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走乌飞今卅载,流水高山,季诺千金爱。沭宿盱眙兼两泗,绮窗望月情如海。且喜甲辰逢胜日,亟盼诸兄,携手琼筵再。旧地重游真厚谊,黄莺啼遍细柳外!今日老同学于九一届毕业群中发布信息: 同学情,一生情。逝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友谊,愿童心永驻,青春不散场!各位同学是否可以考虑一下毕业30年的活动安排了。
我心有同感,三十年时光已如烟云消散,若能相见,昔日同学已经尽在知天命之年啦。心中亟盼相聚得以促成,于是填成蝶恋花一词,以寄心怀。这首词押ai仄声韵时用了“泗”“日”“谊”与“载”“爱”“再”“外”互押。只因本人未拜名师,不识韵律,只是根据古人诗词揣摩了押韵规律。所参考诗歌有以下几首: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赠郭给事 唐·王维
洞门高阁霭馀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以上几两首诗,押“来”“开”“醅”“杯”,“晖”“飞”“稀”“衣”。可以看出ai,ei,ui,i,是通押的。
另外,还参考两首宋词: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宋·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怒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以上两首词押韵分别是“壁”“尺”“黛”“急”“笛”“外”“碧”,“觅”“息”“积”“摘”“黑”“得”。他们的韵母正是“i”“ai”“ei”。
清末中兴名臣曾国藩《温甫读书城南寄示二首》则至为明显:
[清] 曾国藩
岳麓东环湘水回,长沙风物信佳哉!
妙高峰上风谁步?爱晚亭边醉几回。
夏后功名馀片石,汉王钟鼓拨寒灰。
知君此日沉吟地,是我当年眺览来。
这首诗押韵是“回”“哉”“回”“灰”“来”。韵母为别为“ai”“ui”。
以上诗词的押韵都是我暗自揣摩 ,不知我说得对不对,今天拿出来晒一晒 ,肯请方家指导。另外格律方面若有不妥 请一并指正 。不胜感谢!

作者依据杜甫、王维的诗,韩元吉、李清照的词,及清代曾文正公诗作,探讨了押韵规律,认为 ai、ei、ui、i 可通押,并据此填成《蝶恋花》,表达对同学情谊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期盼。同时,作者希望得到方家指导,指正格律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