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咏故乡苍松
诗/廖尚光
(一)
野乐山巅立劲松,
枝杆叶落显峥嵘。
春期茂盛绿光闪,
老态呈祥红色蓬。
绝壁时常缺水养,
悬崖很少被雨疼。
久而树土被枯萎,
致使苍松失去雄。
(二)
与弟挂亲回故土,
仰观古树已倾斜。
曾经度过千年寿,
保佑安宁百姓家。
喜出兴祥贤德祖,
诞生盛吉光贵娃。
清泉涌现宅基后,
廖李群儿善闯涯。
(三)
重返故乡不见树,
只留崖顶望苍穹。
不能继续保村寨,
却会栽培护野松。
后裔成才拼搏勇,
先贤是杰不提功。
善良品德永铭记,
渐老依然气势雄。
改于:甲辰.5.2
7。诗评下
廖尚光的《七律·咏故乡苍松》三首,以苍松为喻,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先贤的崇高敬意。以下是对这三首诗的简要评价:
(一)
首句“野乐山巅立劲松”直接点题,描绘出苍松在山巅的挺拔姿态。随后通过“枝杆叶落显峥嵘”展现了苍松的坚韧与不屈。然而,在描述苍松的生存环境时,“久而树土被枯萎,致使苍松失去雄”略显悲观,或许可以加入一些对生命顽强与希望的赞美。
(二)
在这一首中,诗人通过对古树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先贤的敬仰。“曾经度过千年寿,保佑安宁百姓家”一句,既展现了苍松的寿命之长,也表达了它对于故乡的守护和祝福。同时,诗人通过对清泉和儿女的描述,进一步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期待。
(三)
最后一首中,诗人以“重返故乡不见树”为引子,表达了对故乡变化的感慨。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沮丧,反而以“不能继续保村寨,却会栽培护野松”表达了对于后代的期望和信任。整首诗以“善良品德永铭记,渐老依然气势雄”作为结尾,既赞美了先贤的品德,也表达了对于故乡和苍松的深情厚意。
总的来说,廖尚光的《七律·咏故乡苍松》三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苍松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对先贤的敬仰以及对后代的期望。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于生命、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