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故乡流年
李广勇
童年岁月,如梦如歌。忆起儿时便会想起故乡,一件往事,一个故事,总会如影相随,烙印心底,难以割舍。
那种依恋着的故乡情结,收藏着岁月的痕迹,承载着生活的故事,写满着岁月的悠长……
——题记
故乡——朝阳庄村,坐落于大山深处,三面环山拥抱,沟壑纵横相依。它始建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500年历史。古村所建房屋,全石结构,依山就势,参差不齐,基本浓缩了原始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保存了中国北方汉民族固守田园的传统文明。
村内的一屋一景,弯弯巷道,石磨石碾,古树林木,淋漓尽致地展现古老山村的纯朴,那全一色的民宅代表性建筑聚集于此,再现了建村沿革而来的人文景观和地域风情。举目远眺,林荫覆盖着村庄,独具特色的民居石砌小屋,像颗颗珍珠点缀山间。这里,山青石秀,万木葱茏,天空湛蓝,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一年四季弥漫着淡淡清香。
或许阔别故乡已久;或许多了闲情雅致;或许拥有恋旧情结......这思乡的念头在流逝的岁月里发酵,儿时对故乡的记忆愈发清晰,一种怀念与日俱增。
终在今年“五一节”这天,趁着假期闲暇,我便邀上家人驱车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
漫步村中的老街,驻足生命伊始的老屋,顿感情切意浓,温馨萦怀。依稀可辨原有的模样,虽物是人非,但恍然昨天。那镶嵌在脑海深处的记忆,宛如泄洪的闸门,瞬间喷薄而出……
儿时记忆中,全村有1200口人,属集体所有制,共分为八个生产小队。
集体生产均沿用古时各种用具,亲身体验着耕牛犁耙、担水栽种、麦场打轧等农耕劳作。并传承着织布印染、柳条编织、铁匠锻造、粉皮制作、粗粮加工等手工作坊。
那个年代,村子缺水少电,娱乐生活枯燥。但村民们自有独到的“乐事”,他们一直保持延续着传统的——闹洞房、说快书、乡土戏等民间习俗。仅此而已,也会把沉寂的山村吵得沸沸扬扬。
儿时难忘的记忆,应是故乡村中的老街。这条老街是村里的主干道。一年四季,从街头到巷尾,涌动着出出进进的车辆和忙不停息的人群。特别是大街的墙角处或柴草垛旁,每天总会有男男女女的老者,他们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团,在固定的时间,蹲坐在固定的地点,几乎也是固定的人物,一字排开,相拥而坐。男人们则会从腰间抽出长杆大烟袋,从口袋里捏上一撮烟叶,再招呼一下会吸烟的老者,寒暄一番后,划一根火柴,吧嗒吧嗒地吞云吐雾起来。然后,大家话匣子打开,你一言我一语,闲侃着一些东家长,西家短,还有一些鬼啊神啊的故事。
左邻右舍,无拘无束,这个时候,有叙述的、有补充的、有附和的,也有质疑乃至争执的。不过,那个年代,没有更好的娱乐方式,唯有闲聊打发时间罢了。讲述者津津有味,倾听者聚精会神。当然,在讲述的故事中,大家只需交流分享,无须考证准确度,事后谁也不去较真,这也就成了全村名副其实的对外消息发布中心。
不过,有的时候找不到话题,只是那么呆坐着,或看日头起落,或看云卷云舒,或看远近的飞鸟,或听啁啾的鸟鸣,或看过往的行客。一天一天,周而复始。
儿时的我,活泼好动,猎奇心强。故而,或周日或夜晚,稍有空暇,我便也挤拥在老人堆里,听他们讲些稀奇古怪的故事。从中斩获一些谈吐幽默、忍俊不禁、乐在其中、难以忘怀的精彩瞬间。
记忆中,故乡的大街上,最为逗乐的当属村里的李成新大爷。就因为他年轻时闯过关东,坐过火车,见过世面。回乡后逢人显摆:“你们不知道吧?火车头厉害,一火车能把咱全村的人和房子拉走!”。话重复多了,他这个“火车头”的绰号也就响了起来。
那时“火车头”大爷六十有余,长着一副带有笑点的脸。人堆里只要有他在场,保准让你乐翻天。
一个夏日的中午,乡村大街上坐满了纳凉闲聊的人。“火车头”大爷正巧赶集归来。他跑到人群中,煞有介事地说:“兄弟爷们,今天集市上我遇到个大好事,没去的肯定后悔!”
众人立刻围拢过来,急不可耐地问道:“他大爷,啥好事啊?”
这时,“火车头”大爷卖起了关子说:“想听的给我送支烟来。”这时,一大群人争相给他递烟。
“火车头”大爷用纸卷上一支旱烟,一边吧嗒吧嗒吸着,一边神神秘秘地说:“今天集市上旱烟叶贱了,一毛钱给两斤。”
大家一听,惊得目瞪口呆,不约而同地问道:“赶上这么好的行市,你应该买了不少吧?”
谁知,“火车头”大爷把两手摊开,无可奈何地回答道:“嗨!我说得一毛钱两斤,可人家不卖啊!”话一出口,众人一片哗然,哭笑不得,更多的是笑得前仰后合。
在那个年代,“火车头”大爷亦真亦假的话,总会博得大家的喜爱。有人夸他说话风趣,活跃气氛,让人施压。更多地说他能增加邻里之间的和谐,让人感受山村人的淳朴和温馨。
还有一次,邻居家十多岁的小姑娘,手里提一只烧水壶,去田间给家人送水。途经村街时,被聚集在街头谈笑的人群所吸引,不禁驻足观看。
向来幽默的“火车头”大爷跟她开起了玩笑:“小妮子,你这是干啥去啊?”
小姑娘笑嘻嘻地答道:“爷爷,我这是去田间给爸爸送水。”
这时“火车头”大爷一直盯着水壶,突然,他绷紧脸猛得一惊说:“妮子来,快看看,你这水壶上咋趴着个大蝎子哎?”
“哎呀,我的娘来……”一句玩笑,把胆小怕事的小姑娘吓了个半死,瞬间把烧水壶扔出半米远。
这下,“火车头”大爷弄巧成拙,自知理亏,赶紧搀起小姑娘,又把自家的开水拿来,这才了事。
事后,“火车头”大爷自我解嘲说:“俺是想教化孩子的识别能力,从小学会机智、沉着,冷静,这对她的成长有利哎。”还别说,他的话还真赢得众人的一片称道。
往事如烟,浮在眼前。那故乡的老街,蕴藏着祖祖辈辈曾经的故事,承载着那个年代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不曾忘记,故乡街上的一盘老碾,在村里至少转动了上百年。每天早晨尚在朦胧时,老碾却“吱吱呀呀”不知响过多久,迟来赶碾的婶婶大娘,相聚碾旁,排号等待。有的帮忙打杂,有的唠嗑家常,邻里之间,亲如家人,无所不及,可谓“人勤晨早”,好生热闹。
待晨曦初露,各家大门先后“吱扭、吱扭”地打开,年壮劳力担着水桶去井里提水,年迈的叔叔大爷或牵着一头老牛,或赶着几只山羊,或推拉着一辆地排车。他们一般肩上都会背着犁耙,有的胳膊上挎个草筐,偶有一只摇头晃脑的狗儿尾随,从而开启了一天的劳作。于是乎,山村的早晨,街上便人来车往,牛羊哞哞,鸡鸣犬吠,鸟声唧唧,伴随着缕缕炊烟从石屋顶上袅袅升起,让故乡的村庄变得如梦如幻多姿多彩起来。
儿时记忆中,故乡的白天,赶早来大街上卖水果青菜的小商小贩,修锁补盆的“巧打炉匠”,兼有叫卖针头线脑的“货郎鼓”,让大街变得一派喧嚣。特别是我家邻居魏振香大哥,做得一手好豆腐,又白又嫩,他每天梆子声一响,人们便循声而至,瞬间抢光。
到了每天的夜晚,村里没通电,劳累一天的人们只好到大街上唠嗑乘凉。因此,那时的大街上就多了一些“说书匠”和“瞎子戏”。
当每天夜晚梆子声响起,大人孩子便陆续走出家门。年长的搬一个凳子,年少的随地而坐,把“说书匠”围得水泄不通。说书者绘声绘色,听讲者如痴如醉,直到月落西山,才不舍地离去。
儿时印记中,故乡的大街上,不但流动着各类商贩的叫卖,而且还是零散加工的集聚地,由此,让大街变得一片沸腾,有了浓浓的烟火气。
记得当时,我家大哥有一手柳条编织手艺,每年生产队种植的紫槐条收获后,为保持紫槐条柔韧度,统一储藏在地窖里,然后由大哥一人编织。
每到夏秋季节,大哥就蹲坐在街头一棵硕大的梧桐树下,先把紫槐条长短粗细挑拣归类,根据所要编织的物品,一字摆开,然后熟稔精巧地进行编织,半个上午,身后便堆满了大大小小的手编品,引得众人围观,啧啧赞赏。
有一年秋天,生产队组织社员在街上搞红薯粉条加工,各家的门口竖好晾晒粉条的架杆。大家先是把红薯清洗干净,打碎,挤压成淀粉包,然后,将淀粉搅拌成浆糊状,用三口大锅把水烧开,再用模具把淀粉漏进锅里,煮熟后捞出,分别晾晒在大街摆放的支架上。那些挂着的粉条,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发光,为小山村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只惹得村里老人顽童前来围观。
那个年代,粉条是招待客人的上等菜。据说,参加粉条加工的社员张广金,见到刚从锅捞出的粉条,馋得口水直流,顺手捞出一把,急不可耐地填到嘴里。巧在带队的组长走过来,慌忙中他一口咽下。不承想,粉条没经过咀嚼,软软绵绵,一根留在齿间不能咽下。好在他急中生智,赶忙捏住嘴里的一根,把吞到肚里的粉条全部拽了上来。众人知道后,无不捧腹大笑,眼泪外流。就为这,他还落了个“张广金吃粉条——硬拽”的歇后语。
岁月匆匆,似水流年。儿时那种亲历欢快的场景,鲜活如昨,清新依旧。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如今,离开老家四十年,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对我而言,多了一些倦意;而每每忆起儿时贫瘠且欢快的故乡,心中总会涌动着一种感恩的情愫,让我魂牵梦萦的都是故土深情。
我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山水,更思念故乡的老街,我心中的故乡,如春日的微风,仲夏的细雨,秋日硕果,冬日的暖阳,美在记忆,醉在心间……
都市头条因您而精彩!感恩相遇【都市头条.爱心传递】【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头条号】【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共赏好诗词头条号】【河头店文学社】老师们!【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下设48个编辑窗口!如下:【主编.李红】【儒子叟国娇】【向幸福出发编辑部】【影子】【真心对你】【荷塘月色文学社】【香文学社】【乡愁】【姜海修】【品墨竹】【你安好我安心】【西门吹雪】【雪冰心】【吴金祥】【雨后初晴】【清风入心菲】【黎明】【布衣诵者】【警剑、】【五之堂主】【徐凝】【清风明月】【王川海】【春意盎然】【笑语如初】【马老头子】【忘忧草】【孟浩然诗社】【清波微澜】【西湖】【江南】【阳春三月下扬州】【千里与君同】【一轮明月】【同醉唐风宋雨中】【诗意】【诗意朦胧】【田园风情】【诗情】【书香】【墨兰】【小雅】【鸿雁】【一城故事】【一帘幽梦】【蓝天白云】【孙世伟】本团队下设65个专题!如下:【都市头条.爱心传递】【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河头店文学社】【沽河一叶舟】【歌缘友聚好声音】【文学范耕净土】【中医中药益寿延年】【共赏好诗词】【向幸福出发编辑部】【都市主播乐园】【歌缘友聚好声音】【原创摄影.对联.字画】【唐风宋雨寄君情】【千里与君同】【同醉唐风宋雨中】【有缘千里来相会】【唐诗宋词知多少】【东风送情笛声悠】【春风十里不如你】【春有百花秋有月】【蓝天白云书屋】【都市茅棚】【温馨书苑】【月湖草堂*】【闲庭竹韵】【真心诗苑】【荷塘月色文学社】【香文学社】【南湖書香斋文学社】【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清风入心菲】【安好】【布衣诵者】【警剑、】【五之堂主】【五之堂主/新诗集】【五之堂主/系列词律分享】【五之堂主格律诗词专题】【徐凝】【诗心不老】【研学之鹿】【高山流水遇知音】【情与感】【诗意朦胧】【心有灵犀】【诗意】【灵犀】【田园风情】【宁静致远】【书香】【墨香】【红梅】【墨兰】【诗情】【画意】【大雅】【小雅】【空谷幽兰】【幽芳逸致】【鸿雁】【轻舟】。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老师们!自2021.2.22日起本编辑部将免费为身边有团队精神的、有困难的、有利于大众的人和事做宣传!《用行动传递爱,用爱将心相连》。
非文友拒加!拒闲聊!拒加群!非诚勿扰!本作品配图图片来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