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龚新文:中国古代书法史顺口溜
精华热点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嬗变顺口溜
龚新文
殷商书法
殷商时期甲骨文,最早可识体系整。
刀具利器契刻出,卜辞记事为内容。
西周书法
西周铸造青铜器,或铸或刻有辞铭。
铭文被称为金文,亦称大篆或钟鼎。
西周宣王史官籀,因以史籀为其名。
编著史籀十五篇,故而又有籀文名。
甲骨金文创始起,书艺相伴而产生。
用笔结体和章法,三大要素在其中。
春秋战国书法
春秋战国起纷争,五系文字各不同。
秦国石鼓石刻祖,开启小篆之先声。
秦楚简牍体宽博,初现古隶之雏形。
秦朝书法
秦灭六国大一统,车轨度币书文同。
通令全国写小篆,秦相李斯小篆整。
六国文字皆废止,古文至此乃寿终。
始皇五次巡天下,李斯书丹碑六通。
隶徒程邈整简文,首创秦隶于狱中。
隶乃书史里程碑,古今文字分水岭。
两汉书法
秦汉书法趋正统,篆隶为主体严整。
汉代隶书最盛行,简牍碑刻见书功。
西汉刻石很少见,隶书演变初完成。
碑碣云起于东汉,封山祭祀吏歌功。
刻石字体多汉隶,隶书发展至顶峰。
汉简各体都使用,书写随意开新风。
篆隶过渡成行楷,汉简必须记头功。
西汉史游创章草,东汉草书大流行。
草书发展三阶段,各位千万要记清:
明章时期获认可,草书地位始上升。
顺帝时期再彰显,书家崔瑗最有名。
桓灵时期大繁荣,张芝今草创成功。
首创连绵一笔书,堪把草圣来荣膺。
不激不厉是行书,开山鼻祖刘德升。
魏晋书法
字体演变终魏晋,书艺受宠成热点。
九品中正生门阀,名门家学门阀兴。
名门家学子孙传,书法世家乃形成。
文人流派如林立,各树一帜展姿容。
文人流派三阶段,钟繇二王主衔领。
钟繇首先开新风,隶转楷行当前锋。
右军领跑第二段,楷行草书达巅峰。
行草蕴藉变外放,献之书坛把军领。
三个阶段三代表,影响深远万古铭。
流派变革引深思,诸家书论纷出笼。
老庄玄学论人生,超然物外韵空灵。
魏武晋武皆禁碑,立碑热度一时松。
蜀汉未见碑刻传,吴魏碑刻少而精。
三国两晋多简牍,墨迹眼前猛一明:
木简书体大变脸,隶书波磔消无踪。
行书楷书加草书,钟王诸帖最有名。
开窟造像大风靡,礼佛祈福忙抄经。
魏晋书史第一峰,名家荟萃满天星。
正书之祖是钟繇,银钩虿尾看索靖。
太康之英晋陆机,法帖之祖平复名。
清婉灵动卫夫人,簪花小楷世人称。
更有书论笔阵图,七种笔画描述精。
一代书圣王羲之,其子献之小圣称。
潇洒古澹数王珣,魏碑鼻祖郑道昭。
南北朝书法
八王之乱起内讧,五胡乱华战频仍。
动乱形成南北朝,南北书风不相同。
南朝墨迹尚婉丽,北朝粗犷古茂风。
墨迹羊欣王僧虔,颇具二王之书风。
南朝禁碑兴寺庙,灵魂无着去写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北朝信教重开窟,民间书家一时兴。
碑版墓志造像记,幢柱刻经兼塔铭。
大爨碑大且字多,魏碑第一张猛龙。
墓志精品张黑女,摩崖石刻郑文公。

隋朝书法
莫叹隋朝太短命,承上启下立首功。
僧侣书家叫智永,生在隋唐两朝中。
首定永字八法则,开启尚法之先声。
唐朝时期
唐成书史第二峰,当谢明君唐太宗。
专门设置弘文馆,科举关键在书工。
真草隶篆行皆备,尤以真草最兴盛。
初唐虽有尚法意,却在缓慢演进中。
欧虞褚薛四大家,崇尚晋人之书风。
欧阳三十六法定,崇晋尚法始定型。
盛唐草书再创新,颠张醉素狂草兴。
楷书不甘落其后;且看大家颜真卿。
晚唐书法少发展,却有少师柳公权。
颜柳楷书双子座,颜筋柳骨两齐名。
五代书法
五代十国最动乱,文人无心翰墨事。
书坛冷落又沉寂,唯可称道杨凝式。
一改唐法笔奔逸,直接影响宋苏轼。
宋朝书法
宋代书法尚意趣,元明书法尚仪态。
苏黄米蔡宋四家,追求个性新风开。
书坛风流苏东坡,石压蛤蟆称苏体。
侧险取势数鲁直,老树挂蛇辐射体。
集古出新米颠芾,风樯阵马运笔疾。
博学君子称蔡襄,端劲高古德容备。
治国无能徽宗佶,独创瘦金宗薛稷。
元朝书法
元初三家赵邓鲜,赵氏孟頫字子昂。
倡导复古师魏晋,诗书绘画三合一。
端庄严整功夫深,潇洒俊逸称赵体。
个性张扬独行侠,书坛巨擘鲜伯机。
一代良吏邓文原,笔法天然任自逸。
元至中后天下乱,动荡可从书中见。
粗头乱服杨维桢,疏淡清逸有倪瓒。

明朝书法
明初盛行台阁体,中叶吴门书派兴,
晚明豪放新风起,明末众家共峥嵘。
书坛总体多模仿,泥古尚态少创新。
明初书风承宋元,三宋二沈台阁盛:
宋克宋璲和宋广,沈度沈粲一时兴。
中期台阁至途穷,书家转向师晋唐。
书风转变过渡期,沈周吴宽李东阳。
主体鼎盛在吴门,沈文唐仇四天王。
开创吴门自沈周,杰出代表文征明。
诗书画文称四绝,书法逼近二王风。

江南才子唐伯虎,诗书绘画无不精。
文化渊博功力厚,画风严谨是仇英。
除了吴中四家外,陈淳王宠亦著名。
能诗能文有陈淳,擅长书法画更精。
博学多才有王宠,书善小楷行草精。
晚明书家蜂拥起,叛逆狂放成新风。
奇崛怪异狂放派,代表人物是徐渭。
满纸云烟多戾气,动乱之中求平衡。
晚年隐遁张瑞图,峻峭劲利奇姿生。
民族英雄黄道周,峭拔雄放右上行。
才华横溢倪元璐,三奇三足书艺精。
书坛神笔是王铎,大字巨幅堪垂青。
师古清流董其昌,疏淡闲雅而空灵。
明末四大书法家,董邢米张四齐名。
明代第一董其昌,来禽夫子叫邢侗。
白毫庵主张瑞图,米芾后裔米万钟。
南董北米师米芾,北邢南董魏晋风。
清朝书法
清初帖学兴盛期,中期碑兴而帖衰,
晚期碑学现中兴,尚拙尚朴尚丑怪。
清代碑帖两相争,帖消碑长第三峰。
清初属于帖学期,顺治喜临黄遗经。
乾隆尤重赵孟頫,帖至乾隆大鼎盛。
王铎傅山和朱耷,明朝遗民不入时。
不学董书辟蹊径,备受推崇到今时。
中期帖学盛转衰,抑帖扬碑始兴起。
发端阮元包世臣,继之南海何绍基。
作而不述邓石如,实乃碑学之宗师。
集隶大成伊秉绶,强化纯粹空间美。
清中曾现馆阁体,刻板僵化多流弊。
冲破馆阁倡唐法,宰相刘墉数第一。
翁氏方纲梁同书,淡墨探花王文治。
四人并称清四家,堪称帖派之主力。
金石考据碑派兴,终究帖学大势去。
扬州八怪异军起,满纸充盈古怪气。
金农漆书形如刷,六分半书板桥体。
晚清帖学中兴期,众多书家蜂拥至。
吴带当风吴熙载,自立门户何绍基。
晚清大家赵之谦,吴氏昌硕是宗师。
极推碑学贬帖学,独创破体康有为。
尚朴尚拙不避丑,导向纷乱现代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