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感悟】择日⑧
现在有一些社会现象,会使人产生悲观情绪。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当代人,既富有思想,也不乏诗情,但缺少生动鲜活,游刃有余的表现才能,却又勉为其难,想去追求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东西。
其实,生活如写诗一样,首先要认真过好当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提升。而写诗也必须先写好散文。其次提升诗意。或者诱导出诗意。
而我的人生与我的作品一样。我的作品大部分是即兴之作,信笔写来,谈不上谋篇布局。属于毫无计划的信笔。故而我的人生也很率性,一切顺其自然。
三十年前,我去看我的导师。她拿出她的手稿递给我,我满怀喜悦地开始阅读。我清楚地记得那个作品是体现友人重逢的情景的。
诗,一直是围绕这个主题的,而最后却又回到了她与友人邂逅的场景。最妙的是超乎寻常的戛然而止,感人肺腑,让我延伸出无限的想象。
这也如导师的人生,她所处的那个年代有太多的无常与不确定性,但她的心始终向往美好。
灯火亮起的时分,我带着导师的手稿准备告辞。她给我拿了一些零食让我路上吃,并对我说:“你可以动笔了,开篇一写后面就顺畅了。你眼光比较独特,但对你的文字我要告诉你,必须要有所突破。必须进入一个新的高度,进入一种属于你自己的语境。把握好特定的事物,要奋力从自己设定的模式中挣扎出来。你有天赋,要多观察事物的细微处,领悟生命的本质。别怕失败和爬格子的辛苦,好好研究这一切,并将它们表现出来。我现在去做这些,有点力不从心,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了,并且每一次都身不由己地被卷了进去,以至于产生了现在这种懈怠的感觉。而你不一样,正值青春,充满了活力,又恰逢一个好的时代。好好努力吧”!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那次与导师聊天的细节一直烙印在我的记忆,时常涌动在我心里。我想,她想对我说的不仅仅是文学也是对我人生的引导与提示。
尔今,我不得不承认,我辜负了她的期望。身在红尘,也时常被俗念所蛊惑,去追求一些自己当时认为重要的东西,从而笔耕不勤,始终没有抵达她希望的高度。虽然我拥有一般人没有的人生经历,但这些都属于特殊事物,别人难以理解,也很难引起共鸣。
但我清楚地记得那次导师对我说;“任何个性的东西,任何事物,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共性的,世界不存在任何只出现一次的东西”。我想,她说这些,应该是指观念与现实的融合,是外界事物与我们内心感受的结合。
是啊,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不乏动人之处,然而又失之于滥情之中。由于人们对情感的无度把握,有时把原本美好的事变得很糟。
其实,即使是平庸的人生,我们可以通过诗意增强生活的乐趣,赋予一切事物以意境之美,这样就必然给予了其个性。在平常中就能展示另一个层面的美好。
正所谓人生如诗,诗在人生,但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充满阳光的、年青的心。
晨曦,2024年5月于贵阳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