为先于他两年入伍的老兵,他基本上不把我放在眼里。后来我调到指挥排的侦察班当班长,跟电话班的冯宪灵同志接触还不错,印象也蛮深刻的。经过一番衡量来衡量去,最后我就向李股长汇报推荐了冯宪灵同志,最终冯宪灵同志成功地当上了干部。
我一九九一年三月在原空军高炮学院政治部当任干部科科长(副团职)后,我手下的干事韩晓华同志,他是一九七八年二月从山东平度入伍的,仅比我晚当三年兵,我都副团职了,他还是个正连职,职级真的太低了。于是我就想方设法要帮助他。为此事,我专题向时任学院政委的杜裕青大校汇报。杜政委听后也非常理解,更是同情。我汇报说: “看这样行不行: 只帮他一个人不妥,类似于他这种情况的再找一两个人,一起帮助解决,您看如何?”杜政委一听,立即拍板: “就这么定,你拿个方䅁,下次常委会研究决定。”杜政委是个干脆利索之人,说干就干。于是,一周后把韩晓华和卫生科的莫汝发、孙红娟一并解决了晋升为副营职(技术十一级)的问题。韩晓华同志晋升约一年半以后,我又拿了个意见: 下到学员队当教导员(副营职晋升为正营职),同样顺顺利利地通过。韩晓华同志也确实很争气,在各个岗位上都干得很出色,后来也当了干部科长,转业地方工作前是学院政治部的副主任(正团职)。有意思的是: 他在转业前来找我,说:“科长(我是他的老科长,他一直这么称呼我,习惯了,也很亲切),市委组织部想叫我去平乐县当副县长,您看如何?”我断言否之,说: “我下去当副县长行,但你不行。因你不喝酒,在县里是没办法开展工作的,别人会看不起你的,下次换届时你就下来了。”最终他选择了去广西民航局工作,待遇、权力都上乘。
我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也都处处帮人,而且帮的面更广了,人更多了。有工作上帮的,比如: 有一年县里水务局有个日资扶贫项目,投资十多万元的一个水利工程,是日本驻广州总领馆具体实施的,因为我住在水务局,局长也知道我善长迎来送往之道,且谈吐有特点,也很幽默。于是就请我出面代表县里去接待一下,具体工作由局里来做。那天上午十一点多,日本驻广州副总领事“松井美智子”(二十几岁美女)到县里察看项目现场。我带着一帮人,也包括报社与电台的记者前往半路去迎接。当客人到达预定地点并下车后,日本副总领事自我介绍: “我是松井美智子”(她懂汉语),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我是松紧裤带子”。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尤其是时任报社记者的方杰萍同志,她本来是手里拿着照相机负责照相的,我这突如其来的幽默,她立即发出爆炸式的大笑,蹲在地上笑得上气接不上下气了(女士大笑时大都站不稳的)。中餐是在大酒店吃的,吃的大都是原生态的东西。比如: 山上的野菌,我对松井美智子说: “知道你来,今天清晨我派了三十几个村民上山帮你采的。”她非常高兴,一盘菌子她吃了多半;还有清蒸芋头片与芋头煮小白菜等,特别对她的口味,甚为高兴。席间交谈甚欢,从而为项目的落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也还有更多帮助别人的事,比如: 化解村与村、家与家、人与人互相间的矛盾及涉案、涉法、涉黑、涉违规等各方面的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恕不赘述。
其次,帮人要真心实意地帮。一位局长读初中的儿子因深陷网吧的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开始以要买书、本、笔、交班费等理由问父母要钱,父母均如数“奉上”,久而久之引起父母疑惑,并几次在网吧查到儿子的下落,儿子从此不敢问要钱了。最后这孩子由于“网瘾”之诱惑,没钱怎么办?他想出一歪招: 天刚蒙蒙亮时到城郊交界处持刀抢劫早起卖菜老太太的零钱,且次次得手,最终被公安抓获归案。虽然抢劫到的数额不大,累计也就几十元钱的问题,但性质严重: “持刀抢劫”,因未伤及人,量刑在三至七年的幅度。这位局长找到我,想判最低的三年。我就真心实意地跟他说: “兄弟,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但是,一是虽钱不多,但性质太恶劣了,他拿把刀去抢老太太的钱,民怨极大;二是判最低的三年,他肯定在想: 还是我爸爸有办法。他出来后你能保证他改过吗?也许会变本加利坏下去。三是我觉得判四年最合适,这样既达到告慰受害人的目的,又从严地教育您的孩子,让他多吃点苦头,这不也是教育吗?话又说回来,如果在监狱表现出色,可以一次次地减刑的,也就三年这样就出来了。这是一举两得,您看行不行?若行,我跟法院打个招呼,我不能干涉他们的办案,最终还得听法院的判决。”这位局长非常满意地告辞了。最终就是判了四年刑。
再次,帮人要讲究原则。有几类犯罪,我是坚决不帮的,比如:因 贩毒被抓的、因赌博被抓的。贩毒不仅坑人,而且是坑害社会的犯罪,是应该强力打击的;赌博是万恶之源,是坑人、败家之举,是我最痛恨之事。所以,我连搓麻将、打字牌都从来不沾边的,至于赌博,更是痛恨至极。人世间,不知有多少个家庭因为赌博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想找我帮,门都没有!
最后,帮人多了,到老来你会朋友多多。说老实话,我人生四十三年工作期间,从一九七五年三月中旬当兵两个月强化训练后,我就被分配在团机关司令部的军务部门,是管兵员的;提干后也一直在政治部门工作,主要是从事干部工作的,直至一九九五年四月当政委,都在团、师和军校干部部门工作,后来当政委六年,除完成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外,也做了不少的好人好事;转业到县里任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十二年,更是不知道帮了多少的人和事。有一次在酒桌上,一位老板模样的老者拿着酒杯和酒瓶过来给我敬酒,说: “林书记,我敬您一杯!我那个事啊,若不是您帮忙,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哦!”此言一出,把我弄得“云里雾里”的。酒是喝了,但怎么也想不起来这是谁?是什么事?酒后在过道里我问同桌的知情者,他一说,我才恍然大悟,因为我从来没见过这个人。事情往往就是这样: 帮助别人的许多事,都是通过身边的人,或者同学、同事及朋友通过传话去帮的,与当事人不谋面是常有的事。再说,一些事,帮就帮了,也没必要记在心里面,我不是那种等着别人来报答的人,我大半生均如此。所以,如今在社会上,我的好朋友真的蛮多的,绝不是那种在位时“门前若市”,退下来后“门可罗雀”之人。
总之,人的一生,努力、勤奋、吃苦是基础,向上、拼搏、自律是关键,善良、诚实、交友是保证。
(Ⅴ∧)教授林耀平先生简介
林耀平,男,一九五七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政法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出身草根,从军二十六年,其中任团政委六年,空军上校军衔。转业后任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公检法司十二年,在团、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二十六年。长时间从事“党、政、军、警、民”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职时现场成功处置、化解多起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被百姓誉为“人民好公仆”,现还收藏有锦旗。现任桂林市职工大学客座教授、桂林市红色学院导师、桂林市国防教育研究会讲师团团长、桂林都市七星文艺社社长、桂林都市军旅文艺社社长、多家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国华南最高峰审稿者之一等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是桂林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和七星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喜欢写作、体育、文艺和教育。发表文章一千多篇,其中80%以上发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或媒体。著书、主编十三本,共计三百八十多万字。其中,退休六年出自己的书七本,超过一百三十万字。十多年来在桂林市十七个县、区有关人员讲授儒道、读书、素质、法治、孝道等党课、传统文化课和日常思想教育课几百场次,获众多高度赞扬。一个村干部说:“我听了四十年政治课,没听过这么精彩的”。自二零二二年二月以后,每月都登上“二五财团”和“大华集团”讲坛,讲授“党声党课”和“传统文化”课,且场场精彩。在“二五财团”百期“党声党课”的授课质量评比中,技压群芳,勇夺第一,骄人业绩,非常耀眼。此外,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独立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在越挫越勇中走向辉煌》论文(4435字)获桂林市全市离退休老干部征文一等奖。目前正在撰写、发布自传体长篇连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