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施勇勤靠黑白两道开路
众相关揣正反心思放行
随着从中央到地方推行以“年轻化”为主要标志的干部队伍建设,县委对部分单位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工商局原局长梁永安和主管政工的马副局长任职年龄到限,双双卸任离岗。武紫强前段时间被调离后所空出的副局长位置,县委出于即将换届、届时一并配备的考虑,一直没有增补。新任局长罗志恒,原来是公社党委书记。新调配的两名副局长,一个从乡镇企业局平调过来,年龄跟罗志恒差不多,都是五十来岁;另一个则是组织上为了降低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达到年轻化的要求,从年轻的公社主任中选拔上来的。
在方兴县这次较大范围的人事调整中,不知有多少年轻人成为幸运儿。施勇勤便是其中之一。时隔一年多,就实现了他在当上宣传部通讯组组长后为自己规划的下一个目标,如愿以偿地走出宣传部,被提拔为城关镇党委副书记。
明白人都知道,虽说是副书记,与党政“一把手”还有一定距离,但这里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前景广阔,升迁机会颇多,不知有多少在山高皇帝远的乡镇摸爬滚打若干年的人,瞅着这个岗位垂涎三尺、望眼欲穿呢!
施勇勤在被提拔为副书记后,并不像多数人那样,把激动的心情释放到工作上,借以报答组织的培养,而是以新任职务为基点,再度分析官场形势和人事环境,确定下一步升迁目标,并以此作为考虑问题、采取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使涉及到工作,也只是把它拿作升迁的工具,抓住更容易出成绩、更有利于实现升迁目标的方面,做些表面文章,耍个“眼前花”,打个“短平快”。为此,他特别注重结交在县委、县政府领导身边工作的人员,经常是踮起脚尖看,抻长耳朵听,纵起鼻子嗅,尽可能早、快、准地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为己所用。
一天,施勇勤从县委办工作人员处获悉,刚刚结束的县委常委会,一个重要议题是讨论《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实施意见》。会上,与会人员对如何定义和表述“五讲四美三热爱”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产生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应该表述为“在不放松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这项活动”;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该强调“把这项活动放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政府是主管经济建设的,县长林永泽主张按第一种意见表述。可是,明显是站在第二种意见一方的主持会议的县委书记焦武琛,却对县长的意见未置可否,只是对负责起草文件的办公室工作人员说了声“下去以后再斟酌一下”,便把这一分歧绕了过去。散会后,焦武琛竟直接告诉起草人员,仍按原文即第二种意见表述。
在别人看来,领导之间在工作上有些不同意见,有的领导在处理问题时方式方法有些不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是,施勇勤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如获至宝,做出了书记、县长有矛盾的判断,感到很有价值,甚至视其为指路明灯。
凭心而论,施勇勤对焦武琛和林永泽的意见孰是孰非,是有自己的看法的,甚至并不支持焦武琛的观点,然而在他看来,政治从来不是“凭心而论”的,他并不看重谁对谁错,看重的是,跟随谁对自己的政治前途更有利。尤其让他高兴的是,终于获得了个见风使舵、紧贴焦武琛的机会。
施勇勤不是不知道,林永泽是县长,将来很有可能接替县委书记,但他的如意算盘是,焦武琛改任县委书记时间还不长,短期内还走不了,如果放弃仍可现用的县委书记不用,而去讨好将来才能或将来也不定能继任县委书记的人,有点儿犯傻,不如现时现用,以后的事到时候再说。即使将来林永泽真的接任县委书记,咱也能把话说开,当时人家焦武琛是县委书记嘛!然后,再想法跟他贴上去。现在,真要能站在焦武琛一边,焦武琛一定会视自己为铁杆儿“保皇派”,果若如此,仕途上他还不惦记着咱?
施勇勤作为城关镇副书记,按照常规分工,主抓精神文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正好是他主管范围内的事。由于他事先得到了县委常委会研究这项工作的信息,在县委还没有召开动员大会的时候,他就开始谋划县里的动员大会一旦召开,城关镇的这项工作该怎么抓。他知道,精神文明建设是项系统工程,“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内容,多数不是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需要长期的养成,唯一可以抓现成的,是其中的“讲卫生”和“环境美”,一抓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他拿定主意,要在这方面打个漂亮仗,让县委书记知道,他是豁出让县长反感、厌恶,来支持他的工作的。
几天后,县委召开了有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一把手”和主管副职参加的动员大会。散会回到镇上后,施勇勤就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主动去见镇党委书记张成涛。施勇勤的“主动”,在张成涛看来自然是积极的表现,他没去想施勇勤这“积极主动”的背后,会有什么政治目的。
由于县里的动员会刚散,张成涛不像施勇勤那样早有谋划,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落实方案,所以,当施勇勤谈了他的想法后,更让张成涛在内心里赞赏施勇勤不单是积极主动,而且还挺有工作思路,由此产生了对施勇勤的第一好感。
施勇勤在建议尽快召开一次全镇的动员大会、并得到张成涛的认可后,他又很有激情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没事儿,到时候你要没空,我给他们开。”
张成涛哪会想到,施勇勤这么积极地推动这项活动,是想一石二鸟:一是在县委书记焦武琛那儿“露露脸儿”,让他知道我施勇勤不是草包;二是借助县委书记这个后台,在城关镇响当当地踢开“头一脚”,从而在镇里树起他的“威”。他之所以跟张成涛说这样的话,是担心张成涛忽略了他,让他失去在大会上表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施勇勤还自视为张成涛肚里的蛔虫,他非常自信地料想到,张成涛在听到他这番话后,一定会这么想:“人家还计划单独开会哩,我能不给人家安排机会讲话吗?”
召开动员大会这天,会议由张成涛主持,施勇勤宣布活动方案。按照惯例,张成涛职务高,又在主持会议,“敲打”下面的话,一般会由他来讲,然而一反常态的是,“厉害话”反而出自施勇勤之口,张成涛的话语倒相对较温和。
施勇勤在宣布了活动方案后说:“对这次的环境卫生突击治理,各关、街、村,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按照领导分工,由我主抓,我把丑话说到前头,如果哪个关、哪个街、哪个村,没有按照方案的要求切实抓到位,从政治上讲,是不跟镇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从感情上讲,是跟我施勇勤过不去……”
施勇勤这几句重话一撂出去,就听到台下出现小小的骚动。相邻而坐的,不是用言语传递着听到这话后的感受,就是相互侧首对视,用眼神沟通。反映出,施勇勤的话,对参加会议的人产生了震动。
活动方案明确,各关、街、村以自然区划为责任区,区划内的机关单位,由相关责任区所归属的关、街、村负责。要求在全面清扫的同时,对有碍观瞻的广告乱贴、临建乱搭、标牌乱挂、垃圾乱倒等,坚决进行彻底治理。占用便道摆摊儿的,要配合工商部门,一律撤入店内经营。活动安排20天时间。
会后,施勇勤经常骑着摩托到处转溜,察看工作进展情况。他要求,作为镇党委、镇政府“直属部队”的各关、街、村,必须走在县直部门前头。在召开了几次调度会,“直属部队”全面带头干起来之后,他开始啃县直部门这块硬骨头。
这天,东街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一起去找施勇勤。支部书记说:“施书记,这活儿可不好干昂!难推动哩!”
施勇勤反唇相讥:“不好干?好干还用恁去干嗷?”
村委主任说:“你看施书记,数俺街的机关单位多,咱管不了人家,咱说什么,人家也不听,就是不动。”
对县直部门不好推动,施勇勤早有预料。正因如此,他早就琢磨出了对策。他说:“你们这样,找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既要找在县里有一定影响的,又要选这个单位的头儿并不硬棒的,从这个单位开刀。”
书记和主任听施勇勤用到“开刀”这个词,相互用惊讶的神色对视了一下,然后又同时把疑问的目光投向施勇勤。
施勇勤用伸出的一根指头在空中分别敲点了几下他俩,说:“恁俩呀,还是书记、主任哩!嘿嘿!”然后说,“你们这样……”如何如何。
书记、主任依计而行。
星期五上午,施勇勤接到县委办的接访通知。到那儿一看,东街的村委主任也在,另一个只看着面熟而不太熟悉的,经县委办工作人员介绍,才知道是S银行办公室的曹主任。
原来,东街要挖排水沟,恰巧是从不头不尾的S银行门前动的工,当施工人员用勾机开始作业的时候,遭到银行保安的阻拦。一方要挖沟,一方就阻止,不会儿便吵闹起来。随后赶到的东街村委主任说:“不管他!照挖!”保安一看阻止无效,赶紧去把办公室曹主任叫来,曹主任也拦挡不住,恼羞成怒,不知怎么,说了一句这样的话:“我去县里告恁啊!”
“嗨嗨!”村委主任一听曹主任这话,把嗓门一扬,轻蔑地戏应一声,说:“告俺啊?嘿嘿!你也想得出来,走!我跟你一块儿去!看谁告谁!”就这样,双方主任一起来到了县委办。
施勇勤在“得知”事情的原委后,背着别人向村主任挤弄了一下眼,然后当众冲着村主任训斥道:“胡闹!回去赶紧给我停下来。”转而,向S银行的曹主任赔了个笑脸,说道:“不好意思。”
星期一,从市里赶来方兴上班的S银行行长,一看,正冲着门口,在公路与便道交汇处,横着给挖了一道沟,勾机还在旁边停着,顿时傻了眼,心里纳闷:“那天不是说好不挖了吗?”
保安紧从门卫室出来,向行长汇报说:“昨天下午,我看他们又来挖沟,就上去阻止,他们根本不听,说他们是为了挣钱儿,光管干活儿,有事让咱去找村委会。跟你和主任又没法联系……”
行长没言语,径直回到了他的办公室。一进屋,把公文包往桌子上一摔,往老板椅上一蹲,忿忿地在心里说道:“真他妈典型的地头蛇!”
此时,他已经明白,施勇勤玩的是明一套暗一套,趁星期天给来了一手儿。他还意识到,告状已无济于事,只会把关系搞得更僵。可是,面对全行几十名员工,这面子怎么往回找啊?他思谋了一会儿后,把曹主任叫来,吩咐道:“你去给他们交涉!让他们先给填了,填了咱们再配合!”
曹主任知道,行长的话是心里怵怯嘴上硬,先是“嘿嘿”一笑,然后说:“先让他们回填……估计做不到……”
行长沉思片刻,说:“那……那你就看着交涉,反正咱得把面子找回来!”
曹主任接受任务后,走出行长办公室就想:“找谁呢?如果去找施勇勤,准推说不知道……嗨!既然是村主任出的面,还去找他。”
见了村主任,村主任先给了他个下马威,数落了一通。不过,村主任也明白,如果把对方将死,事儿就不好办了,既然对方已服软,表示配合工作,总得给对方个台阶下。想到这儿,他问曹主任:“恁们打算怎么办?”
曹主任说:“我的意思是,你们给回填了,俺们就配合街里的工作。”
村主任断然拒绝:“那不行!肯定不行!”
“那……”曹主任有些为难。其实,曹主任知道这种要求会被拒绝,只不过他不愿把自己的底线主动亮出来,那样的话,反倒有可能守不住底线。他这么一显示为难,他的底线倒从村主任口里说了出来:“这样吧!恁们要是有了行动,俺们就立即安排回填。”
曹主任假装不情愿地说:“那……那好吧!”
接下来,双方自然是互兑诺言,和好如初,相安无事。但是,这件事却很快在社会上、在县直部门扩散开来。一扩散,县城整个突击活动出现重大转折,行动慢的加快了进度,标准低的也自觉提高了标准。
在玩儿“阴的”把打扫清除工作在整个城区踢开之后,施勇勤开始琢磨治理便道摆摊的事。他明白,治理便道经营,跟打扫清除不同,属于执法行为,没有工商部门配合不行。
施勇勤这个人,他对什么时候该唱“白脸”、走“黑道”,什么时候该走“白道”、唱“红脸”,拿捏得很准。他决定亲自去找工商局局长罗志恒。
尽管是去求人,他也不以求人的面目出现,而是,一方面借助他在通讯组的时候,经常为罗志恒之前所在的公社推送正面宣传稿件,套近乎;另一方面谎称为此专门去请示过县委书记焦武琛。罗志恒也不傻,他对施勇勤前来既套近乎,又晒后台,再加上耳闻S银行的事,究竟哪是真哪是假,又该何去何从,心知肚明,只是心照不宣罢了。心想,整治便道摆摊本是县委在动员大会上明确要求的,现在城关镇又送来了人情,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以积极的姿态表示,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经常骑着车子上下班的县委书记焦武琛,眼看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在心里频频给施勇勤加分。
有道是:嗅敏犹如叮蛋蝇,趁人不备下蛆虫。黑白两道皆通擅,愣把头官糊弄懵。
始终为自己不是正式工作人员而纠结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不懈奋斗的谷关林,他能抓住工商部门招干的机会如愿以偿吗?请看下章。
《脚印》第十九章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625091.html#zanshang_list

《脚印》第十七章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619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