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
武汉:张维清
雨水绕着江心乱飞,曾以为端午泄尽哀思的泪
龙舟划过三千年的长河,去了水国
锣鼓和呐喊一路,还不是找一个人回家
江水如纤夫的绳索,拖远疲惫的汨罗江
但永远拉不直屈子肩梁上那个沉重的问号
是谁把汨罗江的长卷云舒云卷,宛如一堵白墙
刻下的小楷认识了离骚和九歌的忧心和悲苦
是谁在夜色里,把一盏心灯挂在汨罗江的屋檐下
照亮屈子归心的路
大夫愤懑佛袖而去,与龙王倾诉,悲泪成河
还有哪粒水能洗清离骚和九歌含悲的冤屈
我把汨罗江读成了楚辞
又把楚辞读成了一粒粽子
而跪在江边的石头
把它读成了我眼中的一滴泪
从此,被夫君用头颅撞开的那个窟窿
一千条江,一万条河赶回,也缝合不好撕裂疼痛伤口的悲与忧
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九歌》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端午节习俗与文化内涵的深沉思考。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象与历史情感紧密相连,展现出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 **雨水与哀思**:诗的开头以“雨水绕着江心乱飞”比喻人们对屈原的哀悼之情,仿佛端午时节的雨不仅是自然现象,也是世人对屈原之死无尽哀思的体现。
- **龙舟与寻找**:“龙舟划过三千年的长河,去找一个人回家”,这里龙舟赛不仅仅是节日的庆祝,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寻与呼唤,寓意着后人对屈原这位伟大灵魂的永恒纪念与追寻。
- **江水与问号**:“江水如纤夫的绳索…拉不直屈子肩梁上那个沉重的问号”,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屈原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追问,以及这种追问穿越时空的重量,至今仍令人深思。
- **云卷云舒与文字**:诗人将汨罗江的风景比作“一堵白墙”,上面“刻下的小楷”代表着屈原的著作,强调了其文学作品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 **心灯与归途**:“把一盏心灯挂在汨罗江的屋檐下,照亮屈子归心的路”,象征着后人对屈原精神的守望与指引,希望其灵魂得以安息。
- **悲愤与澄清**:“大夫愤懑拂袖而去…还有哪粒水能洗清…冤屈”,表达了对屈原遭遇不公的同情,以及对其高尚情操的赞美,同时暗示历史的河流虽长,却难以完全洗去历史的冤屈。
- **楚辞与粽子**:“我把汨罗江读成了楚辞,又把楚辞读成了一粒粽子”,这种转化象征着文化传统的具体化与生活化,粽子成为了传承屈原精神的载体。
- **石头、泪与伤口**:最后几句通过“跪在江边的石头”、“眼中的一滴泪”以及“撕裂疼痛伤口”,形象地描绘了对屈原悲剧命运的哀悼,以及这种哀悼如何成为民族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对汨罗江及屈原事迹的艺术化再现,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民族精神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