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讯:5月19日上午,应邀参加在山师大教学二号楼,山东女散文家沙龙举办了第54期名家讲座活动。
山师大文学院韩品玉教授带给我们一场关于龙学的精彩分享。能单独成学的只有红学、龙学、说文学及明选学(红楼梦、文心雕龙、说文解字、昭明文选),很多熟悉的语句出自《文心雕龙》,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是古代文论集大成者,也是关于写作学的著作,如关于文章是感情的产物,韩教授讲了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情动而言形,情深而不诡,情见而采蔚,应是为情而造文,而不是为文而造情,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总之,文果载心,系心有寄。
刘 君

王力丽
在刘勰看来,打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思的密钥是什么?古今中外名家对文学艺术创作想象力密钥的理解是否有相通之处呢?

刘勰是一位僧人,他对“情”字却可谓一往情深,情有独钟,对文学之“情”作出了前无古人的全面而深刻的论述。按照《文心雕龙》的说法,只消将“情”字妥善处置,便可文思泉涌,佳作汩汩。面对古来文人一直绕不开的“生也有崖,逐物实难”的人生困顿,刘勰从写作学的角度给后人开出了诗意的应对方略。


韩教授渊博的知识、精彩绝伦的演讲,为我们带来了深厚的知识与见解,让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著名书画篆刻家盛洪义先生:今天,我早早赶到山师千佛校区座在教室恭候,山师文学院韩品玉教授。讲解我们莒县老乡刘勰的名著《文心雕龙》。
其实,我曾多次登临莒县浮来山,并拜观刘勰的校经楼。三十年前,著名作家李存葆为我的《盛洪义中国画集》撰文,《他来自那棵大树下》指的就是莒县浮来山上那棵有着几千年树龄的白果树。刘勰的《文心雕龙》就在这座神山上著的。
去年我获得的铺采摛文奖,也是出自于文心雕龙,“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王力丽
互动 课前准备
主讲嘉宾:韩品玉,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省写作学会会长,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智库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历城三中特聘指导专家。在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高教社和多家省市出版社出版作品,曾获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作品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社科普及与应用优秀作品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山东省社科联优秀学术成果奖、最受欢迎鲁版图书等奖项。
京都书画艺术网
编审/徐学胜
主编/王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