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头条】总第433期。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明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雅俗共赏,怡情益智,启迪人生。请大家分享。
【作者按】遨游典籍太空,漫步文化长廊,浓缩人生精华,荟萃文史典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笔者特辑【文史菜根谭100篇】陆续刊发,不足之处修改。
【文史菜根谭】一字之师典故的由来
文/韩积蕊(山东)
一字之师的主人公是唐朝著名诗人郑谷。
据南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载:唐末五代著名诗僧齐己,某年冬天的早晨,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
“万木冻欲折,孤根独暖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据说,他写完这首诗时十分得意。就带着这首诗去请教当时有名的诗人郑谷。(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郑谷考中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他写的一首《鹧鸪》诗声名远播,因而又有“郑鹧鸪”之称。)
郑谷看了一遍后,说:“此诗不错,只有一字不够妥当,若稍加改动,就是一首难得的好诗。”齐己连忙求教:“依先生之意,改哪一个字为好?”,
郑谷解释说:“题为《早梅》,就应该突出一个‘早’字。‘昨夜数枝开’的‘数枝’,大有花满枝头之意,不足见‘早’。若将‘数’字改成‘一’字,‘昨夜一枝开’可见众花未开,一枝独放,才称其为‘早’。这样就符合题意了。”
齐己听罢郑谷的精辟议论,很是佩服,认为改得很好,欣然接受,并向郑谷拜谢。此事传播开来,人们就都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后来人们即称有一字之教者为“一字师”也。
【智慧心语】做学问,不分大小,无论巨细,须从点滴做起。要有虚怀若谷的精神,多动脑,多思考,还要多请教。“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所谓“不耻下问”更是一种境界。一字之师难得,更显珍贵。
我们撰文吟诗要注意精心推敲,注重选词炼字,让句子更加生动传神。还要像齐已一样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
【拓展阅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是最坚韧的花。早梅具有清瘦明丽,傲雪凌霜,坚韧勇敢,青素淡雅,敢花先畏严寒特点。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
古今诗人画家皆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早梅》这首诗,语言清润平淡,毫无秾艳之气,雕琢之痕。诗人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隐匿着自己的影子,含蕴十分丰富。
通观全篇,突出一个“早”字。首联“孤根独暖”是“早”;颔联“一枝独开”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末联祈祷祝愿明春先发,仍然是“早”。首尾一贯,处处扣题,很有特色。
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平台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自幼喜欢读书,擅长书法、篆刻。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出版三部。在市电视台录制的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