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扇里的夏天
作者:刘汉江
现代文明带给我们许多物质上的享受,但也带走了我们曾经欢乐的记忆,比如夏天里的蒲扇。
现在的孩子们大概是没有见过蒲扇的样子,既不知道它的形状,更不了解它的用途,像我们这般年龄以上的人,谁都有过使用蒲扇的经历,甚而至于,我记忆中儿时的夏天,就是蒲扇里的夏天。
蒲扇其实就是一片硕大的树叶,我估计应该是长在南方热带的棕榈叶,虽然我们这里也长棕榈树,但因为气温不够高,棕榈的叶子长不大,不够阔,而且开叉,是不能制作蒲扇的。
蒲扇是人们夏天用来扇风纳凉的,价格很便宜,集镇上有得卖,一毛钱一把。每到夏天,母亲都会买上几把。为防止过早地损坏,细心的母亲还要再找些碎布条沿蒲扇的边沿密密的缝上一道,因为,一把蒲扇至少要保证用过一夏。
夏天的中午烈日炎炎,热浪滚滚,吃过午饭,我们就会在家里或者聚在树荫下摇着蒲扇乘凉。大伏天里,假如家里来了客人或亲戚,总是要先递上一把蒲扇,倒上一杯凉茶,然后再边摇蒲扇,边聊家常。蒲扇虽然不起眼,但确是庄户人家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夏天的夜晚最有意思。大人们劳作了一天,晚饭后会不约而同、三五成群地拿着蒲扇到村口的大石桥上纳凉,有的带上小板凳,有的图省事,干脆就坐在桥墩上,大伙热热闹闹的围坐在一起,或听年长的老人谈古论今,或说说着家长里短、牲口庄稼之类的话题,再不就即兴唱上一段老淮剧,说上几段笑话,大姑娘、小伙子趁机暗送秋波,亲亲蜜蜜的说着悄悄话,这是大人们一天最惬意的时刻。蒲扇的用场很多,一是用来扇风,二是用来驱赶蚊虫,在表演节目时又当着道具。此时的大石桥是最热闹的,俨然正举行一场露天的纳凉晚会。
蒲扇对于我们当时的这些孩子们来说,还有一个用途,就是用来追拍空中飞过的萤火虫,看着远处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飞过来,紧跑几步,照着那点光亮猛拍下去,萤火虫便会落在地上,我们把它捡起来,装进随手从路边掐来的南瓜花里,这是我们一般大的小伙伴们最钟爱的游戏,我们一边捉,一边还念念有词的说着童谣:大麦秸、小麦秸,萤火虫回家吃晚饭!我们除了游戏,还比赛,看谁捉得最多,谁最多,谁就最神气,最牛皮,也最让人羡慕,以至于为追萤火虫不小心掉下小沟塘弄脏衣服,踩坏瓜秧,或者身上被树枝划破的事常有,免不了要遭到大人的训斥。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夏天已经看不到蒲扇的影子了。一到晚上,人们不是吹着电风扇就是开着空调看电视,很少有人串门或到户外纳凉了。但在我心里,还是很怀念那些曾经充满情趣和快乐的、摇着蒲扇的蒲扇里的夏天!
【作者简介】
刘汉江,男,散文作家,1968年生,汉族,江苏盐城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热爱文学、音乐,崇尚朴实自然,追求真诚唯美;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数十年笔耕不辍,数百篇作品散见于全国各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生命回响》、《凝望月光》、《金色童年》等,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多次获奖,现任企业高管,盐城市亭湖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