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甲辰年5月15日下午,这是新冠疫情平息后的第一次出国,到达四川天府国际机场,这也是第一次到天府机场。人生,有许多第一次,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和无数次。
新冠疫情爆发是2019年冬季,在这之前,我们已多次分乘国际航班到达欧洲八国,美国,日本,阿联酋迪拜,越南,泰国。那时没有疫情的时代,真是一个好时代。天上云淡风轻,地上鲜花盛开,大地深邃直达地平线,而多国人民一脸平和,在城市和乡村行走。可恼的是新冠疫情的不期而至,封城,警报,隔离和阻挡,中止了人们出行的脚步,我们也心有不甘地困顿在绵阳。
对于疫情过后的第一波出国浪潮,我们在地图上指指点点后定在俄罗斯,对于这个前苏联拆分后形成的国家,我怀着五味杂陈的心情。一方面,前苏联在蜜月期与中国交好,组成中苏同盟。另一方面,前苏联的一场风暴促使联盟解体,天空的云不再是熟悉的云。我在一个多变的时代成长,而前苏联对我影响极大的是文学,涉及音乐和雕像与戏剧,具体地讲,文学以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高尔基、屠格涅夫、柯切托夫、玛雅可夫斯基,音乐以前苏联民歌和卫国战争歌曲好《三套车》《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雕像以列宁、斯大林、高尔基,戏剧以契诃夫《樱桃园》等深刻地沉醉地影响了我的人生!它们多优美,多深刻,多角度,多光芒地照耀着东方及世界!
走,去看看俄罗斯!
从中国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飞向遥远欧洲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共花掉近8个小时,川航飞机的体型庞大,一排可坐九位乘客,放眼望去,机舱里坐有几百位乘客,以中国和俄罗斯居多。俄罗斯乘客安静,说话类似耳语。他们脸部轮廓线条流畅,眼色淡蓝,鼻翼突兀,嘴唇薄薄,整个行程,可见他们分别发呆,沉思,读书和耳语。反观舱内中国乘客,估计是出国了,也规范自己的行为,走路蹑手蹑脚,说话压低音量。8个小时航程,也不觉得枯燥乏味,在面前小屏幕的电影前,我观看了悬疑片《满江红》,国师张艺谋所拍,几位男女住实力扛鼎,他们在山西大同一座硕大的老院子,跑来跑去,破解一个哑然失笑的谜底,让我消磨了一万米以上天空奇怪的光阴。透过舷窗看出去,天际的云彩长长一横,消失了红与黑的强烈对比,淡然而柔软的橙色相依相偎,在它的脚下,袖珍的山和水、农田与房舍鲜活着呈现,一条河流也无声流动,蜿蜒曲折地流过那些渺小的土地与树林……我们的航班在莫斯科时间下午6点降落国际机场,出关竟花了两个小时,办事效率拖拉的机场工作人员,将一个完整的时间切割成零碎,让我们体会到行走山海之间的不易。接我们的客车到达,开20多公里,终于在纷乱的程序后入住莫斯科一家四星级酒店。
在寒凉里等待客车时,我望了一眼夜空,半轮明月当空照,我随手一拍,题名为《莫斯科的月亮》。莫斯科曾有郊外的晚上,也有昨晚上的月亮,那么莫斯科,会带给我什么奇异的感受呢?脑子里蓦然忆起前苏联诗人玛雅可夫斯基的一句诗:“我愿终生住在你的怀抱里 假如世界上没有那座城市 莫斯科”。在这里,“你”,指优雅浪漫的法国巴黎。
我们入住的莫斯科一家酒店,符合我从知青年代起,通过阅读所获得的关于前苏联今俄罗斯的基本印象:辽阔,壮美,骠悍,威严。柔弱,暧昧,昏黄,精细。昨晚上我们办理好入住手续,见两个络腮胡的俄罗斯青年在吧台买入有名的俄罗斯烈性酒,在一碰杯一畅饮里,唱起低沉而浑厚的俄罗斯民歌“在俄罗斯辽阔的土地上”,歌声好莫斯科河的波浪,一层层一叠叠地席卷而去,碰撞异国他乡人们敏感的心灵。在这样无国界的大地面前,所有的仇恨烟消云散,所有的微笑得到尊重,所有的高峰来自土地,所有的河流归于平静。我远远望着他们,很想加入碰上一杯,我止住了我的凝视,在沉重土地上创造的一切,可以修正妄自尊大,可以推动白云灿烂!世上一切都是美好的,我们所有的痛苦,来自于妄念过多,贪欲过重。
俄罗斯民歌是地球上的一个奇迹。
谢尔盖耶夫小镇,是我们到达俄罗斯后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关于这个人物,俄罗斯民间流传种种传说,说他是俄国历史上唯一在世被尊称为圣人的人。漫步小镇,一栋栋原木搭建的俄式“木刻楞”民居随处可见。这些被木质篱笆和满院花草环绕的小屋,在大城市甚至附近的乡间都已鲜见。行走间,不少私人博物馆跃入眼帘,浑然天成的澄蓝底色,将外墙的白色画框和边饰映衬得亮丽动人。粉红、朱红、天蓝、湖绿……沿途一座座极具俄罗斯民族风情的建筑用色广泛,着色细腻精巧,色彩对比浓烈。谢尔盖耶夫镇最为著名的景点——谢尔盖圣三一大修道院始建于14世纪,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扩建、改造,形成了风格多样、古朴雄浑的建筑群,在俄罗斯建筑设计史上具有重要影响。院内藏有15世纪至19世纪的大量珍贵艺术品,充分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今天上午,我最大的收获是:加深了对俄罗斯东正教的认识和感知,上帝,无处不在!上帝,阿门!
在小镇的教堂,我结识了美到极致的俄罗斯女孩雪娅,她的美丽与珍贵,颠覆了我对女性的固有形象,雪娅之美,不动声色,轻声细语,抿嘴微笑,包含了冬妮娅和婀克西妮娅的一切美好……俄罗斯女孩,恍若仙子。
莫斯科红场,承载太多的光荣,太多的梦想。我从1971年下乡到乡村时,繁重的劳作之余,埋头苦读文学书籍,其中就有俄罗斯文学巨匠的作品,也掺杂中苏两国作家在新时代欢呼中苏蜜月期的合集,有本诗集叫《寄给顿河上的向日葵》,系建国初期当红诗人与苏联作家合作的文学集,也有热烈欢呼红色风暴的诗卷,以郭沫若先生为引领。我当时对中苏友谊十分向往,在乡村煤油灯下,情不自禁就“啊”了出来。对苏联对红色十月对红场阅兵的斯大林,极尽赞美之辞。几十年过去,心心念念的红场就在脚下,就在曾经席卷半球威震地球的苏联领土上。我今天下午走得缓慢,与夫人一处一处地参观了纯俄特色的瓦西里大教堂,红场奢侈品商场,圣火及卫兵换岗仪式,列宁墓和高耸的钟楼!那俯瞰一切的红五星闪闪的钟楼!我们顶着灼热的烈日,走进教堂下阴凉的台阶,从这里眺望远方,莫斯科的大桥,教堂,走动的人群,不断出现在我的眼帘之中!我心底祈祷,万能的上帝,庇护你的子民吧!用温暖的亲切的光线,掩映一切苦痛与迷茫。地球,只有一个。人生,只有一次。而执着的生命,与光同升,与星共舞,与风共吟,与月共浮。
红场,再见!再见,仍然是为了再见!
俄罗斯,美丽的国土,拥有许多关于美的思想,列宁墓,在这座已存世百年的最长久的墓室前,我回忆着无数风云变幻的往事:沙皇,扩张性侵占,列宁,十月,红色,改朝换代。东方中国,晚清崩塌,民国在乱世中登场,朱毛会师,秋收起义,革命风暴席卷,新中国成立。
半个世纪,改变了人类的命运,那么多鸟从港口起飞,向着黎明。那么多人从苦难的大地出发,燃烧火焰;那么多土地挣脱桎梏,获得自由的呼吸;那么多天空甩开乌云,迎接东升的日出……命运一经掌握在人们的手中,通向地平线的道路一往无前!我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前漫想,这位个头矮小、目光犀利、前额秃顶,智慧超群的苏联人,用思想扭转了历史的进程!我在农村劳动时,学习他的著作《反杜林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当时对这位坚定有力的革命者充满敬意,你的魅力,无尚荣光,唤醒地球这边的人民。以至于后来常常摹仿列宁的声调讲,“面色会有的,奶油也是会有的。”让饥肠辘辘的我,在革命性的语言里,获得裹腹的安慰。这位革命导师,长眠在此,已有百年,安息吧。
今天辛苦,我在莫斯科几个景区走了18000步,忽然间成了微信活动的第一名。
早上驱车出发到达莫斯科两个有名的庄园,女皇庄园和明斯克庄园,女皇是俄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叶卡捷琳娜,她创造了这个庄园,又残忍地摧毁了它。明斯克庄园离得更远一些。在庄园可以明确地看清楚,私有财产在法律条款的保护下,生命力更为长久!它的生命如永不停止的河流,时而汹涌,时而平静,一直朝着大海的方向!如有暴力的力量强行改道,下游河床就面临干涸,直至夭折。在明斯克庄园,几十颗硕大的圆木筑起小屋,朋友们讲这是伊凡大帝童年生活过的森林小屋,随后讲起他的精彩的往事。
在俄罗斯观光,极要紧的是享受自由自在的风,无所羁绊的湖水和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它们的青春,淡雅,温和,纯粹,悬挂俄罗斯的天空,照耀莫斯科河的波涛,催动橡树的蓬勃生长!在这里,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阳光,雨水,空气和笑容。
莫斯科的地铁值得一看。它建于1980年,在地下很深的地方隆隆运行。朋友们讲,莫斯科地铁一定要到基辅站去看看,哪里是艺术的天地,欢乐的海洋,俄罗斯人民大团结的鲜美写照。我们特意购票走两站,到基辅站出来,一眼看过去,穹顶的墙下,吊着莲花瓣水晶灯,两旁墙顶绘着生动的壁画,反映俄罗斯人民在各行各业的美好生活,人的脸上,笑容满面,青春年华,身旁的花卉璀璨夺目,幸福的男女翩翩起舞,心中的信仰永世闪耀!把地下深邃的地方搞成艺术品墙,而创造新生活的各类人士脚步匆匆,一边欣赏画作的气氛,一边迈着信念走向阳光下,生活更有趣味,更有激情!
终于迈进俄罗斯神秘的克里姆林宫。
听朋友们讲,克宫类比中国的中南海,都是国家的行政中枢,地位重要,领导各族人民向前进。我们进入克宫,天空晴好,出现了罕见的太阳天。那光芒晒到身上,暖暖的,痒痒的,还想眯眼睡一会儿午觉。在克宫,我们参观了珍宝馆的奇珍异宝,太空带回种子撒地上长的橡树,庄重的教堂和威风凛凛的大炮。在一座长长的仅三层高的楼房前,知情人讲这是俄罗斯的总统府,普京就在三楼正中房间办公,为国操劳。
克里姆林宫,儿时熟背的名词,在心中寄存,一直都有,祝福异国他乡的朋友们万事如意!
昨天从莫斯科乘坐双层动车开向圣彼得堡,一整夜,列车上无移动信号,无法上网,在节奏轻快的机声里安然入睡。
昨天上午,在暖暖的阳光下,我走进圣彼得堡阿尔巴特街,它曾是艺人和画家荟萃的天堂,保存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阿尔巴特街的小店铺一家挨一家,商品种类极其繁多,如暖和的护耳皮帽,精心编制的大草鞋,琳琅满目的耳环、坠子,各种古怪的护身符,别致的小包,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衫,年代久远的宣传画,伪造的证件,古董,雕塑,绘有俄罗斯历届领导人形象的玩偶套人......街头作画的艺人是阿尔巴特街上一道不灭的风景。而吸引我的还有《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这本巨著,它描绘的是一幅规模宏大的历史社会画面。作家通过人物的心态、性格、命运中的波澜,展示时代的画面、时代的实质、时代的色彩,他唯一的目的是说真话。整部小说没有现代派的花招,没有修辞学的炫耀,语言十分朴素,情节引人入胜,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要写出历史的真实的渴望,要填补历史“空白点”的激情。成为一本大写的书。
在这条大街的椅子上,我久久不动。
歌曲《列宁山》深受年青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喜爱,它歌颂了莫斯科的新建设,词曲轻快,婉转,悠扬,明亮,与社会的青春底色高度融合。著名的莫斯科大学就座落在这旧称“麻雀山”后更名“列宁山”的山上。她有二百五十多年历史,首任校长是在多领域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初中化学学的“物质守恒定律”就是他的发现)。莫大是俄罗斯的学术重镇,出过八名诺贝尔奖得主。在人文科学方面给予我文学营养的有作家赫尔岑、冈察洛夫、别林斯基、契诃夫、屠格涅夫等,他们都是莫大的学生,向他们致敬!
这些年,无数绵阳的朋友们邀请我到市区纯K唱歌,其中点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列宁山》《小路》《三套车》……终于我明白了俄罗斯人民的胸襟、勇气、抱负与使命。也明白了莫斯科大学在历史中的翘楚作用!
朋友们遥遥一指,俄罗斯冬宫到了,我举目远眺,庄重大气的冬宫矗立面前,它原为俄国沙皇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一部分,与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今天我在冬宫漫步,想起了一百年前的俄国革命,为旧制度掘坟墓的列宁,阿芙乐尔巡洋舰炮打冬宫,想起列宁手插衣兜,身子前倾,满怀激情的红色演讲,想起《列宁在1918》这些经典的影片,对社会的深刻影响。突然,俄罗斯的天空,飘来一片云,中国的朋友,您好!
朋友们讲,一定去欣赏夏宫,我慕名而来。彼得大帝夏宫分为上花园和下花园,大宫殿在上花园装饰极其华丽,两翼均有镀金穹顶,宫内有庆典厅堂,礼宴厅堂和皇家宫室。大宫殿前是被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这里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潜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2座梯形瀑布。它以造型别致、飞珠溅玉的喷泉闻名于世,因此又被称为“喷泉之都”,正如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对圣彼得堡夏宫的赞美:
喷泉像珍珠和火焰的长虹,
哗哗作响,倾淀而下,
撞上大理石,碎成水花。
林阴里蜿蜒曲折的小溪
轻轻摇着梦一般的涟漪。
四秀常青的树木葱笼,
掩映一座座敞亮的凉宁,
这正是寻幽和乘凉的地方;
到处盛开鲜艳的玫瑰,
沿着小径送来花香。
在俄罗斯阿尔巴特街,我们观瞻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故居。这里位置优越,街道繁华,那幢蓝色外墙的二层楼房并不是普希金的私产,而是他租赁了其中的几间当婚房的。结婚不到一年,他们就搬到圣彼德堡去了。但这房子后来却成了以普希金的文学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藏有丰富的展品和史料,向游客展示了这位伟大诗人一生的轨迹和创作成就。我们在普希金和夫人的铜雕前合影,随后走进蓝色屋子,向这位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巨匠致敬!普希金,对我文学之路影响力极深的引路人,在我颠簸曲折的知青年代,在我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在我以后一路坎坷一路平坦的人生大道,我怎么绕得过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斯妥也夫斯基对我的深邃影响和召唤!皇村,三注泉,凯恩,已成为美好的怀念。
俄罗斯圣彼得堡亮得早,凌晨三点过大街就显露出来,远天很远,与微耸的山峰相连;白云很近,仿佛伸手可及。朋友们讲:去参观叶卡捷琳娜宫。这座彼得一世赠予皇后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夏宫别墅,问世便让世人惊叹!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居住在耗用60吨天然琥珀打造琥珀厅里,琥珀厅面积约55平方米,有12块护壁镶板和12个柱脚,它们全由当时比黄金贵12倍的琥珀制成,同时还饰以钻石、宝石、黄金和银箔,这些琥珀、黄金和宝石的总数量高达10万片,总重量超过6吨。当琥珀宫里的565根蜡烛点燃后,整座琥珀宫金碧辉煌,熠熠生辉。宫殿外,法式花园气势恢宏,视线开阔,花坛,雕像,喷泉等装饰品丰富,体现了雍容华贵的气势。英式花园讲究自然式的树丛草地,蜿蜒曲折的河流、道路,追求园林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的景观。我们一路前行,空气令人陶醉。这儿飞翔的鸟,游动的鱼,蹦哒的虫,不知伤害为何物?快乐地游向我们,接近我们……
随便问一个俄罗斯人这个问题: “俄罗斯最准的教堂是哪所?” 我想你会得到100%的正确答案一一圣彼得堡喀山大教堂!喀山教堂的名称,缘于教堂里最早供奉的喀山圣母像。当年伊凡的军队进攻喀山时,烽火中发现了这副喀山圣母像。喀山圣母像曾经多次显灵。第一次显灵于伊凡雷帝时期的俄蒙战争,多次显灵使蒙古大军不战而逃。第二次显灵于俄法战争,元帅库图佐夫反攻前,到喀山教堂喀山圣母前祈祷,圣母托梦给库图佐夫,将出现从没有过的寒流,这次寒流迫使拿破仑·波拿巴军队冻死过半,而且全无战斗力,库图佐夫一战成功。第三次显灵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正教教皇向喀山圣母像祈祷,圣母再次托梦给教皇说寒流将第二次出现,这次寒流使德军坦克无法开动,飞机无法起飞。事实证明了这些预言的准确。
我走进教堂,闻到一股琥珀奇香,令人神清气爽。再看排长队亲吻喀山圣母的人流,感叹宗教力量的巨大!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俄罗斯的灵魂。涅瓦河又称为圣彼得堡的“母亲河”,蜿蜒的河流穿过了圣彼得堡市区,流向了芬兰湾。市区内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建筑,它们依河而建,河面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射下,反映出色彩纷呈的建筑体在河面上泛出的倒影。沿河前行,除了本地特色餐厅外,就是老人们坐在河边椅子上读书,尽显涅瓦河畔的浪漫与安逸。白云千载空悠悠,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军事革命委员会设在涅瓦河边的斯莫尔尼宫。1917年至1918年,列宁曾在这里办公和居住,在斯宫召开过重要的会议以及指挥过重大战役。电影《列宁在1918》在此取景,我们耳熟能详的对白:“让列宁同志先走”,“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都是列宁在斯宫说出来的。我一路望着涅瓦河发呆,我想着写《童年》的高尔基,在一本长篇小说里出现朱赫来的工人,还若隐若现冒出个喀山的地名。
朋友们开车说,岳老师请去看看苏联太空返回舱,车子几绕几弯,停在一家绿草如茵的公园内,两个硕大的返回舱陈列在露天坝上,供游客参观。我想象一颗火球穿破大气层,直坠地面,它们光荣地完成太空使命,返回人间。我叹服人类的一大步,宇宙的一小步!感动银河的星系被太空舱分割!在地球科学与哲学力量的推动下,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人类对天体的神往!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和第二城圣彼得堡的自然风光:它们被上帝宠爱过,被天使亲吻过,被神学凝视过,被神甫祷告过。它们没遭遇过严苛的摧残,没经历过痛苦的伤害,没经受过非人的折磨,没体验过阶层的岐视。那些海水,从浅绿到深蓝,从墨绿到棕色,已经沉浸到纯粹不可辜负的程度。将海水一滴滴的捞至手心,这是大海的眼泪,也是心形的花瓣。这是风柔美的形状,也是星星的舞蹈。那层层涟漪,决不是粗暴的闪电划开的伤口。那排排大树,是快乐时光赋予我们的美好形象!俄罗斯的大地与天室,可以用惊艳二字概括,在游览俄罗斯圣彼得堡时突然想写诗:
所有的河流十分清澈
所有的花朵十分明媚
所有的人们充满善意
所有的阳光滑动纯粹
俄罗斯文学采风之旅八日行接近尾声,从中国绵阳飞莫斯科,行程上万里,周游几十处城市和人文景点,对这个地球版图上面积最大的带“熊”的特征的国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这次飞抵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主要是检验自己身子骨还硬朗吗?也是对俄罗斯文学的一个热烈追寻。多日观察,俄罗斯人是个战斗民族,崇尚英雄。同时不苟言笑,外冷内热。俄罗斯的土地无比辽阔,像一位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吟诵的,我爱这片土地,痛苦,呻吟,鲜花,欢庆……我来久了,知道这个地方具有欧洲血统,高贵而尊严,近年却因战争冲突,略微失落,滑向沉默寡言。
我喜欢俄罗斯,源于开挂的俄罗斯文学,一路精彩,一路绽放,曾经在史册上释怀出娇艳的花朵。《静静的顿河》葛利高里斜睨一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冬妮亚的青春靓丽,《三套车》里忧伤的赶车人……一直长久地占据着我们年青的心灵。不管世上如何评价今日俄罗斯的种种,我只深刻地永久地怀念俄罗斯文学:它的缱绻,它的风暴,它的天空,它大地上生长的万事万物!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车行久了,产生审美疲劳,花草树木一片葱茏,阳光透过树叶阴影漏下,斑驳陆离。我们在整洁的树林里行走,脚边座落火炮与铁锚的雕塑,突然发现,一艘威严的巡洋舰进入眼帘。朋友们介绍,这是著名的阿芙乐尔巡洋舰,这是改变世界革命方向的一艘船!阿芙乐尔意为“黎明”,在古罗马神话中是指司晨的女神。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该舰停泊在圣彼得堡涅瓦河畔。11月6日,舰队接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占领尼古拉耶夫桥。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奉命开炮,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记得中国当年推出一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大气磅礴的解说词响彻云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百年后的现在,我说,近距离去观看这艘舰,它不是普通的船,它不仅载人穿冰越洋,它不仅抗击风浪,它不仅缩短大海航程,它不仅保卫祖国,它,用炮弹震撼冬宫的旧势力,使之崩塌,使之闻风丧胆!而列宁同志,大踏步地走进冬宫阳台,发表鼓舞人心的革命演讲!
今天,一位来自地球东方的我,不光是缅怀历史,我必须向这艘舰的身影致敬!
到达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朋友们邀请我们登上游船,船分两层,上为观光、拍照和吹拂江风的顶楼,宽敞明亮,一眼看去,圣彼得堡的母亲河流涅瓦河辽阔汹涌,一层层波浪相互推搡着,撞击长长的用大理石砌筑的河堤,水声喧哗,波涛起伏,墨绿色的江面撒下万点金箔,在永不停息的水面眨着神秘的眼睛。底层系一座小舞台,背景绘着红色领袖的头像。从幕布后走出几位身材挺拔的男星和一位窈窕淑女,他们拉手风琴,唱前苏联民歌,跳俄罗斯民族舞蹈,在窄小的空间,不断跳出眼花缭乱的舞步,向台两边十几桌观众,奉献俄罗斯民族舞蹈的精华,有风靡全球的俄罗斯踢腿舞,政委舞和俏皮的捉小鸡舞。舞步变化很多,包括前后踏步、跳跃、旋转、扭曲等,在脚跟和脚尖之间保持平滑的过渡,极力注意身体的倾斜和转移,在难度大的旋舞里,不断捕捉舞蹈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倏尔,美若仙子的女星在高贵的跳跃与仙鹤独立的身姿里,做出优雅的舞蹈造型,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那位拉手风琴的老者,唱起浑厚的前苏联歌曲《红莓花儿开》和款款深情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激起中国观众共鸣,不断有人站立,边鼓掌边加入怀旧金曲小合唱。
音乐无国界,科学无国界,神学无国界……在异国他乡,这种体验感异常强烈!
在我的祖国,民间信仰宗教的最大群体是佛教,其次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本土生长的道教。而东正教是俄罗斯的国教,全国一半以上的国民信奉此教,东正教会还建立了完备的神学教育体系。普京和梅德韦杰夫都是虔诚的东正教徒,普京曾在朝拜教堂时指出:“没有东正教,就没有俄罗斯”。这次俄罗斯文学采风期间,我对东正教烙上文化符号的各种教堂建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对宗教赋予人们智慧的真诚的忏悔,流露浓浓的好奇。比如说喀山大教堂的内部肃穆庄重,宗教气氛浓重。前来做祈祷的人排起长队,不少老年人坐在深色的木椅上,沉思不语,表情凝重。参观俄罗斯众多的教堂后,让我感慨万千,人需要信仰。东正教的信条说:教堂是上帝的居所,教堂是拯救信徒的诺亚方舟。既然上帝把自己的一切给了信徒,信徒也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上帝,教堂就是信徒对上帝的奉献之物。
历时八天,游历俄罗斯两座大城市的行程到此结束!我很难说清楚多角度多棱柱多视野的俄罗斯,它将复杂的本质与简单的表层袒露出来,任人评说,不做辩解。而我做为亿万人之一的过客,了却青年时代种下的踏上俄罗斯国土的心愿,表示对神灵的诚心祈祷,也低声地祈祷“阿门”!
《注:我想去前苏联今俄罗斯看一看,走一走,了却青年时代心愿。今年夏天得以成行,8天俄罗斯文学之旅,车行两座大城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几十处人文宗教景点,内心震动不止,两个世纪,一种文化,均在这次得到注视与解答。一万多字游记,速写式的、简洁式的,白描式的,通过东方人视角,给予新奇的体验。有时候,人生的快乐与思考仅需一天两天,有时候需要大半生来注释。》
(2024年5月16日一一21日创作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圣彼得堡涅瓦河畔)

作家简介:岳定海,四川盐亭人,定居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绵阳,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毕业,供职绵阳市新闻单位。任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创作促进会副会长(兼文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散文创作中心副主任),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副会长,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四川省嫘祖文学院院长),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副主席,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顾问,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老作家书画院院士,《格调》杂志编委,《西南作家》编委,《嫘祖文艺》编委,《船波文艺》编委。
岳定海在国家级和省级出版社正式出版、公开发行个人文学著作24部,代表作系《我的文学史》《岳定海散文卷》《蜀境》《劳动之歌》《岳定海文学课》《小史记》《人民》《秋风萧瑟》《庚子暮春文稿》《岳定海思想录》《大盆地》《灵魂在高处》《生命激情》等。他先后在《收获》“无界漫游计划”《诗刊》《诗潮》《青春》《江南》《中国当代散文精选》《文学报》《中国旅游报》《中国交通报》《工人日报》《现代散文精选》《天津文学》《四川文学》《散文选刊》《鸭绿江》《海外文摘》《中国西部散文选刊》《西南文学》《青海湖》美国《世华文艺》《大中华文学》《格调》《天山文学》《拉萨河》《中国乡土文学》《学习强国》等几百家国内外重要文学报刊发表各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达数百万言。并执行主编《绵阳散文选》《绵阳大观》等文学选集,荣获“中国通俗文艺奖”,“四川五一文学艺术奖”,“四川散文奖”,“全国首届《格调》杂志美文奖”,“盛世南充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大美南部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四川省报纸副刊散文奖”,“全国长江文学奖入围奖”“绵阳市五个一工程奖”等六十余个奖项。作品收入《中国散文年选》《当代散文文本》《四川散文大观》《川鲁散文选》《川冀散文选本》《川黔散文选》《汉语》《胶东散文年选》《文学绵阳》等选本。
岳定海辞条入选【中国作家辞典】和《中国作家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