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峰
题记:偶在网上听到一位状似老农者坐在田埂上演奏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苦菜花》插曲,让人悲怆之感油然而生……
弱黄源于苦根上,
一曲终了泪两行。
但愿天公能吐哺,
升斗不再伴神伤!
一一甲辰年暮春夜于惠州
【诗说】
歌曲《苦菜花》,是上世纪60年代根据我国著名作家冯德英老先生的名著小说《苦菜花》改编的的电影《苦菜花》中的主题歌,当年即传遍中国城乡。这首经典歌曲既痛诉了旧社会百姓悲惨的生活,也描述了当时的农民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翻身得解放的喜悦。尤其是这首歌前半部的曲调,如泣如诉,听得人悲慽而绝望。
诗人在微信上听到这首久违的歌曲后,既唤醒了他儿时的记忆,也让他产生许多联想,从歌曲《苦菜花》的悲怆,联想到了植物苦菜花的苦楚,苦菜花也许因为生在苦根之上,才使那朵朵黄花显得那样瘦弱、那墨绿的枝叶才会味感苦涩吧,这才有了诗人“弱黄源生苦根上,一曲终了泪两行”的悲天悯人之叹。
不是吗?中国的老百姓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煎熬,好不容易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翻身得了解放,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百姓的生活有了较大改变,逐步走向了温饱或小康。但没想到的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跟着共产党推翻了旧的“三座大山”的中国老百姓、尤其是农民,又被教育、医疗、住房三座新的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加上利益集团的盘剥和经济下滑造成的生活压力长期重负在身。在这个时候,再听到《苦菜花》这首曲子,怎能不让人悲怆,怎能不让人警醒与反思?于是诗人发出了“但愿天公能吐哺,升斗不再伴神伤”的呼唤。《又听苦菜花》一一这首诗的标题,正是这首诗深刻思想内涵的总结!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正应了弘一法师所言:不为众生求安乐,但愿世人得离苦矣!
但愿天公不要让诗人失望,不要让老百姓失望!(邓三君)诗人简介:许峰,1957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界岭村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民办教师、大队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2月入伍到兰州军区,历任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战士报道员、营部书记,师、军、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其间在解放军报社学习,当见习编辑一年,随军赴云南老山前线轮战半年,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毕业学员。1988年年底,调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1993年转业,历任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科员、副科长、科长,市委督查办主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督查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督查办主任。在部队18年从事新闻工作15年,自己独作和与人合作发表新闻、言论、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0余篇,其中110余篇获得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有关新闻媒体优秀作品奖。许峰的事迹曾以“我就是我”为题,被编入《军旅新闻方阵——全军优秀新闻干部风采录》一书,结集出版了《武都路133号》(报告文学集)、《留在绿色军营的记忆》(通讯集)《许峰获奖新闻作品选》《咏物悟道100首》(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诗集)《四季如歌》(组诗集)《许峰诗论》七本书。作家、文评家邓三君简介:
书法家、诗人白勇简介:
白勇,陕西宝鸡人。1978年12月入伍,毕业于西安陆军学院。先后在师旅团、集团军、总部机关和部队任职30余年,陆军大校军衔。与人合撰《外军特种作战联合支援》、《多样化军事行动特种侦察作战问题研究》两部专著。曾荣获全军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有百余篇杂文、诗歌、散文被军内外报刊杂志和各类平台刊用。书法作品分别参加军内外各种大展,获奖20余次,代表作和艺术简历被《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集》、《中国邮政“荣耀中国”文艺名家书画邮币大典》收录。出版有《白勇书法作品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东方巨龍书画家艺术研究协会理事。
主编:洪新爱
组稿:放飞
编辑制作:一束暖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