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丨小人书承载的乡情作者:焦文刚
在80年代,小人书绝对是我们华北平原那一带,人人童年都难忘的精神食粮。它伴随着我们度过了懵懵懂懂的幼年,活泼有趣的童年,求知若渴的少年。
五一回了趟老家,整理物品时,在一个旮旯的箱底下,发现了几本纸张已经泛黄的连环画册《三十六计》,有的扉页上还有我小时候歪歪扭扭的签名。40多年以前的物品!我惊喜地捧在手里,小人书一下子就勾起来了我儿时的美好回忆。
小人书又称“连环画”、“画本”,可大家都习惯称它“小人书”。在过去,家乡的街头巷尾、中小学校门口,随处可见小人书摊。在老家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里,都有看小人书、收集小人书、为了小人书废寝忘食的故事,可以说小人书藏着几代人的记忆。小人书的题材包罗万象,有历史人物、民间传说、科幻故事等,最受欢迎的是红楼梦、水浒传、侠骨杜心五、西游记、杨家将、岳飞传、三毛流浪记等家喻户晓的故事。那时候,去小人书摊位,租看小人书,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享受。为了省钱,有时还经常出现四五个人挤在一起看一本书的情况。“蹭”书看成为一种常态,足以说明小人书的受欢迎程度。
在我的老家,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不富裕,精神食粮也相当匮乏,有藏书的家庭凤毛麟角。在这种情况下,小人书流行起来了。那时候,一本小人书大概几分钱到几毛钱不等,书的内容、厚薄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为了买到心仪已久的小人书,需要使劲攒钱!后来,为了省钱又能多读小儿书,大家都交换着看。如今,小人书已经成了渐行渐远的记忆,孩子们学习和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绘本、读物、电子产品……连环画,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可是,小人书,承载着我们纯真美好的童年记忆和成长时光。它开启了我们的阅读之旅,带我们逐步认识和探索新奇有趣的世界,给了我们最经典的启蒙教育。
时代在进步,小人书的时代虽已远去,但却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