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1978年,四维师专77、78两届在校学生已婚、未婚各占一半,有农村同学家室中已经诞育三个孩子,手捧书本总是愁眉深锁,不知他是为古人愁还是为留在乡下的枕边人忧。校园空气里弥漫的荷尔蒙混杂着柴米油盐气息,并非纯然浪漫,与后来的大学校园有所不同。不仅四维师专如此,当年北大、清华也未能免俗。在四维校园,饮食初足之后,紧接着爆发的便是男女之思、男女之情、男女之事、男女之爱。由于青春期过度禁欲,四维师生的恋情种种境界牵扯时代痕迹、历史积淀,面目全然不是经典文艺讲述的那样一唱三叹——却也赶不上时下“老公”“老婆”式的简明扼要。礼仪外衣披着,人性与礼仪的冲突却是是史无前例的激烈。一些个性刚烈的人乘着时代改革大潮,不愿再受束缚,倔强地挺直了腰肢,走出一段惊世骇俗的人生。如今红颜虽老,那段故事却不会老,让当事人想起来仍然回肠荡气肠子悔青。这里记述三五人,一瓣心香寄皤然,解我心结。也供后学引得,了解那段奇特的大学生态了解那批人。如今时代凡事从简,爱情已经无法想象那种不能承受之轻了。我相信历史循环,冷落的人和事说不定哪天就显现价值,就如当今读书人突然间艳羡起民国学人胡适、傅斯年、陈寅恪、“人间四月天”,那便是征兆。那几位曾颠倒众生、让校园草木也热血的女子,保存着我那代人心中留存的美丽,也是我执意闭目塞听“向后看齐”的重要原因。

水塔依然屹立,教师宿舍已然尘归尘
一瓣心香寄皤然——绿漪
进校大约一学期后饥肠不再辘辘,人事也熟悉了,胎息的青春开始在四维校园里悄悄萌动,四季吹拂的骀荡江风让古井也漾起清波。“老三届”(77、78、79)学生们大多年近三旬了,除了已婚同学,城镇子弟大都还是寡公子,绝无性经验。长期蒙昧和自我压抑(已婚同学不肯启蒙),性观念今天听来会笑死人。迟到的青春虽然被性深深苦恼着,当他们苏醒过来追寻的却偏偏不是性,在他们,爱情不能亵渎,性是爱情的余事。
先说说某君做个引子。
某,今日脱落形骸者,夜夜笙歌到老不悛,那时整个一青涩,终其大学生涯竟没能博取一片芳心。快毕业了,有人介绍山区护士,见面,某不喜,然而女子动心了。适逢暑假,某与我、刘乃见三人相约游峨眉,一路放歌,下山路上万年寺外林子里吃茶歇脚。某忽缩首嗫嚅:她来了!我莫名:哪个?某:她,对面。我举目望去,护士坐在丈外树下,美目盼兮巧笑晏兮注目于某,一时还没有决定走过来。说巧不巧,护士几个也相约游峨眉,上下之际不期而遇。某:咋办?我笑言:天作之合撒!某哀声:忍看我做肉包子乎?乃见说:跑撒!一、二、三,不等护士拿定主意,三人撒腿就向山下窜去。这一跑,不言不语,埋头苦干,逢坡冲坡、逢坎跳坎,直跑到报国寺收腿,回望来路,小护士没有追来,或者追来也被我们甩掉了。三人长出一口气,软瘫在地。这一趟我们跑了40里,第二天游乐山大佛都成了瘸子。这等糗事今天只在歌词里出现了,“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以某今日俊爽当年尚且如此迂阔,余人可以想见。事后渠公留诗为证:小护士美目盼兮,三汉子抱头窜兮。
书生又失眠了,书生失眠为了绿漪。
绿漪来校报到那天,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挖完共大塘汗水未干的师兄们激动起来奔走相告,“美女,美女,美…美…”,就如同一年以后向我们介绍小胡子老师课堂讲“舞女的裙”一样激动到语无伦次。那时社会流行“三年之痒”,男女恋爱相差三岁以内为合适,超过这个差不多就有悖乱感觉,会引来周围人侧目。那时也还没有杨振宁为华人树立满脸老年斑仍可以牵手青葱黾不畏死的典范。那时的“美女”也还没成为女性通称,实实在在是要有几分姿色的。绿漪带来了噩梦,她是同学,应该可以追求;但她的年龄比男生小了7、8岁,意味着你上小学人家才出世,这个就很别扭了,让男生落入绝望的踌躇。四维师专不乏佳丽,都让百里之内的妈一根隐绳牵在手里,要走近她们必先面对老于世故的娘亲,弄不好“老妇必唾其面”,谁敢造次?
唯有绿漪,眉清目秀,纯纯的、静静的,浅笑着,顾盼自如,一身绿军装巧巧勒出细腰。绿漪与其他女生不同,并不刻意做清高状,目光随意流盼,印象中似乎很可以自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许这样罢,校园人心浮动。人群中总有胆儿大的,试着跨出了第一步,胆小的看在眼里忿忿不平,决绝地跟了上来。高年级师兄有优势,皮鞋擦得铮亮,学问渊薮一般涌上来。连刚进校的师弟也趁机拱圈,往绿漪课桌里塞诗歌。贼胆起来了鬼神都挡不住,何况未及谋面的未来丈母娘?年近三旬的寡公子们用“同学”遮脸,装糊涂的装糊涂、扮嫩的扮嫩、腼颜的腼颜、厚脸的厚脸,从各种有利地形悄悄向绿漪发起了进攻。最终情欲战胜了规则,“三年之痒”就此在四维师专垮塌。

女生宿舍旧址,当年梦魂缭绕
书生表面斯文其实胆儿最大。本班同学,在所有人幡然醒悟之前就已不避斧钺走近了绿漪。占得先机的好处就是最先明白了绿漪其实并不设防,她性格直率爽朗,敢作敢为,绝非表面的莫测高深。这是书生独得之秘,绝不宣之于口,他后续的进攻可以无所顾忌了,其他人却还在试探、再试探,摸着石头过河。
绿漪纯纯的、浅笑的,眉清目秀,绿漪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撒播一片绿荫聚集一片焦渴。失眠的多了,书生最重。但书生懂得借机造势,迅速筑起了近水楼台。一则先得月,二则屏障绿荫,让高年级师兄们难以接近。这屏障,主要是本班已为人母的几个大龄女生,她们心疼严重失眠的书生,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什么招数都敌不过她们的冷笑城防。
绿漪进校成绩平平,追求者个个高才自恃。书生学问出类拔萃,1978级文科高考360高分进师专。书生与绿漪才子佳人本来顺理成章,无奈书生年龄偏大体格羸弱相貌也不见得英俊,空有满腹经纶仅能助绿漪期末考试,胜算不大。但书生横下心来了,要凭一颗炽热的心融化绿漪,虽殒身不恤。他真这样做了,爱情就该这样!几番风风雨雨,博取本班一片赞扬,女同学更加明里暗里为他助阵,随时对外发布不实信息,成功让高年级同学止步。
绿漪一如往常的斯文着、浅笑着、细腰着,眉清目秀,周旋在众多仰慕者中。她温柔的目光如同甘霖,望向哪里哪里的仰慕者就有了慰藉,细思又让人摸不着头脑。当然除了书生,书生看在眼里心中窃喜。师兄们做梦也想不到纯纯的绿漪自小就饱受男生骚扰,积攒了满腔怒火。最早的骚扰来自小学男生,他们成群结队跟在绿漪后面,不断踩掉她的鞋后跟。绿漪那时已经明白事理了,她不生气,不动声色,依然浅笑,和风细雨,但各个年纪来纠缠的男生最后都被她斗得失魂落魄落荒而逃。绿漪见惯不惊。比起当年屡屡被人踩脱鞋后跟的懊恼,今天师兄们的烦恼、哀怨、失眠、做诗在绿漪眼里就是小儿科了。师兄们不眠之夜设置的种种套路结果都在绿漪的窠臼中,绿漪夜夜睡得香甜。
绿漪不为己甚,继续与四维所有仰慕者周旋,她的大学生活过得活色生香。绿漪明白师兄们,满怀悲悯,暗暗叹气。师兄们却不明白浅笑的绿漪心里充满了叛逆,她那些浅浅的窈窕淑女行止恼得她自己都怒火万丈,只想找个借口找个人来打个落花流水。一个心中叛逆表面却要维系众生理想的美人会怎样?所以,当书生折桂绿漪名花有主的消息传出,四维师生大跌眼镜,当夜小酒馆醉倒一片。连书生都一样蒙在鼓里,饱享了胜利者的喜悦。直到多年以后书生才明白,事实上不是他追到了绿漪,是绿漪挑选了他。至于绿漪挑选书生的理由,至今仍然是个谜。有人猜想是书生的家境,他父亲正是四维最受尊敬的古汉语教授,母亲是校医,父母的暗中助力让书生最终折桂;有人猜是书生以死相逼,绿漪不为己甚,“女人反正要嫁人”,所以答应了他。这稍微带来些迟到的安慰。

今日当打农人,或是当年顽劣,劬劳不知春归去
毕业后的绿漪渐渐显露出叛逆本性,敢作敢为,一意孤行。首先就奋力把平庸生活打得落花流水,趁着“下海”的社会潮流,迅速投入商海大战中。她高调宣示女权主义,鄙薄一切男权话语,她要以自己为榜样,走出一条不同凡响的自我奋斗和成功之路。这时人们才明白当年错得有多么离谱!她本不是池鱼,更不是笼中金丝雀,她天生豪迈,女子何事不如男?她怎肯长久小女子态依附于人,委屈自己满足男人虚荣心?如果事业成功,她倒可以试着养几个笼中宠雀。可惜她财运偏弱,大志未酬。但她自视平生,独立自主,一力养育儿孙,孝养父母,甚至扶持兄弟一家,她足可以傲视须眉了。绿漪中年鏖战商海的瑰丽境界,可惜没几个本班同学看到了。
如今的绿漪,繁华落尽,返璞归真,已经淡出了四维人视野。她急流勇退后,抛下在锦官城城中心置办的两处房产不住,在郊外租赁几亩地,修造简易板房,凿井开渠,耕耘播种,专心规划农事。她植树、养花、尝试栽种旱田、饲养鸡鸭,经营起家庭农庄。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独享田园,只问桑麻,与一众农人打得火热,把乡居生活过得红红火火。她还将年迈父母先后接到农庄,和她一起过极简又富足的生活,养老送终。她不再回望城市也不再回首过去,不再宣讲高论。偶尔同学聚会她会出现,依然浅浅笑着,信心十足,款款走在同学中间。她不再挑战男权,不生嫌隙,尽力与人为善,热心公益。仔细看,眉宇间仍然藏着英气、不屈,但行坐打扮已是寻常妇姑。

李庄上坝月亮田与下坝四维师专,形影相吊而存废异势
近日绿漪上传了一段小视频,呈现她亲手打理的农庄。玉米分三茬栽种,高的已经扬花,迎风摆枝弄叶,低的还是弱苗,努力呼吸,挣扎求生,这是适应她自己食用顺序做的周到安排,可知她的用心。视频她自己配音解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音色清明、中气完足,显得依然自足自满。透过短视频我仿佛看到了绿漪光风霁月的一生,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切尽在掌握中,她可以自豪了。绿漪不羁的人生给我上了一课,关于女人,关于生命,一时间颇有恍惚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