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针利挥斩病魔
白素平
一、不忘初心 传承祖方
在河北省正定县城北三十多里地,107国道、京广铁路线西行一站地,路南有一家“何银利腰腿诊所”,采用祖方针灸加草药的疗法,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强直性脊柱炎等中医辩证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有独特的见解,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苦,远近闻名,全国各地来这里求医问药的患者络绎不绝。
何银利出生于中医世家,是何家诊所第四代传人。顾名思义 ,从他的名字就能看出他的祖辈父辈对他寄予了无限厚望。他从小耳濡目染对中国传统中医医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不忘初心,立志将祖传秘方传承发扬光大。几十年来,他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刻苦钻研,吃苦耐劳,不断创新!他深知中国传统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深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无止境;因此他经常去外地培训学习深造,曾到过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以及山东、河南等各地,取长补短,在医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经过考核,获得国家颁发的“中医医师”资格证书。
二、医术精湛,设备先进
前段时间,由于低头干手工活,加班熬夜等原因,我得了颈椎病。感觉头晕眼花,心烦气躁,睡眠质量不好。我没在意,还是一门心思只顾干活。在一起干活的同事都是干活不要命的主。我们常常打趣喊口号:加油努力,为了人民币!干活干活,活着就要干,干了才能活!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但是岁数不饶人 ,过度的劳累和身体透支,使我的身体状况亮起了红灯,一直到胳膊抬不起来,手掌和手指弯曲麻木没知觉了,才想起来看医生。我一直很信服传统中医医术,尤其对针灸疗法深感神奇,认为针灸疗效快。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中杜村何银利腰腿诊所。诊所门前空地上停放了很多车辆,有汽车、电动三轮车、脚蹬三轮车、自行车等等,推开诊所门一看,里面已是“山西核桃——满人(仁)了”,屋内墙壁上挂满了锦旗,大都是两面摞在一起的。最醒目的一个条幅是:你保证疗程,我保证疗效!这是何医生对患者的承诺,是他的行医宗旨。当我看到何银利医生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各位患者之间,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何银利医生,男,年龄五十岁左右,身材高大健硕,四方脸庞,鼻直口方,面相持重而淳朴,给人一种踏实安全亲切感。何医生对我进行一番望闻问切过后,说我的颈椎病有些严重了,决定对我实行针灸加草药的疗法,双管齐下。他向我介绍说:针灸的作用是扶正气、驱邪气、通经络;草药的作用是舒筋活血通经络,消炎止痛。在对我行针的过程中,我亲身体验到针灸医术的神奇。在扎手腕儿上的穴位时,感觉像是一股电流“嗖”的一下子,传到了手掌和各个手指。扎颈椎穴位时,感觉有“咯喳”、“咯嘣”的声响,像是砖瓦在碰撞。行针过后,颈椎和手掌立时感觉轻快灵活,不僵硬了,心情也不烦躁了。就是这么神奇!接下来何医生使用从北京总部购来的先进医疗设备,对我的颈椎进行了半小时的烤药。然后开了一个疗程的草药,并且嘱咐我隔一天来扎一次针,争取早日根除病痛。我对何医生的医术充满了信心。据一位患者讲,他见到一个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时走不成路,靠人搀扶进来的,在何医生诊所扎了三次针,就奇迹般地病好,行走如初了!
三、医者仁心,人品高尚
在何医生微信朋友圈里,写着这样一段话:我的工作就是一种修行,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让更多的患者重新获得健康是我最大的成就!何医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家住的很远,有十几里地,她骑着脚蹬三轮车风尘仆仆的来到诊所看病扎针,何医生心里很不是滋味,对老人很是疼惜,给她看过病后,为她保驾护航,推着三轮送了老人一站地,直到过了坡度很大的地道桥,上了107国道,才返回诊所。常言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一传十、十传百,何医生诊所声名远扬了!诊所里每天都人满为患,何医生更是忙碌了,经常顾不上吃饭和休息。让我们道一声:何医生辛苦了!谢谢您!
这正是:一心一意施仁术,
一笔一方解疾苦。
一生一世燃残躯,
一壶一茶叹春秋!

授权作者简介:白素平,河北省正定县人。1967年出生,中师文化。做过十多年教师,是省散文学会会员、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民间文学研究学会会员、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正定县民俗散文学会会员。作品发表在《北方农村》、《河北农民报》、《小说月报》、《作家美文》、《中国当代优秀作家散文选》、《诗天子》、《文学篱栏》、《创作大赛》、《文悦圈》、《生活短笛》、《岚山诗话》等十几家媒体网刊平台。获奖作品有《我家厨房的变迁》获征文一等奖。小说《自作孽》获三等奖、散文《感恩父亲》、《三访西柏坡》、《母亲——永恒的丰碑》等获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