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感悟】择日(11)
有时会思索,什么是生命的本质?记得看过一篇文字,作者是谁不记得了。只记得大概是说“生命的本质,是由与事物生灭相续的妄相组合而成。所以生命的本质是由一些念想相续组合而成的”。
作者的这一表述,令我百思不解。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什么是事件的、人生的、生命的本质?依据这种说法,从实质的、整体的存在层次来看,那不过一系列的念想而已、念头而已。
这种想法,令我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心神不宁。那段时期我查阅了大量的书籍,想看到一些不同阐述的文字。
因为,我明白“人”不是属于念头的,念头也不属于人的。那么“人”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肌体、神经、血管、观念与思想的组成吗?
我对这看起来很绕人的问题感兴趣后,打算钻研钻研,看看能否找出一些有价值的理论。
然而,事与愿违。很多理论的指向,都往一个字上去,那就是“空”。
念头如水中之波,人是空的。因为念来念去,竟没有一念是属于人的。相生相灭,也没有一相是“人”的永恒不变之相。
所以,综合来考察:我对事件、生命以及人实质的考,结论是;人是空的。生命并没有实质。事件实质只不过是一些生来念灭的念想的组合。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真是这样,那我活着的意义在哪里?愚昧与智慧,从本质上来讲,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了。
万念本质,都只不过是一念而已。人生的相虽多,生命的事件虽然不少,最终不过是一“念”而已。“念”是没有实质的,所以,人存在的一切,并无实质。
这是多么荒诞又真实的存在啊!从那以后,我把注意力转向了自己生活中的文字记录。给自己留下一些印记。这样,每当我想起那个“空”字,便可以在自己的文字里找到慰藉。不管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我文字里经历的事都是真实的。
但,如果脱离一个时空,单独对某件事进行观察,我不得不惊叹;那个“空”字,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再如果,假设把自己置身于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可能会获得一个不属于我这个时代的信念。那这个信念的传承,又需要一代代“人”去反复证明。
因为,一切都是过去式了,或许我们会惊诧这个信念的高度,但却永远不可能知道当初的全部真相。
故而,想通这个道理以后,我不再纠结理论上的支撑,而是过上了那种我喜欢的,不受外界过分干扰的,天然纯净的生活。
我希望我的生命,如树一般,从葱茏的绿叶开始,将点点滴滴的印记,慢慢植入树心最深处的纤维之中。以这样的方式,来越过我人生的万水千山。
晨曦,2024年5月于贵阳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