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为许凤珍老师

图片为刘少铭老师
“徐姐姐,我们要排练一个节目,需要10个人左右,您愿意参加吗?”我对许凤珍姐姐这样请求。我满以为她不会答应。
许姐姐古稀已过,依然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工作,她在志愿者团队当志愿者,在鼓队排练非洲鼓,在合唱队参加各种演出,实在是个大忙人。
“我年岁大了,不知道是不是能学会,我先去跟着学习,学会就上,学不会再说。”许姐姐这样和蔼的和我说。
我们是在微信对话的。
放下手机,我的眼前出现了许姐姐的形象:端庄大方,气质高雅,窈窕的身材跟松树一样笔直,走路从来都是稳稳当当,说话从来不大声喧哗,一说一笑,很容易接近。
每次看到她,我都会想到古代的那些美女文人。
许姐姐很爱社区布置的工作。社区给大家配眼镜时,她带头排队,给很多居民做了榜样。有一次社区搞活动,其他志愿者团队都去外面演出了,人员不够,许姐姐看见书记急的不得了,就把家里来的两位亲戚都带来为大家服务,受到很多人的赞扬。
近几天,许姐姐的眼睛红了,闹眼疾,已经花了600多元治疗了,见效较慢。许姐姐依然坚持到合唱队排练,因为合唱队马上要演出了,人员不足,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她深知这个道理,每天按时来,按时走,那股子认真劲儿,让人既心疼又敬佩。
许姐姐的爱人刘少铭老师是合唱队的二胡手,他有着洪钟般的嗓音,也有着丰厚的乐理知识。每天歌手来到活动室排练,他除了给大家伴奏以外,还给大家指导,哪里唱错了,他就提出来,下次演出需要什么歌曲了,他一定会先找来教大家。拿起二胡,他是乐手,放下二胡,他是教练,他教大家的《劳动托起中国梦》,成为合唱队的保留曲目。合唱队男生少,需轮唱时,他就放下二胡,坐到歌手当中用劲的唱。他的声音很洪亮,很容易听出是他的声音。
他不是队长,却总是帮忙操心队里的大事小情。去年中秋节,队里开联欢会,没有安排主持人,顺序显得特别乱,大家都谦虚着不肯登场。刘老师对我说:“报一下节目,主持一下,太乱了。”我深深的被刘老师这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敬业精神感动了,立即拿起话筒,完美的把一场联欢会主持完了。这次联欢会,由于我的发现,第一次让电吹管儿郑老师唱了一首《冰糖葫芦》,大家才了解到,郑老师不仅电吹管儿吹的好,歌还唱的这么好。我当时觉得,刘老师这样信任我,我必须主持好,把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所有的才华都发挥出来,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歌手,他们才能有积极性。那次以后,我对刘老师的才华与为人更敬佩了。
一年多了,一同看太阳升起,一同走在日中天回家的路,每天看着刘老师认真的伴奏,认真的指导,每天看着徐姐姐倩影入座,认真的唱歌儿,我就想,这一对模范夫妻都是做人的楷模呢!
搁笔之时,我还要送上我真心的祝福。祝刘老师、徐姐姐健康长寿,不病不伤,为社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普通劳动者,爱好唱歌跳舞朗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