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涝坝水
李建新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泓清澈的涝坝水,它静静地躺卧在故乡渠道边的一个角落。它长约30米,宽约20米。它是由天山雪水经西岸大渠主干渠流经各连队的斗渠道,再流入涝坝里,最初流进涝坝的水,带有树叶和杂草以及漂着的羊粪蛋蛋。经打捞和长时间沉淀,才能勉强饮用的生活用水。其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早在五、六十年代,开垦的兵团连队都有一个简陋的涝坝,以提供连队开荒的生活用水。
涝坝水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天空的湛蓝,映照着我孩童时代纯真的笑脸。清晨,阳光洒在涝坝水上,波光粼粼,我和小时的玩伴总是迫不及待地跑到涝坝边,尽情地嬉戏玩耍。水中的鱼儿欢快地游动着,几只鼓噪的青蛙也在欢快地鸣叫着,布谷鸟也在涝坝边的大柳树上提醒着人们“播谷播谷”。一群麻雀也不甘寂寞,在茂盛大柳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开心时,我和几个小伙伴用石头打水漂,看谁打的圈圈多。
夏日,涝坝水成为了我们的乐园。小伙伴们在水中尽情玩耍,打水仗、捉鱼虾,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连队。傍晚,夕阳的余晖将涝坝水染成一片金黄,我们伴着美丽的景色,蹦蹦跳跳各自跑回各家。
涝坝水也是军垦人的生命之源。大人们在这里洗衣、洗菜,涝坝水见证了兵团连队的变迁与人们的辛勤。后来连队打了自流井,涝坝水成了食堂喂猪连队养牛养马的饮用水。再后来被连队一家种成一片小菜地。经若干年后,连队规划整治又填平了涝坝,从此涝坝就销声匿迹了。
如今,岁月飞逝。人们早已饮用上了自来水,用的是电灯电话,住的是楼上楼下,但记忆中的涝坝水依然清晰可见。它是我心中永远的美好回忆,那清澈的水流,那如镜面般的涝坝水,那放学玩耍后欢快的笑声,那父辈屯垦戍边的艰辛,都将永远镌刻在我们兵团军垦人拓荒的史诗里。
李建新,男,60后。新疆石河子市一二一团东野镇退休职工,爱好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