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奔跑》 作品连载
第一章 被季节框住的记忆
秋
不知秋思在谁家
作者:李 霁
主播:春暖花开
秋季,适宜深入地思考。我能马上记起的,是在深秋的海边,一个男子站在礁石上钓鱼,他就是我的父亲。钓鱼并非父亲的娱乐,我知道他更多的是为了改善全家人的伙食。 我蹲在旁边注视着长长的鱼线,父亲提竿的刹那,有摆尾挣扎的鱼从深蓝色的海水中跃出,在秋日的余辉中,鳞光闪烁,我高兴地欢呼起来。父亲很从容地收线、摘鱼,一甩手,鱼就翻落于篮中。
在那之后,不止有过一次钓鱼的经历,我却忘不了父亲手持鱼竿站在秋色中的样子。而现在,秋风吹送,洪波涌起,父亲再也不会给家人钓鱼了,他三年前离世,但他对家人的关爱与呵护,却从没有离开过。
不知秋思在谁家
北戴河的秋,向来短暂,却是极美好的季节。 走在通往海滩的街道,片片叶落,萧萧然,深感清越的美。抬眼望去,目光穿过疏离的枝桠,唯见一湾浅海,白浪轻逐,波光闪耀。而极远处,点点鸥鸟,翔于海之上,翔于云之端,似跳动的音符落满心房,直叫人辨不清缘由泛起泪花。
海,自有一种率真和不羁,它可以惊涛拍岸,让快乐愈加激越,也可以一退千里,让愁思愈加苦闷。 我在隔岸的栈桥上随心漫步,天光骤然暗下来,大颗的雨滴打在伞布上,窸窸窣窣的,像是失意人的低泣。雨中的世界,清冷中略带几分沉醉,沉醉中藏匿几分不安,像是从海底从暗礁从枝叶间渗透出来,由内而外,延绵不绝。我原本空敞的心似也鼓涨了潮思,就让缱绻的辞藻浸润流转,任它牵出怎样感伤的悲绪来。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天色愈加暗沉了,雨丝转而温婉地化作淡雾,似从云里俯下来,轻锁住我的目光。远处海上生烟,近旁树枝缠霭。其实,我并非恋那海的烟波、恋那鸥的流连,更不是来等这场清秋之雨。原本,我只想在自然的意境当中换取片刻的安宁,我的内心并未期许太多。而现在,我的双脚竟迈出轻松的节奏,我的呼吸也因这放逐而吐纳自如,一如这雍容大度的海,包藏着暗流永不停歇地碰撞和翻涌,铺排着澄澈宁静的浪波,轻轻地拍打着岸的烦嚣和落寞。
我从海边归来,裹着一身的潮气。房间里正好暖和,逐散着由内而外的寒冷,这是一种再亲切不过的愉悦。这愉悦如同窗外那弯弦月熨开的光晕,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有一刻觉得,在月辉之下听一首歌、想一件事或者念一个人,就会把自己看得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了。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细想白天,一个人去海边,为听浪语,为访落英,为等夕阳,而那恰巧赶赴的雨,能让我撑一把伞、走几里路,不关心水电费、孩子的奶粉钱,不关心工作的压力、未完成的文案,不关心自己要走多远、想停在哪一站,于心于情都是一次难得的缓冲。
时间有生有逝,月华有泻有隐,我对过往的留恋,也只是对青葱时光的挣扎罢了,可能我对自己的年龄越发地顾忌,该想着记录些什么。或许,我就从来没有对逝去的青春认过输,这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我只希冀以后的每一个日子,都会有温暖流淌和一份看风景的心情。
作者:李霁,秦皇岛市文学创作院院长,秦皇岛市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韵》杂志执行主编。国家二级作家。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奔跑》。作品曾入选《全国知名作家走进秦皇岛》《当代人》《散文百家》《河北作家》《中国自然资源报》《河北日报》等。报告文学《大山里的牧羊人》荣获河北省文联“喜迎党的二十大——新时代 新征程 新故事”主题文学征文一等奖,并入选2022年度河北文学排行榜。策划主编了《秦皇海岳》小说散文诗歌卷、《木兰花开——第一书记扶贫手记》《潮水在倾情咏唱——走进北戴河新区》等文集。
主播:单玉春,网名:春暖花开。山海关桥梁厂中学退休语文教师,喜欢读书、写作、朗诵。有诗文在一些平台上发表。闲暇之余,一杯清茶,和着一缕墨香,轻捻一抹心语,悠哉乐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