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一目了然的阿拉伯数字)
林耀平长篇自传连载第廿九章
见见家长
投稿作者 : 林耀平
2024年5月17日下午,我应桂林市七星区西南中心校校长李莉的邀请,给该校的学生家长讲思想教育课,受到家长们的广泛赞誉。
李校长此招真乃“别出心裁”,平时学校召开家长会,一般都是由各个班的班主任组织,由班主任在本班教室具体负责与家长们的交流、通报情况、交换思想、征求意见等等,当然,也有校长在播音室,以线上家长会的形式由校长一个人讲,讲完了也就完事了。这次却改变了形式: 由我来面对家长,讲我的育人“林氏草根理论”。李校长的谋划,角度够新的,方法也是够活的。当然了,效果也是好的。
在西南中心校,我对家长们到底讲了些什么呢?容我慢慢道来。
首先,我讲的题目。我讲的题目是:《怎样培养出一个理想的孩子》。我之所以想出这么个题目,我是这样想的: 任何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到在校时好好学习,并且学有所成;回到家能安心做好作业,并且能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就是多阅读课外书,同时要加强身体锻炼,成为一个健康的孩子。所以,我便拟了这个题目,并且得到李校长的同意。
其次,我讲的内容。我围绕这个题目,讲了三个大观点: 一是理想孩子的条件;二是孩子该怎样学;三是父母该怎样做。
关于“理想孩子”的条件。我说: 可能每位家长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但是,从大的方面讲,我认为以下四个方面最为重要。一是爱国。就是我们带出来的、培养出来的孩子,要有家国情怀,热爱祖国,这是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必须要做到的。学习的好成绩当然需要,但它是第二位的,爱国才是第一位的。光学习成绩好,考上清华、北大,之后跑到美国去了,连生他养他的爹妈和祖国都不管了、不要了,培养出来有什么用?二是爱学。就是要想方设法去引导孩子自己给自己压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自觉地去读好书、做好作业、记录笔记。三是懂事。“懂事”包括方方面面,但以下八个方面是最重要的: 孝父母、敬师长、会做事、懂感恩、肯付出、有善心、能自律、嘴巴甜。由于篇幅所限,不展开讲了。四是健康。身体健康是万事之本,小孩子没有好的身体是家长的心病、是根本。所以,学习要努力,要刻苦,但一定要保证天天锻炼身体,并且要保证安全。
关于“孩子怎么学”的问题。我说: 讲到学,就涉及到三个问题: 学什么?怎么学?学了有什么用?学什么?我告诉家长们: 要教育好孩子学好两本书,即: 课内书和课外书。“课内书”,就是学校发的所有书,做到学懂、弄通、用活,这样考个好的学校、选个好的专业就没什么问题了。课内书怎么学?老师会讲的,我不讲了。“课外书”,就是除课内书以外的所有书,包括有字书和无字书。“有字书”就是所有有文字的书,包括书店、家里、图书馆及杂志、报刊、黑板报、墙报等;“无字书”就是别人好的思想、好的方法、好的作风、好的成就等等。关于课外书,我重点强调了要学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为什么要重点强调学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由可以讲出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它能让人打好人生的底色。一个人把人生的底色打好了,一方面是他能自觉地去努力学习,甚至能做到“无需扬鞭自奋蹄”;另一方面是他能自尊自爱自律,自觉遵纪守法守规,确保人生平安无事;再一方面是他即使因为各种原因所限,在学习方面成绩不是那么很好,甚至有点跳皮,但再坏也坏不到哪去的。那么,无论课内书还是课外书,该怎么学?各有各的办法,我有我的笨招。我的笨招是三个词九个字: 天天看,日日记,常常用。当我向家长们亮出我每天作的笔记时,大家无不感到惊奇,个个兴趣浓烈,所有眼光都注视着我的笔记本。我还告诉家长们: 我的这种学习方法虽笨,但好处多多,毕竟“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嘛。学到的知识、好的故事、名人名句,如果不记录下来,就跟“水过鸭背”一样,过几天就忘了。记在笔记本上以后,即使忘了,一翻笔记本都有了。退一步讲,记录的东西尽管你没用了,但你的后代会有用,这不是“一举多得”、“一劳永逸”吗?学了有什么用?我说: 用处太大了,一句话,有百利而无一害。反正知识不压人,而且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往往都是“知识到用时方嫌少”,不是吗?世间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情况,之所以我一年帮别人修改、撰写100篇文章以上,就是因为这些作者在知识储备上有欠缺,最起码在段落、层次的分隔和叙述上经验是不足的。多学习的具体用处,可以讲出很多,但从大的方面我把它归纳为四个方面: 丰富知识、考个好成绩、选个好学校、明辨是与非。
关于家长怎样做的问题。我对家长们提了三点希望: 一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比如: 你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我们自己学了没有?陪孩子一起阅读、看书是最好的陪伴,也是孩子们乐意的,即使你压根不愿意陪,或根本不想陪,但你做个样子也要做出来才对。二是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比如: 不搓麻将、不打字牌、不玩游戏等等,家长在这些方面是要带好头的。再说了,如果一个家里摆着麻将桌、到处是字牌、扑克牌,这个家里的孩子想要好好学习是不可能的。三是要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使育人形成合力。我给家长们提了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不要宠爱过头。在“宝贝”声中长大的孩子,他会有“众星捧月”之感,有“高高在上”之虚,有“不可冒犯”之势,有“老子天下第一”之霸。所以,我告诉家长们: 对孩子的称呼该改了,千万不要再喊“宝贝”了,就直接呼名字,我的体会是: 喊他“宝贝”,弄不好变成累赘。另一方面是不要担心老师管得太严。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学生犯了错,严厉批评一下,甚至打两板屁股有什么不可以的?包括罚站一二十分钟,又有什么不行的?再一方面是发生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矛盾纠纷怎么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告诉我们: 先从自己和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我的孩子做错了没有?我孩子的态度怎么样?如果没做错,孩子态度又好,那么孟子教导我们: 那你就把对方当作畜牲来看待,你跟一个畜牲在一起,还犯得着去生气吗?
再次,我讲的方法。我讲课的方法很简单: 一是从来不照本宣科,围绕拟就的提纲任意发挥,基本上是想到哪讲到哪,但不会跑题,更不会胡说八道。二是所讲的东西都是完全的正能量,为党和祖国及人民鼓与呼,讲平民百姓乐听、愿听、能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理论、故事和实例。三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比如: 在讲到“学”的时候,引用了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在讲到“孝”的时候,讲了孔子的“今日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讲到如何化解师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纠纷矛盾时,讲到了孟子的高招。四是我从来不要求别人必须怎样去做,而是讲自己的理念、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让听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去琢磨、去消化、去甄别,有选择地去接受或舍弃。
最后,我讲的效果。讲完课后至今,我也没有了解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反馈,但从以下三个方面足以反映出效果的好赖来: 一是讲课中间掌声阵阵,60分钟的课,中间大概有十来次掌声。二是讲课结束后,都面带笑容长时间地热烈鼓掌。三是绝大多数从正门退出的家长,大都面带笑容看着我,不是点头就是举大拇指,说声“谢谢”或说声“辛苦了”。其满意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还有一个情况说明一下: 由于是下雨天,无法在室外组织活动,所以只好在一个大教室先组织全校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听课,学校已将我的讲课录了音、录了相,然后逐步地组织全校所有家长收听收看。也就是说: 全校1100多名家长都将受益,这一课让他们进一步地懂得了怎样引导孩子努力学习、在教育孩子方面自己该怎样做、如何配合老师合力育人等问题。我坚信: 我这一堂课,人人满意,个个受益。
(^v)林耀平先生简介
林耀平,男,一九五七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政法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出身草根,从军二十六年,其中任团政委六年,空军上校军衔。转业后任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公检法司十二年,在团、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二十六年。长时间从事“党、政、军、警、民”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职时现场成功处置、化解多起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被百姓誉为“人民好公仆”,现还收藏有锦旗。现任桂林市职工大学客座教授、桂林市红色学院导师、桂林市国防教育研究会讲师团团长、桂林都市七星文艺社社长、桂林都市军旅文艺社社长、多家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国华南最高峰审稿者之一等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是桂林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和七星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喜欢写作、体育、文艺和教育。发表文章一千多篇,其中80%以上发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或媒体。著书、主编十三本,共计三百八十多万字。其中,退休六年出自己的书七本,超过一百三十万字。十多年来在桂林市十七个县、区有关人员讲授儒道、读书、素质、法治、孝道等党课、传统文化课和日常思想教育课几百场次,获众多高度赞扬。一个村干部说:“我听了四十年政治课,没听过这么精彩的”。自二零二二年二月以后,每月都登上“二五财团”和“大华集团”讲坛,讲授“党声党课”和“传统文化”课,且场场精彩。在“二五财团”百期“党声党课”的授课质量评比中,技压群芳,勇夺第一,骄人业绩,非常耀眼。此外,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独立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在越挫越勇中走向辉煌》论文(4435字)获桂林市全市离退休老干部征文一等奖。目前正在撰写、发布自传体长篇连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