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齐鲁行 红荷文学走兰陵22
大隐于市的王者
张坤堂
春末夏初,草长莺飞,鸟语花香,万木葱茏。我们一行13人迎着晨曦踏上了兰陵采风之旅。李白的兰陵美酒诗犹在耳畔回响:“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满琥珀光。”与其说是李白因诗成就了兰陵美酒,倒不如说是兰陵美酒让李白名声大噪,没有兰陵美酒,李白能写出千古不朽的佳句吗?
对于王者归来的兰陵美酒,早就充满了神秘与好奇,期盼着到兰陵酒厂撩开它那神秘的面纱。今天要近距离接触兰陵美酒,有着满满的憧憬之感。

一路欢歌,一路春风。上午10;30不到,我们来到兰陵镇驻地。在县、镇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走进了仰慕已久的兰陵酒厂。古香古色、雕梁画栋的高脚牌坊矗立在眼前,给人一种威严、浑厚、典雅的印象。
站在巍峨门楼下,仰望上方,酒厂的上空祥云浮动,天蓝风清。人们穿越时空,仿佛看到兰陵酒厂3000多年经历的峥嵘岁月,又好像听见传来兰陵美酒享誉海内外的捷报声。大门的影壁上镌刻着由原山东省委书记、中国第一任书协主席舒同题写的李白诗。国之墨宝,别具一格的舒同体,更使得这个千年酒厂熠熠生辉。
一进大门,酒厂的工作人员为我们递上了72度珍藏迎宾酒。这酒醇香凛冽、回味绵长,入口温润柔和、沁人心脾,且一点儿也不上头。这是我第一次品尝到如此高端的美酒。兰陵美酒,给我留下极好印象。

我们随着导游员走进了兰陵酒博物馆。在这偌大的博物馆里,看到了1995在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发掘中,出土的具有2148年历史的兰陵酒;出土的陶制球形坛内,泥封上印有“兰陵贡酒”、“兰陵丞印”、“兰陵之印”戳记。这一切保存完好的历史文物实属难得,令人惊讶,也进一步印证了兰陵有着3000年的酿造历史。
在博物馆我还看到了1914年,在“山东第一次物品展览会”上,兰陵美酒、兰陵郁金香分别获得“优等奖银牌”和“最优等褒奖金牌”;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兰陵美酒荣获的国际金牌奖章。1916年,在“首届中华国货展览会”上,兰陵美酒获得的二等奖奖牌。这么多厚重的奖项,使得这一传统名酒更加闻名遐迩、誉满神州。兰陵美酒当属名副其实的名酒之冠。
乘坐电梯,我们升到了七楼,这里是新建立的藏酒楼。随着电梯的徐徐上升,浓郁的香气浸润而来,把你带入一个酒香的世界。目之所及,全是装满年份酒的大坛。导游员告诉我们,这个陈列馆珍藏最早的有十年前的几百坛窖藏酒。兰陵酒继荣登“好品山东”后,在2014、2015、2017年共三次珍藏了上千坛美酒。按照十年的一个周期算来,要在今年五月初举行开坛大典。有理由相信开坛的盛景,将是真正的王者归来,定会满城飘香,馥郁芬芳。
我们在藏酒楼的顶层,还喝到被诗仙李白赞颂的“玉碗盛满琥珀光”美酒。玲珑剔透、翡翠一般的碗中倒入酱色兰陵酒,玉碗美酒,光波灵动,一看就赏心悦目,令人胃口大开。
在生产车间,我看到兰陵美酒的发酵制作过程。这个发酵车间沿袭了传承的古法工艺,粮食的味道,发酵的味道热热闹闹混杂在一起,弥散在整个车间。厂房内腾起的雾气在缭绕,仿佛进入一个魔幻的世界。有好奇者疾步走进雾气中,把倩影留于这难得的景象里。

看到此情此景,一下子钩沉起我当年的记忆。我的外祖父是泰安肥城酒厂的第一任厂长,当时的酒厂设在一个村子里。那年我才4-5岁,目睹他们白手起家酿造白酒的过程,后来随着生产能力的增强、市场的需求,酒厂也搬到县城。历久弥新的那种味道与今天的兰陵酒的味道何其相似。由于当时年龄小,未敢喝到肥城酒。
随着岁月的漫漶,倒是兰陵大曲、兰陵二曲陪伴着我一路前行。从舞象之年走到了弱冠岁月,又让我从一位修理地球的农民走向象牙之塔,成为一名人师。应该说兰陵美酒功不可没。当时,在我们老家,能够喝上一酒盅兰陵大曲或者二曲,也是一种奢望。
记得那年去一位亲戚家,主人拿出了一个微微黄色的瓶子,上面赫然写着:兰陵二曲。十四五岁的我是不敢喝酒的。我听到他们说,男子汉要长大成人,就要学会喝酒。还是在客人与老人们的鼓动下我端起了酒杯。可以说是那是喝的第一杯酒,酸甜苦辣在胃中翻江倒海。有了一杯兰陵酒壮胆,也让我以后的步子走得更坚实,更顺畅,我也与兰陵美酒结下忘年之交。工作之后,兰陵美酒、兰陵王酒更是登门入室,成为家中的宠儿,来了客人,必定出面助兴,满足他们觥筹交错的要求。
在酒桌上朋友相聚,当然会赞美一番“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名酒典型酒”荣膺多种称号的兰陵酒。亦会出现频频举杯、畅怀大饮,甚至酩酊大醉的场面。
大隐于市的兰陵美酒,王者归来的翘楚,成功的密码在哪里呢?
第二天一早,我就起来漫步于酒厂的大街上。笔直的马路,酒厂的厂房井然有序。这里有勤劳的百姓在忙碌,有上市的新鲜果蔬,更多的还是酒厂的员工在匆忙奔波上岗。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我明白了。博大精深的文化,是兰陵酒一路荣光的支撑。翻开那灿烂辉煌的一页历史就会知道,兰陵美酒的酿造史同中国的青铜器一样古老,始酿于商代,古卜辞中“鬯(chàng)其酒”的记载,便是兰陵美酒的最早见证。与后圣荀子在兰陵任职的时间差不多。荀子曾经两次出任兰陵令,荀子的才华与管理之道,为造福兰陵和兰陵酒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酒水为之而纯于水。

唐代诗人李白,开元二十八年五月来山东游历,痛饮神往已久的兰陵美酒,诗兴大发写下了:“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千古绝唱。《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从医学的角度给予兰陵美酒高度赞赏:“兰陵美酒,清香远达,色复金黄,饮之至醉,不头痛,不口干,不作泻。”
后来又著名学者孟卿、孟喜、萧望之、王良、等人在兰陵,使得这里文化世代传承,沿袭至今。
文字助力兰陵美酒。兰陵还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方块汉字的发源地。仓颉造字就在于此,当我们走进造字村的时候,无不为之这里的文字而震惊。有了文字,便有了文化,酒与文化相依相伴,这样就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因此不奇怪了,有着丰厚的文化做支撑的兰陵美酒——王者归来,才是真正的大隐。
领袖的钟爱也是兰陵酒成功的一大原因。毛泽东主席、黎玉同饮兰陵酒,成为一段佳话。上世纪1938年4月,八路军山东纵队政委黎玉赴延安汇报工作时,曾带着兰陵酒与毛泽东主席共饮;1954年4月,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携兰陵美酒赴日内瓦参加世界和平会议,用以招待与会嘉宾,使得兰陵美酒走向世界,香飘国际。
古老的传统工艺,让兰陵美酒大放异彩,成为一株枝繁叶茂的常青树。在兰陵酒厂,我们看到的是传统酿造工艺,土法炮制在这里展现出新姿。兰陵人并不故步自封,他们的生产既保留了优势的酿造工艺,又融合了现代高新酿造技术,保证了每一滴酒的高品质。
独特水源是兰陵酒的最佳绝配。甘醇甜美的兰陵水孕育了美酒魂。蕴东岳之精华,纳孟良崮之豪气,汲沂蒙山之基因。大沂蒙辐射下的兰陵美酒,名贯中外的佳酿,当之无愧!
三千年的兰陵王者归来。当你打开山东卫视播放新闻联播前,就会出现大气的兰陵王者归来的广告,令人欢欣鼓舞,有理由相信,兰陵美酒的明天会更美好。
2024年5月17日
山东省写作学会、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区政协文史委员、作协顾问。秉承热爱生活、喜欢读书、敬畏文字的信念,时有文章在报刊发表,2024年3月获得山东写作学会与都市头条颁发的十大散文家称号。参加的征文多次获奖。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