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命 佛在佑
文/石国华(北京)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句古老的话语宛如一颗闪耀着神秘光芒的星辰,似乎蕴含着命运那深奥而奇妙的安排。在这广袤无垠如同画卷般的天地间,无论东西南北,无论春夏秋冬,有缘之人自会如磁石般相遇,而在关键时刻舍身救人,无疑是一场无比珍贵的善缘演绎。
在人生那漫长且如波澜壮阔之海洋般充满变数的旅程中,历经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千般的跌宕起伏。在那关键的节点上,总会有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如璀璨星辰般悄然发生。于我而言,便有过两段刻骨铭心的舍己救人经历,至今回想起来,依旧心潮澎湃如波涛汹涌。
那是七十年代的一个深秋清晨,阳光如轻柔的薄纱般温情地倾洒大地,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在去往上学的路上。当行至九江南门湖与甘棠湖中间那道宛如丝带般隔离的堤坝时,四周一片宁静祥和,湖水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如梦幻宝石般的粼粼波光。就在这看似寻常的时刻,突然,我惊见一位老太太竟如被风吹动的残叶般步履踉跄却又决然地向着湖水奔去,她从湖边滩头摇摇晃晃地径直冲向那湖水的“怀抱”。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惊呆了,有人惊愕地张大了嘴巴,仿佛能吞下整个世界;有人则惊慌地大声呼喊,那声音似要划破长空。目睹此景,我没有丝毫犹豫,瞬间如离弦之箭般丢下书包,甚至来不及脱去身上的衣物,便如一支被使命召唤的飞箭,以最快的速度冲向湖中。湖水冰冷刺骨,像无数只小冰虫在噬咬着我,我在水中迅速地紧紧抓住那正在下沉的老人,用尽全身力气扶着她在水中如摇晃的小舟般慢慢站直身子,而后又小心翼翼地搀着她往岸边艰难地挪动,仿佛在推着一座沉重的小山。到了岸边,待我安排她坐稳后,便有人如天使般扶着她缓缓离开了。
看着她安全离去的背影,我这才拧干湿漉漉的衣服,穿在身上后匆匆赶往学校。
那时,湖边围拢了众多的人,他们或惊异地张望,像一群好奇的小鸟;或慨叹不已,那声音仿佛在为我的行为鼓掌喝彩。而我尽管此时身上透着阵阵寒意,内心却涌动着无尽的温暖,心情亦是格外舒畅,因为我做了一件舍己救人的好事,恰如孟子所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还有一次令人刻骨铭心的救人经历,是在我下放农村期间。
那是在鄱阳湖畔围垦 300 亩稻田,知青们的住所与劳动场地隔着一条河,这条河宛如一条脾气暴躁的巨龙横卧在那里。平日里,大家就通过那座桥出工和收工。
然而,到了涨水时期,这条“巨龙”发威了,河上的桥被大水淹没,只能搭乘临时组装的木排过河。
这条河流湍急汹涌,涨水季节更是如猛兽般肆虐,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由于过河的桥梁被大水淹没,只能依靠这临时拼凑的木排当做船,且在两岸边拉了一根钢绳,依靠它来拉动木排过河,每天上工和收工都用它来接送劳动者往返。
有一天,天气突然骤变,眼看一场暴雨即将如魔鬼般倾盆而下,知青们赶忙收工回家。在大家登上木排的时候,因为人员分布的不平衡,导致靠近堤坝一端压力过大而被压得下沉,进而使得另一端高高翘起,像一个倔强的孩子在发脾气。木排上的人由于过河牵引的钢绳恰在腰部的位置,瞬间就将木排右边的八位女知青全部挤到了河里。眨眼间,在那泛滥汹涌的河水里,女知青们在水中惊恐地哭喊着、挣扎着,仿佛在向世界求救。湍急的大水无情地吞噬着女知青们,她们有的在水中奋力扑腾,像无助的小鱼;有的紧紧趴在木排边沿,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呼喊声、哭叫声在水面上和空气中交织回荡,那场景真是万分危急,简直就是生死挣扎的可怕之境。而我当时在木排的左边,幸运地没有被挤入水中,木排很快就恢复了平稳。但眼前水中那惊心动魄的画面却让我心急如焚,我的心仿佛被一只大手紧紧揪住。我作为知青队长,根本没有时间去多加思考,更没有任何的犹豫,完全是出于本能地、毫不犹豫地大声呼喊着让几位会游泳的知青跳入那汹涌澎湃的水中,而我自己也毅然决然地带头跳入水中,像一个无畏的勇士,拼命地将落水的女知青一个一个地救上木排。经过一阵子紧张而又激烈的救援行动,落水的八个女知青终于全部被救了上来,没有造成任何人员的伤亡。
每每忆起这些往事,心中便满溢着感恩与感慨。
我不禁思索着,这或许正是佛在身旁慈悲护佑,是福泽的深厚馈赠,是做人应秉持的感恩之德。恰如《周易》所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人生在世,我们在诸多困境中沉浮,既渴望获得他人的援助,也期望自己能在他人需要时,果敢地伸出温暖双手,给予有力的扶持。
让我们用善举去点缀这世界,使其更加美好;让我们用爱心去传递温暖,使其充满温馨;让我们用奉献去书写生命的华章,使其闪耀光芒,如此,方能成就这世间最动人的风景。
2024 年 5 月 20 日 星期一
石国华,中共党员,下放知青,研究生毕业。曾担任国企高管,外企首席代表,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工作;曾参加国家“863计划”,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通过考试和评审,获得中国科学院生物工程高级工程师职称,发表论文和报刊文章若干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