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红了
张存民
如果说,四月的青岛属于逞妍斗色的繁花,那么,五月的青岛便属于一颗颗透亮的“红玛瑙”——樱桃。阳光下的樱桃晶莹璀璨,在层层叠绿间轻轻摇曳,红影婆娑。
“樱桃是初夏的信物。”吃樱桃,是青岛人开启夏日的浪漫仪式。“走,摘樱桃去”,只消一句话,人们便呼朋唤友共赴山间,去探寻初夏的气息。杨家山里,这片红色的土地,孕育出品种各异的樱桃,此刻弥漫着甜蜜的空气。

每年五月,初夏时节,六汪镇与杨家山里连片的山周、夏家庄、下庵,柘涧等十几个山村的樱桃节都会如约而至。从5月初到6月中旬,品樱专列“开往甜蜜的列车”发出,樱桃宴、樱桃盲盒、乡村艺术季等各类活动创意满满,让这初夏的仪式升级为全岛城的节日。一颗小小的红樱桃,是如何甜润了味蕾,惊艳了时光,撩动了全城人的心?
首先始于颜值,忠于美味。立夏时节,万物并秀。在北方地区,樱桃是一年中最早成熟的水果之一,被称为“百果第一枝”。当谢尽春红的桃李杏梅才如豆大,樱桃便已“先百果而含荣”。“樱桃红,是春天落下的最后的吻。”绿与红,原本是春天的“经典配色”。当春尽无花可看时,那满树的樱桃红,甚是美丽。正如范成大的诗句所写,“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樱桃,可谓水果界的“颜值担当”。向阳的果子红润时,其他果子还是黄红渐变,它们就这样漫不经心地成熟着,不过几日的光照,就沉甸甸地压弯了树枝。人们漫步于樱桃树下,欣赏那绿叶从中的红,仿若欲燃烈焰。每一颗都闪烁着光泽,每一颗都好像粲然笑着。
“樱桃甜,是轻柔温和的滋养。”作为日暖时节第一口“新鲜的甜”,樱桃有多甜?用青岛话说,那是“甜得齁嗓子”,好吃得“没治了”。樱桃的甜,在香气缠绵,也在酸甜交融。怎么吃樱桃最美妙?山里的资深果农会告诉你,“别只‘拘’着一棵树吃”。人们平时吃的小樱桃,也就是中国樱桃,品种繁多。山里一条沟,就有乌梅及早、红灯、砂蜜豆、沙蜜脱等五十余个品种。不同品种的酸甜度差别很大,采摘时这颗品品、那颗尝尝,才能在唇齿间感受最为丰富的“美味交响曲”。
“樱桃吃得好,赛过喝中药”。《名医别录》中提到,小樱桃“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樱桃所含蛋白质、糖、磷、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均比苹果、梨高,其性温热,有温阳暖宫、补血活血、健脾收敛、舒肝安神的功效。

新鲜上市的樱桃,是转瞬即逝的芳华。”樱桃如花,娇俏而矜持。阳光浓了,它会饱满得裂开,失了新鲜;雨水密了,它便随风雨落去,让你尝不到它的滋味。哪怕你在合适的时间采下了它,也过不得夜,次日的樱桃便难以饱满了。果期短,加之皮薄肉嫩不易保存和运输,因此吃要趁早哟。
其次,樱桃醉了流年,美了人间。樱桃之美,不拘泥于绿叶红果,樱桃之情,流转于漫漫时光。寄托情思的美好意象。樱桃身姿玲珑,色调嫣红,不由得便让人蓦然心动,不由得将一切美好的事物与它联想。齐白石把樱桃的颜色称作“女儿口色”,写樱桃不吝啬笔墨,有题句,“若教点上佳人口,言事言情总断魂”。在他的画中,樱桃玲珑剔透,一触仿佛就要流出汁水来。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充满对人间之事的关爱。
写美景,刘禹锡笔下“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夏日景致扑面而来;写美人,从白居易的诗“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到苏轼的词“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樱桃小嘴”这个词便怦然而出;写情思感伤,李煜叹“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在古代,樱桃作为珍果,还具备礼仪价值,常被荐于宗庙、赏赐大臣。《礼记·月令》记载:“羞以含桃,先荐寝庙。”这“含桃”便是樱桃。后来,顾况《樱桃曲》中提到,“遥知寝庙尝新后,敕赐樱桃向几家”。到了唐代,春可观花、夏可食果的樱桃树,成为园林一宝,家家户户以种植樱桃为“潮流”。李群玉《题樱桃》诗:“春初携酒此花间,几度临风倒玉山”,樱桃树下设宴饮酒,是古人的一种雅会。唐中宗也曾经用樱桃采摘来组织“团建”,“引中书门下五品以上诸司长官、学士等入芳林园尝樱桃,便令马上口摘,置酒为乐”。如今,每到樱桃季,人们相约采摘、拍照打卡。

关于樱桃的文化,不只风花雪月,也有深刻的生命内涵。白居易说,“可惜风吹兼雨打,明朝后日即应无”。樱桃果子娇嫩,成熟后很快便零落殆尽,更让人生出丝丝愁绪,成为文人笔下时间流逝的象征。春末夏初之际,本就有一种光阴遽然不可追的流逝感。春天留不住,落花与流水奔向远方,就在这风雨里,看见满树樱桃红。辛弃疾叹,“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而一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更是流传千古,“戳中”无数人的心。
今天,赋予樱桃更多的时代特色与文化内涵,“樱有尽游”,体验更深一度。以“一颗樱桃”为引子,发挥创意,整合区域特色文旅资源,打造集“鲜果采摘、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多元化文旅体系。春季可赏花,夏季可品果,四季可观光。小小的樱桃,拉长了乡村旅游产业链,与民宿、农家宴、露营地、咖啡馆等“联名”,推出樱桃主题活动、樱桃口味限季吃食,逐渐发展出“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深度乡村慢体验线路,让这“樱桃味”更绵密悠长。

作者简介
张存民,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法官文联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岛西海岸新区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青岛西海岸新区诗歌学会会长,六汪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