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的战俘(第二十二集)
---白骨堆,烈士们垒成了大东北
作者‖刘瑞成
主播‖金鸣&东方弘
编辑制作‖东方弘
图片来源:网络
阳光穿透寒冷的空气照在这片苍白、低矮的丘陵上。 101左、右翼高地失守后,101高地24团指挥部完全孤立,黑压压的人群逼了上去。“放!”8师集中了所有的山炮,开始向101高地两翼实施猛烈轰击,同时命令预备队紧急赶赴24团支援,坚决保住101高地。国民党士兵守在光秃秃的石山上无法躲避解放军的猛烈炮火,刘高河的队伍得到了补充。
“把失去的阵地夺回来,同志们冲啊!”尖刀连在刘高河的带领下,借着炮火的掩护,又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因双方的炮火封锁,前两次的冲锋并没有成功。
“轰隆隆!”又一次地发起反击后,冲在最前面的刘高河被剧烈的炮弹震震昏了。醒来的时候,发现卫生员正在给他包扎,他跳将起来,朝着冲锋的连队奔了过去。
“冲啊!冲啊!”看见连长不仅没有光荣,反而举着两把大肚盒子又冲上来了,战士们顿时欢呼起来。接替赵大贵副连长职务的“老猫”,手舞大刀第一个冲上了右翼高地,他连续砍倒了4、5个敌人,然后扔出几颗手榴弹,为后续部队打开了冲击的道路。后续的官兵冲上来后,与敌军在狭小的石头高地顶端扭打在一起,师部乘势组织了局部反击。
物极必反,事情又翻转过来了。半个多小时后,占领左翼高地的国民党军留下七、八百具尸体退了下去。借着黑夜和混乱,刘高河组织了数支小分队穿上国民党军队的军装,直接插入了敌军阵地,不断炸毁和骚扰敌人的指挥机关,使得敌人不敢轻举妄动。到了后半夜,黑山、大虎山一带的战斗暂时停歇。凌晨,师部召开了作战会议。师长首先宣读了纵队发来的总部电报:
“命名刘旺的24团为铁血24团!”
他接着讲到:“根据战场通报,我主力部队正昼夜疾驰,明晚之前即可到达战场。而在廖耀湘兵团的后面,5纵和6纵正像赶鸭子一样在驱赶他们。廖耀湘必定拼死突击,能否顶得住,明天是关键。但是,敌人的主要突击方向会是在哪里呢?会不会因为今天在101一线受挫,明天会回到正面来实施攻击?今天发生在101高地上的反复争夺,定让敌人感觉这个方向的防御工事相对薄弱,地形也暴露出易攻难守的弱点,他们已经往这个高地上打了上千发炮弹,明天定会继续在这个方向上加大兵力,企图一举突破后直接攻击黑山县城,彻底打开向南撤退的大门的。”
师政委接着对大家说:“今天我们头上挨的是千磅炸弹,明天就是万磅炸弹。只要主力没有赶到,我们的任务就没有完成,打光了也要打下去!”
这个夜晚,101高地上人声嘈杂,刘高河已兼任二营代营长,他带领官兵和百姓一起,再次扛着铁轨、木料和泥土在这个被战火烧焦的石山上紧急加固工事。伤员们已经被转送下去,阵亡官兵的遗体已裹上百姓事先准备好的被子抬了下去。但是,充满血腥味的阵地上,依旧随处可见残破不全的肢体。
“师长来了……”师首长们也上了阵地,他们带上来一些御寒的衣服,战士们可以识别出哪件衣服是从哪位首长身上脱下来的。当地百姓也筹集了不少棉衣和大衣送了上来,还有热水和食物。刘高河从夜色中看过去,心中弥漫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
“决战的时刻到了!明天揍要战死在这里,跟自己的师长一块战死在这里!”
25日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国民党军的进攻开始了。攻击重点果然是101高地。敌人所有的重炮集中火力进行轰炸,天上的十几架飞机也投下了500磅的重型炸弹,这种炸弹每一颗都能在石山上炸出一个巨大的深坑。101高地顿时地动山摇。
“卧倒!”突然,天上掉下来一个黑乎乎东西。随着“老猫”的一声呼喊,刘高河迅速卧倒在地,只听“哐当”一声闷响,粗大的黑东西擦着衣角直挺挺地插进了身边的山地里。
“我命休矣!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刘高河想起了一句戏文。他闭着眼睛等待着巨大的爆炸把自己炸飞的那一刻。等了半天,没有动静,睁眼一看,乖乖,一人多高、缸口粗大的巨型炮弹戳在泥土里,愣是没有爆炸。
24团不但要对付敌人步兵的冲击,还要组织对空火力,逼迫敌人的飞机不能低飞。在不到一个小时里,敌人又发动了3次全线攻击。第4次攻击时,一个营的兵力猛冲左翼阵地,二营的2个连与冲上山顶的国民党军在小小的石头山混战一团,敌人的重炮群突然对着人群小高地开了炮,致使双方官兵全部伤亡。寂静下来的左翼石头山再次被敌军占领。与昨天一样,左翼阵地失守,对右翼阵地形成了巨大威胁,五个营的国民党军从两个方向对右翼阵地进行夹击。
在右翼阵地受阻后,敌军实施了报复性的狂轰滥炸,然后以每个波次3个营的规模,接连不断地发起冲击。2营在刘高河的指挥下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他们将阵地前的敌军尸体堆起来作为掩体,等冲上来的敌人到达20多米的距离时,大家突然跃起射击,同时投掷暴雨般的手榴弹和爆破筒。
时间已近中午,廖耀湘对他的整个撤退计划有了万分紧迫的感觉,他几乎把所有能投入的部队都派到了黑山、大虎山一线,这使各个阵地的战斗很快就进入混乱的白热化状态,以致无法辨别双方争夺的要点是在哪里。101高地再次出现危机。敌人攻击部队组织起一支大约1500人的“敢死队”。同时,尉级军官也组成了一支“效忠党国突击队”,在3个团的配合下,“敢死队”和“效忠党国突击队”排成五六道人墙,开始轮番冲击右翼阵地。坚守在右翼阵地上的官兵们弹药耗尽,当阵地被突破之后,战斗瞬间演变成肉搏战。
下午15时左右,24团在几乎仅剩一个连的情况下,右翼阵地再度失守。101高地和整个黑山防线危如累卵。24团得了到师部抽调的2个加强营的增援,刘旺决心在天黑之前夺回101右翼阵地。傍晚18时,5个连的兵力对101左右翼阵地同时发起了反击。夜幕降临前,丢失的阵地再次回到我军手中。
天又黑了。25日一整天的战斗,敌人还是没能突破黑山、大虎山走廊的101高地,廖耀湘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首先,向营口撤退的路在大虎山以南已被完全截断;为整个兵团开路的第49军先头部队被不明番号的大部队包围,直到黄昏时才得到这一可怕的消息;虽然有新编22师浴血奋战的掩护,第49军不但没有向前突破,反而就此擅自停留在了大虎山附近。更严重的是,那个郑军长竟然直接向沈阳的卫立煌请示行动方向,而卫立煌竟然让第49军的两个师、新6军的新编22师和新3军的14师不再执行向营口撤退的预定计划,改道直接向沈阳撤退。其次,经黑山去沈阳的路也被截断了,新3军的2个师受到袭击和包围。
“所有的迹象都表明,林彪的大部队已经到达黑山了。向营口和沈阳撤退的路都被截断了,那么整个兵团该往哪里去呢?”
廖耀湘顾不得多考虑,决心按照自己的预定计划,不顾一切地往营口方向突击。
“命令新一军、第71军和新6军在黄昏前停止对黑山的攻击,由新六军169师和207师三旅掩护,兵团主力向胡家窝棚撤退,第71军今晚接替169师和207师的阵地,掩护全兵团后撤。”
各部接受了这个命令。71军军长却提出了相左的意见:
“司令,我们在黑山打了3天3夜,部队伤亡巨大,官兵也十分疲惫,今晚不能行动,请求明天拂晓后再接防。”
“同意!”廖耀湘居然答应了,几个小时之后,廖耀湘才发现,他的部队被阻击在黑山、大虎山已经整整3天,第71军又加上了这个不识时务的请求,他的人生和他的整个兵团因此被彻底断送了。
26日凌晨3点,已经打得筋疲力尽的纵队,接到了野战军总部的电报:
“北上主力已到达,敌已总溃退。望协同其他纵队从黑山正面投入战斗之。”
“行动!”纵队全面出击,官兵最后一战,用血肉之躯把敌人堵在黑山,硬是没让廖耀湘的5个军闯过去,可谓战争史上的奇迹。
1948年10月26日,明晃晃的太阳被包裹在凛冽的晨雾中,东北国民党军最黯淡无光的日子来临了。刘高河所部一路高歌猛进,师部直属尖刀连把一面鲜红的战旗插到了国民党军的阵地上。
进入东北以来,打了2年多了,刘高河与他的尖刀连几乎没有离开过战场一天。从鲁北、河北到东北,他带来的700多名战士,2年多时间换了七、八茬,剩下的只有赵大贵、“老猫”等不足百人的老战士了。
战后,黑山城北修建了烈士陵园,陵园中矗立着一座10米高的纪念碑。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罗荣桓的题词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锦州、葫芦岛、辽西、沈阳、营口、长春……相继解放。
整个大东北以及华北大部地区基本上纳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版图。远处的土坝暗暗淡淡,朦朦胧胧若隐若现,恰似海市的幽邈,可望而终不可及。刘高河坐在小五子的坟前伸脚向前探了探,忽忘了这已是冬季了,应是没有那些可怜的虫蚁了,也没有什么蛇怪了,小五子纵可以放心的睡去。
诗曰:天空做被地做床,掩体为屋炮声响。一年三百六十五,时刻等待把命葬。

☘️☘️☘️☘️☘️☘️☘️☘️☘️☘️☘️☘️
主播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