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狂的说话不算数
难忘的海外游历(3)
那是1998年5月下旬的一天。我刚刚到达尼日利亚没几天,约好去见客户。
那是我第一次去尼日利亚。
大约上午10点半左右我如约来到了客户的公司。
我的本意是我们人过来常驻了,第一次先见见面,接上头,业务上的事情接下来再逐个落实。就是先简单地见个面。
就是这个“简单地见个面”,见起来就甭提有多么“不简单”了,就是见不上了。
我到了后,老板不在。其员工说老板马上就到,要我等会儿。
客户是上帝,来到了人家公司,就等呗。见这个客户是到了尼日利亚后的第一件大事。
等了近一个小时了,老板还没来,我便询问怎么还没到,工作人员答到,He is coming “他马上到了”,要我等就是了。我就继续再等
又等了两个多小时了,他们老板还没来。我心里有点烦了,着急了,就直接打电话给他,他说"I am coming,in five minutes"。我马上到了,就五分钟就到了,要我再等一会儿。

(第一次见面的尼日利亚朋友)
我很无奈,很无语。不得不继续等。因为这是第一次见面,早晚都要见到啊!不然算怎么回事啊?
就这样电话一遍遍地催问,等啊等,甚至我都不时地躺在他们公司沙发上睡起了觉。
一直等到下午6.30左右,客户终于来了。
你能体会一下当时那种近乎崩溃的无奈吗?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黑人的说话不算数。他如果对你说“I am coming”,那就没谱了,你就等吧。
自此,领教了,渐渐也就习惯了。这是和黑人打交道的常态。
再试举一二例来感叹黑人的时间概念。
接着上面。
见面后,约好我们一同次日如外地考察市场,坐上午9.30的航班。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准备好出发了,等他来接我去机场。
等啊等。快9.30了,我着急了,打电话催他,他还是那句话“I am coming",我对他说快九点半了,要晚点了。他又加了一句“No Problem”,“没问题的”。
等到十点半多了,他终于来了,一幅胸有成竹、满不在乎的态势。
我问他,我们这样不就赶不上航班了吗?人家老兄来了一句“Nigeria flight no time”(尼日利亚航班没有时间)。我顿时惊得下巴差点掉了下来。人家是当地人,人家了解国情啊。
果不其然,我们到达机场后都11.30多了,但是没有晚点,还在售票。但航班信息显示的依然是9.30。
机场秩序还算井然有序,人们不急不慢排队买票,值机,登机。按部就班。
飞机起飞了。

(在山东省出口商品洽谈会上)
2001年,山东省对外经贸委员会在尼日利亚举办了一次山东省出口商品展。省内各出口企业积极响应,悉数参会。
展会开幕的头一天下午,大家都在忙于最后布展细节的调整和落实,各参展单位布展基本都就绪,准备开幕。
傍晚时分,我们陪同有关首长和领导查看各单位的产品布展情况,也算是预览吧。
当来到某知名品牌的展位前时,看到了尴尬的一幕,展位空空如也。其单位国内过来的大领导正劈头盖脸地训斥着其尼日利亚/非洲公司的负责人,厉声地责问他:你不是说今天下午就布展到位吗?怎么展位但现在了还是空的?怎么回事?云云,云云… …
后据了解,其当地的尼日利亚合作伙伴说好了的,下午就会把展品运过来并完成布展的。
结果黑人放了他们的鸽子,至此还无影无踪,眼看就要耽误大事了。所以国内来的领导震怒了。
看上去他们的尼日利亚公司负责人是个非常年轻的小伙子,肯定是缺乏和黑人打交道的经验,过于相信黑人的话,抓落实不到位。
第二天开幕时,看到他们的展位布置好了。
在尼日利亚待久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第一次去尼日利亚的签证和入境签章)
在非洲生活过的朋友,大都听说过下面形容黑人的这段话:
穿衣一块布,
吃饭靠大树。
发展靠援助,
说话不算数。
虽然是调侃,但确是源于生活,表现生活,现实的写照。
要不说社会是大舞台,大课堂,世界是多彩又斑斓的呢。
*******************************
岁月就像一段山间小路,
路上尽是散落的枯叶。
每一片叶子必是一段留痕,
一帧写真。
一堆叶子串起来,
就是人生的VCR… …
*******************************
2024-05-27 于 泉城
作者石豆豆,又名“黄段泥 ”。曾任职于某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住海外公司,在有关国家常住工作若干年,亲历了期间的有关贸易谈判、市场考察、售后服务、博览展会、参访走访、迎送陪同有关领导、政府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访等商务政务活动,国际国内和住在国的有关重大及突发事件,在外的治安、卫生、疾病等事故、事件以及社会和生活中鲜为人知的偶然和日常等,足迹涉过近五十个国家,尤其是东西南北中了非洲大地。随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但却着实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