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桑田
桑恒昌访外诗(第17期)
【荒原易人评赞】
更让我们欣喜的是桑恒昌的诗有很深刻的思考;对生活,对人生。他的思考不是流于文字的表层,而是潜藏在文字的下面,给读者一个升华的过程。这是文化素质提高的需求,是当今大众审美趣味的需求。因为艺术不是迎合,更不是去满足大众的低俗需求,而是用来提高大众的品味,满足和谐社会对文化素质提高的需求。桑恒昌的诗正好满足了这样高尚的需求;推荐他的诗歌给社会是有深远意义的。

吃 牛 排
不锈钢的叉尖上
半熟的牛排
像软地儿的鸡血石
红红地蠕动着
恍惚中
我家的那头老牛
泪眼汪汪地问我
你啥时候来了
每次吃完西餐
都领着胃去散步的我
这一餐却吃得
饥肠辘辘

德语三句半
朗朗乾坤如此饱满
我却陷入无语的深渊
求助译员
用母语
把我唤回地面
真得汗颜
来德国三次
加起来百天
只学会
德语的三句半——
古通塔克(你好)
当克顺(谢谢)
丘丝(再见)
还有一个
呀

在东西柏林分界线上
尺寸之地
站定自己
一脚在历史的
柏林东
一脚在曾经的
柏林西
一块条状铸铁
在胯下
冷冷地
说着那段历史的起止
柏林墙树起的那年
一九六一
我刚好被保送军校
取得空军的军籍
一九八九
追着我离开西德的脚步
用枪口排起的柏林墙
被踏成废墟
无论有形还是无形
无论倒塌还是站立
墙,都是
僵硬的躯体
桑恒昌其人其诗
巜山东文学通史》称,桑恒昌的怀亲诗创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形成诗坛的一个高潮,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他被誉为继臧克家、贺敬之之后,山东诗坛第三代,探索新诗意象化卓然有成的一代的领军人物。《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一书对山东文学六个门类重镇人物有这样的确定───
小说: 张炜、莫言;
报告文学:李存葆;
散文:山东籍台湾著名作家王鼎钧;
诗歌:桑恒昌;
电影:张宏森;
电视:赵冬苓。
这就是现实的述说和历史的存留。
(济南市退休教师 王炳强 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