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远山 (十)
——“文革”红卫兵徒步长征那点事
文/魏少华 诵/梦锁清秋
十、森林小学
那两位青年老乡憨厚的笑容,打消了我们的猜疑,他俩横七竖八地拿着我们的行李,又像是专门在等待我们从“寡子崖”上下来。一位老乡说,队长派我们专程来送你们的。原来他们生产队在对面山梁上开荒地,看见几位红卫兵扛着旗帜溜下了“寡子崖”,特派他们来帮我们拿行李。我们请他们带路,他俩非要让我们走前面,如果让他们走在前面,那是对客人的不敬重。
刘东贵坚持要自己扛着红旗,我们一行变成了六个人,我们询问打柴的老乡呢,他们说,在前面走了。
我们在两山之间的峡谷里往前行走,这是一个以松树为主的针、阔混生林带,据说有百里林海之称,真是林木繁茂、浓荫蔽日。在老乡的指引下,我们拐弯去看了那棵古老的巨型水杉树,它的年龄有数百岁,成为当地民众心中的圣树。当地村民和来往路过的人,常往树上系上红色的布带,以求平安吉祥。来到树下,我们四个人牵手还不能围拢树身,抬头望去,青苍的树冠直插云天,根本看不见树梢。它更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守望着历史的天空,守护着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我们在林中走了一个多钟头,来到一所被称为“森林小学”的学校。这是一个在林木稀疏的地方建起的一所小学,仅一栋校舍,辟出一块空地为操场,一、二、三年级各一个班,共二十几名学生,仅有两位老师。
我们的到来,激起一阵欢快的鼓乐声: 一面破了一个洞的大鼓,一面断了弦的小鼓,一只上、下课发令的小锣。敲锣打鼓的同学很卖力,虽然不成鼓乐节奏,但完全表现出了少有的热烈气氛。校长带头,师生们喊起了口号 :向红卫兵学习!向红卫兵致敬!亳无思想准备的我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欢迎场面弄蒙了: 他们好象早就知道了我们的到来。校长见我们走进操场,没征求我们的意见,就大声向学生们宣布: 请北京来的红卫兵代表作指示!一阵七零八落的掌声响起。戴班长赶紧上前作解释,我们不是从北京来的,我们是从万县市(当年的名称)来的。校长迟疑了一下,说,你们在北京接受过毛主席的接见吧?这句话说对了。
戴班长就向同学们讲起了我们的来历。我们是今年十月十八号和十一月三号在北京接受了毛主席的接见,从北京回到万县市学校后,就组建了“钢铁红二连长征队”,决心学习发扬红军长征的精神,徒步行走两千多里路途,到毛主席故居参观访问学习。今天走到你们“森林小学”,受到你们的热情欢迎,谢谢你们全体师生!我们向你们致以少先队的敬礼,我们四人敬了少先队员队礼,刘东贵将队旗挥舞得哗啦啦的响。
校长又对学生们讲,欢迎接受过毛主席检阅的红卫兵讲一讲见到毛主席的情况,好不好?学生们吼叫起来,好!好!巴巴掌拍得噼哩叭啦地响。戴班长说,这个问题请魏少华同学来讲,他是在天安门前面的观礼台上看见的毛主席。在老师与同学们惊异的表情和热切的目光中,我被推到了前台。
我们长征队四人中,只有戴班长和我是被学校评选出来到北京去见毛主席的红卫兵代表。我看着眼前这些大山密林深处的同学们,他们高矮胖瘦参差不齐,且多数衣裤不合身,不大就小,有位女同学背上还背了个一、两岁的小孩,是跟她一齐来上课的吧。有的男生腰上扎根草绳,不少同学的鞋子破了,露出了脚指头。别说他们去北京,估计很多同学连县城也没去过吧。要说去北京见毛主席这种事,可能做梦都不会朝这个方面想。这里抬头满眼是山,离鼻子最近的是树,闭塞得几乎连风都吹不进来。但他们的眸子里那种真诚朴实却像夜空中的星辰一样晶莹透亮。在他们热切期待的目光中,我木纳的头脑里灵光乍(Zhα)现,思绪像深井里的泉水喷涌而出。
我向校长要了一杯水,一口喝干,然后讲起了我见到毛主席的故事。十月十八日清晨两点钟,我们坐了五天的火车,终于在北京永定门火车站下了车,四点半钟怱怱忙忙步行赶到接待站,吃了早饭,换了一身早己备好的新衣服,八点钟又徒步赶到了天安门广场。我又作为边远地区的红卫兵代表,被选出进入了天安门前面的一号门观礼台接受毛主席接见。这种观礼台在天安门城楼前左、右各有五个,我进入的是右边第一个,这是离天安门城楼最近的观礼台,看毛主席看得最清楚的地方。我从早上九点钟到下午五点钟,看见毛主席身穿草绿色军装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左、右两侧不断来回走动,尽量向外探出身子,让更多的红卫兵看到他。他不断摘下军帽向红卫兵挥手致意。我还看到了周恩来总理,刘少奇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们,讲到这里被一阵狂热的鼓锣声、掌声、欢呼声打断。校长带头呼喊口号: 毛主席万岁!向赴京红卫兵代表学习!
待情绪稍有平息,我接着讲,直到十一月三号,我们都还没离开北京,这段时间参观了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以及清华、北大等十多所大学。既将离开北京的那天下午,我们又与在京的红卫兵一道按受毛主席的第二次接见。我们依次坐在东西长安街两旁,毛主席乘坐敝蓬红旗牌小汽车,从我们眼前走过,汽车开得很慢,我坐在最前面的第一排,看得最清楚,连毛主席下腭的那颗痣我都看清楚了的。校长问,毛主席他老人家身体健康吧!我说,比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毛主席更觉高大,更觉健康!他老人家红光满面、身板挺得笔直、还不断朝我们喊:红卫兵小将好!向红卫兵小将学习!
校长激动得跑过来同我们握手,我们四个人又与所有的师生一一握手。
我又拿出两张印有毛主席语录的传单,签上我们四个人的名字,落上长征队的名字,送给校长,作为我们来到这个学校的见证。
我们离开时,校长带着全校师生非要送我们一程。我们走在前面,感觉整个森林都是热烘烘的,夕阳透过树枝投下的金色光芒,有点像北京长安街上的路灯。
在我们一再婉辞下,校长才带着学生们返回。越接近目的地的路越平顺了,帮我们扛行李的老乡告诉我们,再转两个山弯弯,就到沙道沟区街上了。我们在一块突出的巨石上歇气,隐隐约约听到远外传来唢呐的声音,轻柔得像从云端上飘逸下来的仙乐,那仙乐由远渐近,变得婉转悠扬,喜庆而热情。我猜测这是哪家人在办寿宴吧?刘东贵说,这好象是迎娶新娘子的喜乐,戴班长说,乡里演个戏或玩狮子龙灯也可吹唢呐子,那东西声音又响,又欢快,大人娃儿老头老太婆都喜欢听呢!(待续)
作者简介:魏少华,铁路退休职工,喜欢旅游和看书,好运动和涂鸦,也喜欢写几句顺口溜自娱。
主播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朗诵联盟会员《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华汉俳》《中国联墨缘香》副总编: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有百余篇作品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接近三千首;配音秀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