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感悟】择日⑦
2007年的一天,我参加了苏州西园的茶会。穿过苏州特有的园林风格的长廊,进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房间,让我心情十分愉悦。
随行的是一位八十多岁的女居士,还有二位圆霖大和尚的出家弟子。
进入房间,一位气宇轩昂的年青法师,端坐在茶室等候着我们到来。墙壁上挂着一幅枯荷,吸引了我的目光,我静静地观赏着,内心很是喜欢。
年轻的法师是南京人,大学毕业后,师从圆霖大师,在狮子岭兜率寺出家。他谈吐有度,举止很有分寸。话题,自然是聊佛家的思想。
他说:“佛陀不仅有伟大的思想,而且还能影响着一代代人,并口口相传地将它们表现出来,现己存在二千多年了。相反,我们现代人中也不乏伟大的思想,但却很少有人能生动而有力地表现出来”。
正说着,朋友们陆陆续续到了,室内人越聚越多,大家兴致勃勃。这次茶会很合我意。所有人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谈笑风生。“茶文化”,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彼此的思想,都很愿意贴近。
年青的法师,总是专心地聆听客人们的讲话,他自己说得很少。脸上一直保持着微笑。我想,或许,他正在潜心体验这种和谐的氛围与快乐。眼下这景状,似乎很合他心意。
我抬腕看了看表,准备回家。他示意我不要急着离开。随后介绍了一位茶艺师给我。这时我才知道这几位茶艺师与她们的老师都是北京人,但在苏州己买不到回京的高铁票了。想问问无锡能否有票。
我便打电话联系,运气不错,尚有三张,便让人买好,让他们明天从无锡回京。因此,我认识了京华闲人赵老师夫妇及他们的弟子韦芳。尔后的十几年来,我们一直相处得很好,并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茶文化知识。我们庆幸有这种善缘。
我喜欢阅读,但有时想想,生活远比阅读复杂,你得有足够的耐心来应对。并需要时间来识别一切,从而提高自己各个层面上的认知。
阅读相对简单,不喜欢的书,随手一扔就完事了。但生活中你不喜欢的人与事,还是会客观存在于你的生命中。有时很难、甚至无法剥离。这就需要忍耐,甚至改变我们自己去适应。
于是,我们在择友的时候就要特别谨慎。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我认为;一半靠识别,一半靠运气。但无论怎样,只要我们自己把握恰当,应该依然是美好的。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尔今在薄暮时分回想这些,我的神情是恬静而祥和的。仿佛自己是一位身心都沐浴在佛光里的教徒,回忆这曾经的过往。那些遥远的故事又实实在在浮现在灵魂的视野之中。最让我回味的还是那段年轻法师的话。
是的,任何时代都不缺伟大的思想。缺少的,是生动而有力量的表现。再好的理论,如果不能在现实中很好地运用。那于人类社会而言,最终都会失去意义。
晨曦,2024年5月于贵阳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