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邻里故事(1)
文/彭太光
老吴俩夫妻,在山里住了几十年。由于儿子在外面另一个城市打拼,自己住在山里确实有很多的不便。有个小病小痛的,看医难。若是大点的病要住院,那就更难。不是去县城医院就要去市区的医院。早几年,也就是疫后的第一年,老吴因感冒发烧引起了肺炎。在县医院治疗了几天,效果不好,又改去市医院治疗。妻子从山里出来陪着他,来来去去真的很不方便。既累着了老婆,也苦了自己。儿子回来看老吴,也是一脸的无奈。
山里有什么?除了山,除了那几分菜地,什么都没有。年轻人,几乎全部都外出了。除了打工,没有其他的活路。
儿子说,你们也辛苦了一辈子了,没有享过福。要不,去市区买个房子。在市区,生活就方便了。买菜买米乘车方便。人老了,病痛少不了,看医生也方便。
老吴在儿子未长大的时候,在福建广东江苏浙江都打过工,也积累了一些钱。听儿子说,在市区去买套房,也就动了心思。是啊,村里的人,大多都搬到县城、市区去住了。剩下的,不是条件不允许,有的就是不愿离开祖地。像上了七十几的人,是都不愿离开山里的。老吴才五十多,妻子比他小几岁。现在这个时候离开山里,论年龄,比较合适。论经济,买个房子搞个装修买家具家电,是不要欠账的。夫妻俩一拍即合,决定搬到市区去生活。
萍城,说大不大,方园也就不到二十公里。说小不小,新城区开发后,市区人口已经达到了四十多万。市区建的商住楼鳞次栉比,商铺目不暇接,商品琳琅满目。这个繁华和热闹,是山里面找不到的。
老吴夫妻俩在萍城逛了一圈,买商品房还是感觉有些贵。坐电梯一到自个家里,就像是进了一个鸟笼。无人答讪,无人接触。这种生活,比在山里还难过,也不是老吴夫妻想要的生活。在熟人的引荐下,老吴夫妻来到了市区的邮政小区。
邮政小区,位于后埠街楚萍东路,与石化大厦、电力大厦、火车站、汽车站相衔接。靠近秋收广场、润达国际、梦想天街、步行路,菜市场、超市、药店、市中医院等,几分钟即可到。是一个闹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理想生活小区。况且,小区的物业自己管理,小区的健身器材、麻将活动室齐全,小区因搞了海绵工程,地面干净无积水,适合居住的人们散步、聊天、取乐。
老吴夫妻看中的房子,在三楼。三楼显得不高不低,价格比商品房便宜。老吴夫妻当即拍板,将邮政小区的房子买了下来。
彭太光,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集《走过春天》、《感叹时间》,长篇小说《走过秋天》、《高山上的花瓣》、《绝路》、《祼局》、《命中注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