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黑夜
文/韦恩祥(广西大化)
灯火熄灭了,那便是黑夜。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灵魂不再进行拷问,那就走到了人生终点,便是永眠期,谁也不例外,只是时间先后不同而已,正如臧克家先生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的父亲虽然没有惊天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动人心魄的豪言壮语,一个平凡得再也不能平凡的人,可是他却影响我的一生,让我度过时艰,战胜困难,激励我不断勇毅前行,直至现在。
依稀记得,二O一三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早晨,已经因病昏迷四个多月的父亲突然开口说话了,他叫我来到床边,低声地要我把他抬下床去,而且头必须朝西,我心里咯噔一下,父亲的病是不是准备好了,正要高兴之时,转而仔细一想,也许人之将死,回光返照。果不其然,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他眼角边泪水涌流,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站在我旁边的哥哥姐姐早已泪如雨下,只有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凝视着父亲疲软的手指向东方,仿佛在告诉我有生必有死,而活着的,就要积极面对生活,就象日出一样,每天都是新的。生老病死,自然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确如此,父亲活到八十五岁,他生前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仍然记得,七十年代末期,当时国家还处于艰苦创业阶段,生活水平很一般。我的父亲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当然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期在黄土地上耕云播雨。我们世居大石山区,全村九分石头一分土,当时还是人民公社,以大队为单位,以小队为集体,以家庭为生产个体,谁家的劳动力多,就能挣得工分越多。可是我们家孩子多,况且年龄尚幼,母亲不堪生活重负病逝了,过早地远离我们,家中唯一的希望就是父亲,里里外外都靠他艰难地支撑着。即便如此,他却以超出常人的毅力,起早贪黑,辛勤劳动。从我记事起,每年生产队都会搞年终分配,我们家总是拿到一百多块钱,而这点钱,在当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有些劳动力多的家庭只能保持持平,有些家庭则是超支,第二年在弥补。在他的努力下,我们家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经济状况,一直没有陷入债务危机。除此之外,父亲每年还养两头母猪,三十多只羊,上交国家的生猪和结粮他从来没有拖久过,如果按照当年的生活水平来衡量,我们家应该算是小康,可见父亲的付出的确超乎寻常。他总是耐心地告诉我,只有知识才是改变命运的关键,尽管经济条件并非十分富足,依然不惜一切代价支持我继续求学,希望我能拥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让我完成了高中学业,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步入大学校园,现在想来,真的辜负了他老人家的一片苦心,从而留下终生遗憾。
父亲离开我们已有十一个年头了,他的勤劳和智慧却是我灵魂的灯塔,一直照亮看我的后半生,指引我在黑夜中向前行走,让我的内心不断强大,使我在往后的日子里一路高歌猛进,直至迎来人生的黎明。父亲的忌日还有三个多月就要到了,每每想起往事,感怀不尽,谨以此文来记念他为子女的幸福而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