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 地
文/张 勇
红军长征选择了草地,这是草地的幸运。
面对草地,面对红军走过的鞫为草地,仿佛是在面对90年前历史深处的一簇风景。
那些盛开的花,那些衰败的草,那些挺拔的枝,那些枯萎的叶……或芳菲,或摇曳,或疑定,或苦涩,无不成为撼动心魄的一种力量。
革命曾经在这里吃尽苦难,革命也以在这里浴火重生,革命从此在这里辉煌灿烂。因而,这里才生长出伟大与崇高,生长出信仰与力量,生长出传奇与不朽。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
重读金一南先生所著《苦难辉煌》一书,对“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句名言,更加有了深切体悟。
长征是不朽的史诗,长征是永远的丰碑。这里头的历史记录,这里头的革命资料,如同一部生动鲜艳的翔实档案,珍藏的不只是忠骨、传说和故事,也珍藏着催人奋进的鼙鼓金号,还珍藏照彻心灵的熊熊火光。
如果仅仅是为了寻找先辈的足迹而来,如果仅仅是为了采集诗句词章而来,那最好不要来。因为,这样会踩痛历史,会惊醒自以为装满思考的头颅,会惊诧自己的心灵运动成为一片空白……甚至会让人觉得,喧嚣的尘世与这里是一个太不和谐的音符,会发出千百个感慨或者叹息。
感慨吧,草地的空旷已经投影成宽阔的广场;叹息吧,草地的寂谅正在佐证着红军的艰难。
草地是一座大大的庭院,从这里走出的人,即使走成了贫穷,精神也富有;即使走成了消瘦,灵魂也健壮。从这里走出的人,走成了一群前赴后继的革命前辈,他们的名字,被后人铭记,他们的理想,被后人履践,有的被漫步广场的人们反复吟诵,有的靠着纸质传媒,被播撒得家喻户晓……
这一条路——弯:是红军顽强走出的一张弓;这一条路——直:被红军勇敢的走成了弓上弦。红军坚定意志是拉弓的力,红军革命理想是弦上的箭。
挟着滚滚风云,裏着遍地花草——革命理想终被放飞走了,草地亦被抽出一条线。从此,这一条线就把草地和宝塔山、西柏坡、天安门牵在一起,和全中国牵在了一起。于是,这里的风云便成了簇拥时代的浪潮,这里的花便开成了那里的笑容,这里的草便摇曳成那里的旗帜……
为了寻求甜甜的日子,红军便咀嚼苦苦的草根。这里的草根有功劳,苦涩的汁曾经挽救了中国革命,使其星火燎原。草根却从不炫耀自己,依旧过一种隐居平凡的日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便是野草不衰的可爱,这便是一种伟大的哲理。所以,红军才选择荒草遍布的野地,让野草检阅他们的阵容,让野草见证他们的乐观,让野草考验他们的品格。最后,野草为红军打了满满的分。
这里植下许多年轻的生命,这里所以才如此地青翠碧绿;这里埋下的忠骨永不变质,这里所以才永远地肥沃。这里还要生长特色式现代化呢,生长崇高和不朽的地方又怎能生长渺少和没落呢?
【作者简介】张勇,笔名訥言,1964年生,热爱生活,喜欢悦读写作,陕西商州人,大学文化。1982年以来已有600多篇论文、散文、杂文随笔、报告文学等体裁文章在《陕西日报》等省内外数十家报刊平台发表。有30多篇论文、散文、杂文随笔及获奖作品入选《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三卷)》《商洛文学·获奖卷(1978~2022)》等版本。出版文集《案牍筆谈》。《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伟大征程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57762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