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3853期
远去的记忆(四)
作者:秋墨
主播:戴维
姥姥家最令人难忘还是那无处不在的亲情。空心楼村对我一个从省城兰州来的小孩来讲,每天照面的均是外家的亲戚,或长辈或同辈,正因为这个原因,每到一家玩耍,小小的我均会受到热情的“款待”,特别是中院与我亲缘关系较近的姥爷或舅舅家,更是十分的亲热。在中院我有六位姥爷和十多位舅舅,初到姥姥家,所有的姥姥和已成家单过的妗子们均会做上好吃的饭“请”我这个小人物去吃。那种纯朴的亲情和受人宠爱的感觉,今天想来,都让人感动不已。
我有个去年才刚刚过世寿龄在95的姑奶奶,她是从下堡我们李家嫁到这里来的,一来老人是父亲的亲姑母,二来她又是中院的二姥姥、母亲的婶娘二妈,也许是亲上加亲的缘故吧,我这个“小娘家人”格外受到老人家的关爱。我的姥姥家与姑奶奶家前后院坐落,无论何时,两家的饭由我挑食,有时还会因“挑肥拣瘦”而受到姥姥的责骂。那个年代,老人们都做着一手的好饭,大张的手擀面用五、六十公分长的刀利成火柴头般粗细的长面,再配以精心炒制的肉臊子,好吃的荤汤长面让你不吃上三五碗都不算吃。时令的甜醅、凉粉、麻腐包、油攘包、地达菜包、韭菜盒,以及姑奶奶的韭叶凉面,自家姥姥时不时用老铁勺单炒的鸡蛋,还有家常的面片、黄米馓饭,如果再配以香喷喷的羊羔肉或醋溜猪肉片、爆炒羯羊肉,或猪肉炒粉条、猪肉烩酸菜、烩土豆等各色炒菜,那个香啊,闻到味都会让你垂涎三尺。冬季没有时令蔬菜,每天吃的不是炒土豆,就是腌制的酸菜,时间长了也会令人厌食,更别说小小年纪的我。往往这时姥姥便会从猪油坛内挖上一小勺大油,再浇上少许自制的酱油,这样一来当顿的馓饭很快一扫而光。
提到酱油,不免要说说那时的酱、醋。记得小时候,农村老家随处都能闻到刺鼻的醋酸味,因为家家都在酿醋都有醋糟。我知道的所有长辈们一到夏季,会将干透的麦粒用大锅蒸煮再施以酵素后装入大缸让其在大热天里发酵,经过一段时间后,醋就酿成了。酱油不像醋,需用大量的黄豆,经过蒸煮的黄豆加上一定数量的酱粬与盐搅拌装入容器并密封后,再经室外一定时间的暴晒,黝黑浓郁的酱油才能制成。醋糟晾晒后可喂家畜家禽,酱豆经过炒制,可做小菜食用。那时农村自酿的酱、醋,在今天看来,绿色环保,可谓调味之上品。
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们会经常吃到鱼,不像大妈家的下堡村和其他不靠黄河的村子,人们有时会在岸边的小河里捞一些小鱼解解馋,但吃鱼最盛时要数讯期黄河两岸的大山因下阵雨暴发山洪而使河内出现短暂渔汛的那一刻。此时,大人们便会为即将到来的鱼宴忙活起来。女人们开始活面、发面;男人们收拾渔具、水具,相约河边看渔汛。当时机来临,水性好的便会爬上充满气的羊皮胎游入湍急的河水中,一手划水、一手持网打捞河中被洪水带进的泥沙冲呛的不得不拼命游出水面吸氧的大个鲤鱼或长着长长“胡须”的鲶鱼。捞出的鱼大多在二、三十斤上下。此时的村子到处都散发着浓浓的鱼腥味。女人们一边忙着洗鱼、剁鱼和用调料及葱、姜、蒜腌渍鱼块,一边要“处理”发好的面,准备大锅与蒸笼,并在灶内燃起大火烧起水。一切就绪后,笼内先铺上一层施好蓬灰并揉擀成大张面饼的“面褥”,尔后将腌好的鱼块均匀地置于其上,最后再盖一层“面被”,上笼开蒸,约半个时辰这道丰盛的鱼宴就大功告成了。此时的家里,一边是扑鼻的带有浓郁花椒味同时还夹杂着葱香的鱼肉香味,一边是人们兴高采烈叙说捞鱼、做鱼,品尝鲜美鱼肉的场景,整个家里洋溢着粮食丰收时才有的那种无比喜悦的气氛。
2024.5.16
作者简介:森严,笔名秋墨,男,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人,国家机关退休干部,一个酷爱文学艺术的业余“选手”,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专职成员。从业四十余年来,业余喜欢舞文弄墨,喜欢书法摄影,其书法与摄影作品多次在行业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奖。近年来学写诗歌与散文,诗作以自由体见长,散文朴实无华,以往事回忆见多。很多作品被一些自媒体文学栏目登载,个别散文诗歌还被地方纸质刊物刊用,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作为一名自幼生长在兰州的平川人,家乡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乡土气息,始终吸引着他,影响着他。
主播简介:戴维,本名马凤娴,企业退休员工,甘肃省朗诵协会会员;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主播部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喜欢音乐,酷爱朗诵艺术,愿邂逅诗歌,陶冶情操,用声音品味诗意人生。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钱文昌、唐连明、晨曦
主席兼总编辑:梦如诗
副主席:李希勇
秘书长:艳阳天
副总编辑:追梦天涯
主席团成员:梦如诗、吕兴福、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钱文昌、李希勇、唐连明、晨曦、艳阳天、米兰、追梦天涯、蓝儿、吥咻、森严、聂子、秋竹、荷塘月色、戴维
主播部成员:艳阳天、米兰、荷塘月色、戴维、云水禅心、芋蓉、草莓、叮叮、竹雨、逸心、默人、艳阳、兰子、慕紫、雪莲、蔷薇、大峡谷、风铃、一米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