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诗走近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作者:王荣辉
朗诵:白云悠悠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杜甫诗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
中国古代有一句成语为“文人相轻”,而这句成语用在李杜甫身上,都不准确,他们是中国古代相互敬重、相互欣赏的两个大诗人。莫道世上知己少,李白落难杜甫有诗情是知音。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宝库中,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我们传承千年的瑰宝。当我读李杜经典诗作时,仿佛就穿越了千年时光,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这些诗词不仅是中华文学的艺术,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情感的寄托。它们或豪放不羁,或婉约细腻,或激昂慷慨,或深沉内敛,每一首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智慧。让我们读诗一起领略两位最伟大诗人的诗词风采,感受诗文字里行间的韵味与魅力。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乃至中国上下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李白比杜甫大11岁,两人相识之时,李白已是名满天下的“大网红”,而杜甫只是个籍籍无名的小辈。但这并不影响两个人的交情,两人互相欣赏,互相写诗给对方。但作为李白的迷弟,现存有杜甫写给李白的15首诗,李白给杜甫写的有三首。杜甫的诗感情充沛真挚,中间处处流淌着对李白的深情崇拜,可以说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李白。作为“粉丝”,杜甫对李白的才华非常仰慕。
诗仙李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李白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这是李白写给杜甫的友情诗。诗中,我(李白)在饭颗山(山名)的山头遇到了好友杜甫;时值正午,杜甫戴着笠子遮住了脸庞。但我还是发现杜甫相较于上次见面,清瘦了许多;恐怕杜甫这些日子作诗太过辛苦,才日渐消瘦的。李白通过这首诗,一边表达了自己对杜甫的心疼,一边彰显了杜甫严谨辛苦的创作态度,毕竟“作诗苦”。这是李白对杜甫发自内心的评价。
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因为他那高超的才思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 如今,诗圣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诗仙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

李白评杜甫: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杜甫评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出门搔白首, 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自从韩愈写了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和杜甫就经常被相提并论,他们同为大唐最耀眼的诗人,也同样经历了安史之乱,却拥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李白的放浪形骸、杜甫的沉毅雄浑,皆见于诗中。这是大文豪独特魅力所在,他们借文字抒怀,短诗亦显深沉。无论是讽刺权贵,还是怜悯百姓,皆跃然纸上。传承当下,其诗句仍能精准表达情感,故作品历久弥新,引人共鸣,彰显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
诗仙李白虽是文人,骨子里却是狂傲不羁,豪情青万丈。他会在受挫时豁达地安慰自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也会在腐朽文人讽刺他时反唇相讥。回望李白的一生,虽然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么高明的建树,但他的诗歌,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
诗圣杜甫的诗歌风格独特,他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音韵韵律,使作品充满了诗意和音乐感。诗歌主题广泛,涉及社会、政治、人伦、自然等各个方面。作品中充满了对时事的评论和对人民苦难的思考。诗歌思想深邃,感性而又理性,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白和杜甫,是照耀着唐代乃至整个古典诗坛的两面万古常新的旗帜,他们二人的作品无疑同样都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一千多年来,李白、杜甫都以他们的诗词激励着每一个时代的人,让我们一起在诗意中,汲取诗文的力量。
李白和杜甫,中国两个最伟大的诗人惺惺相惜,千百年来一直被国人传为美谈和历史佳话。多么幸运,我们今天还能在千年的墨香中,通过诗歌来见证他们真挚的文友情意。通过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诗歌走近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走近诗词歌赋巅峰的大唐。
《浪淘沙.无题》:诗仙百篇狂,泼墨诗行,《将进酒》中诉衷肠。诗圣忧国为民怅,呐喊诗章。
往事写时光,文友情长,心息相约大风唱。我今抒怀歌李杜,走近大唐。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