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朗声社 》
作者:梁学梅(慧泽)
2019年的一天早上,一个北京电话打了进来 ,犹豫了片刻还是接了 。喂 !老同学,我是慧泉 ,当时听了有点惊讶 ,几十年没见的同学 ,突然打来电话 ,多少还有点儿意外,但也很高兴!我们天南地北聊的很开心 ,聊了好长时间后他说:"哎 给你介绍一个朗声社,很好玩儿的。我和我姐都加入了 ,记得你原来也喜欢朗诵” 。我说可以啊,怎么加入呢 ?她说要交费的,也不贵 ,告诉金额后 ,我立马转给她,我说你全权代办 。因为我信任她,上高中时,我是一班的班长 ,她是二班的学习干事。我们经常有交往 ,互相了解 ,所以她说好,我不会不相信!就这样,稀里糊涂走进了朗声社的大门 。
那时候,我对网络一点也不懂 ,除了会发微信,再什么也不会 。当时是高朗老师远程教我注册的。看不见人 ,听声音,我好像觉得这个人我认识 ,这大概就是缘分吧 。
从2019年至今,亲眼见证了朗声社发展的全过程!能走到今天 ,实为不易 。一个企业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 ,要经历很多磨难和坎坷 。朗声社也不例外 ,记得刚成立不久 ,一段时间 ,内部出现了矛盾和分歧 ,狼烟四起!高朗老师也有病 住进了医院 ,局面一盘散沙,没有了主心骨 。说实话,朗声社当时差点儿土崩瓦解了!还好,老师出院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突然像是被沉睡中唤醒 。手臂一挥,力挽狂澜 ,彻底铲除了破坏团结的不良因素 ,挽回了朗声社的局面,使它走上了正确轨道。
当时,朗声社设有普通话学院 ,语言艺术学院,播客学院,少儿小镇,发展基本顺利。但几年后 ,内部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一波三折,真所谓一路花香,一路风雨。其实也正常 ,成功的路上 ,本就是鲜花与荆棘共存 ,这才是发展中的常态 ,也符合宇宙规律的发展 。
现在的朗声社,可以说是风调雨顺 ,蒸蒸日上,前途一片光明。学员遍布全国,甚至还有国外华侨!机构建设完善 ,教务工作扎实团结 。去年在沈阳召开了五周年庆典 ,总结和规划了后期的发展 。
随着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 ,朗声社越来越走上了正规。去年又新设了国学免费课程 ,主讲高朗老师担任,现已完成了十部经典讲座 。汇报演出时有108人参诵,阵容强大,场面壮观 ,空前少有,非常震撼 !高朗老师 庄严肃穆的开场白,让人对圣人有一种敬畏之心 ,通过他磁性的声音,好像我们穿越了时空 ,并获得了圣贤的加持和护佑。
高朗老师是朗声社创始人CEO,朗声社语言艺术课 ,国学课主讲老师 ,中国传媒大学毕业 ,对教育颇有见识 ,工作兢兢业业 ,一丝不苟,非常严谨 。
朗声社的校训是 ,教人向善 ,敬德修业,克明峻德,格物致知。正是如此 ,为了教育质量更加过硬 ,深入人心。他聘请了好些大咖老师入驻朗声社授课!如:王浩瑜老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任(播音员)、全国语言艺术专家。王宇红老师,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导师。仲达文老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 。庄子,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教授。还有静雅、北岸、胡珺山、赵楠、雨佳等名师任教。
目前,由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导师王宇红老师 ,长期担任朗声社主讲老师。宇红老师不光知识渊博 ,更是人品俱佳 ,大爱无疆,得到同学们一致拥护和爱戴 。
现朗声社除过国学免费课外,还设立了普通话基础课 ,语言艺术朗诵课 ,新媒体课,音乐课,还有影视表演课 。朗声社是一所中老年人聚集学习,集思广益,提升文化素养的学院 。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开心快乐的驿站 ,幸福生活的摇篮
高朗老师具有开拓性眼界 ,为老年人搭建了这样一个好平台。让爱好朗诵的人相聚一起快乐的学习。老师与同学之间相敬如宾 ,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鼓励 ,隔频友好畅谈交流,既活跃了文化生活,又提高了修养素质,让快乐战胜了孤独 ,让寂寞充实了知识,实为幸事。
祝愿朗声社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越来越辉煌 ,让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永远发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