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峰老师冒雨赠书情深义重
文/陈洁
5月25日下午6点左右,天空还在飘着零星细雨。一阵电话铃声响起,一看是文友李占峰老师。接通,李老师说要前来给我惠赠自己著作的《乡野拾萃》一书。我赶忙说下雨路滑不方便,改天有机会再说吧。李老师再三解说:自己已经到马召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到鹿马我家。我不好再拒绝李老师一片热情和诚意,那就等待李老师赠书到来吧。
其实,李占峰老师多天前就电话于我,问我在那里住着,说自己到周至县城给文友赠书,想顺便给我也送过去。我说自己春节后一直在乡下老家住着。李老师知道我去年在县上住着,所以想直接把书送到县上我孩子那里,然后让转交给我。说:我在县上不在县上不要紧,可以让孩子下楼取一下。遗憾的是李老师来到了我孩子居住的小区,孩子却没在县上。李老师只好无奈的原路返回。为此,我心里一直过意不去,感觉对不起李老师一片热诚之心。
而今天,李老师冒着细雨专程从广济小麦屯家里,赶往楼观鹿马我家,把自己撰写的《乡野拾萃》著作,及其他几本书籍送到我的案头。让我感动不已。更体测到李老师对文学写作的执着与热爱。捧着《乡野拾萃》,寻找岁月的痕迹,字里行间充满生活的艰辛与美好。承载着希望与快乐。李老师下午6点左右从马召出发,7点左右到我家。在我这里停留不到半小时,又给回赶,用时1小时5分钟,晚8点半左右回到家。让我既感动又心疼。我们都老了,且身体状况也不是多好,我们何以有如此坚强的信心执着文字呢?那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
与李占峰老师结识于网上。《诗韵楼观》面向周至文学爱好者,搭建展示写作、书画的平台。李老师以自己真切质朴的文字,稿投《诗韵楼观》,之后,成为彼此相惜的文友。李老师坦诚叙话自己人生经历,创作之路,身体状况,岁月写真。让我肃然起敬。虽然我们只是去年相识,但我们的缘分已在三十多年前就结下了。1992.7.11我在《西安晚报》发表的一篇“楼观台下儿女情”文字当时就被李老师剪贴收藏,还有我几篇文章当年他都有收藏。他一直以为我陈洁是一位女性,没想到我是一位两鬓染霜,身体不适的糟老头子,心里的落差不知该有多大。今日见到李占峰老师本人,顿觉亲切可敬。李老师干练喜庆,气宇不凡,浑身洋溢着文化名人气息。让我自惭形秽。
与李老师相聚是短暂的,也是不舍的。怎奈李老师骑着电动车来,还要骑着电动车回。再三挽留吃饭再走,李老师执意要回,我也不敢再久留,李老师说明天还要下地给早玉米施化肥呢。我一直身体不太好,不便与外界交流,多个朋友要来我家,都被我寻找借口拒绝了。不是我清高,而是我无力招呼。而李占峰老师冒雨赠书的精神,再一次激励我对生活充满热爱。感谢李老师孜孜以求著书立说,感谢李老师顶风冒雨登门赠书。与李老师挥手告别,无限深情融入祝福中。愿李占峰老师笔耕不辍,艺术长青。写出更多,更赋真情实感,脍炙人口的文字,以飨读者。饱满自己的业余爱好,丰富他人的阅读空间。也愿我们常交流,多走动,让我们之间情更深,意更浓,心更近,爱更切!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